盐都文旅新“科”目

□丁玲

作为自贡市红色文旅的标志性景区之一,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自2021年11月开放以来便成为传承红岩精神、开展红色教育的重要平台,累计接待参观者已超过百万人次。近日,笔者走进位于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姐村的这一基地,发现数字技术正悄然重塑着这里的一个个场景,让不朽的红岩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彩。

在江姐生平事迹陈列展厅内,智能机器人“奇宝”身边围着不少游客。走近观察,这个依托AI技术的小家伙,正忙着给游客提供精准的问路引领、展品讲解等服务,还时不时和大家进行趣味互动。有人问“江姐在狱中写了多少封家书”,它答得干脆;有人想寻找特定展区,它就立即带路。这种互动模式不仅增加了参观者的乐趣,更‌增强了‌他们‌对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自豪感。

江姐生平事迹陈列展厅一角

参观中,笔者发现不少游客频频举起手机——他们正打开“江姐故里”公众号内的“AR探险”小程序。将镜头对准眼前实景,游客便能与江竹筠等革命先烈的虚拟形象“隔空对话”,仿佛瞬间穿越回那段风雨如晦的革命岁月。这款为纪念江姐英勇就义74周年推出的公益程序,还藏着“卡牌对战”“解谜”等趣味环节。孩子们举着手机在展厅里穿梭,寻找线索时会突然停下发出感叹:“原来江姐在狱中还教难友们识字!”游戏元素与历史知识的巧妙融合,让游客在寻宝解谜中深入了解江姐生平,沉浸式接受红色文化洗礼。

AR探险小程序截图

科技的力量不止于线下,线上的“云参观”更是打破了时空壁垒。据工作人员介绍,基地正积极与各地革命纪念馆联动,持续探索“互联网+红色教育”创新模式,激活红色资源的生命力,让游客即便身处千里之外,也能轻松“走进”基地。而当游客打开线上平台,虚拟献花时屏幕会飘起花瓣,点烛的火苗仿佛能感受到指尖的温度,留言区里一句句“向先烈致敬”,更是让数字化的情感交互有了实实在在的仪式感。

“云参观”直播现场

“科技不仅优化了游客的参观体验,也提高了馆内的技术水平。借助科技手段,我们可以进行三维建模,实现对革命文物的高精度三维扫描,保存文物细节特征,为后续研究及展陈提供无损替代方案。”江姐故里陈列馆馆长李颖表示。

笔者走出基地时,夕阳正将纪念馆的轮廓染成金色,宛如为永载史册的革命先烈镀上了一层不朽的光辉。工作人员透露,基地将持续创新,下一步将打造3D纪念馆,用VR、AI等技术让烈士事迹传播得更远。

编辑:余耀

编审:张宏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旅游   游客   基地   红岩   红色   先烈   故里   纪念馆   生平事迹   笔者   参观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