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种娃其实是“假聪明”,长大后很难有出息,家长别再沾沾自喜

我的第05篇原创

很多家长对“聪明”这事儿,存在特别大的误解!

觉得五六岁的孩子要是机灵、反应快,还特别能说会道,那就是聪明。

还总忍不住在亲朋好友面前,沾沾自喜道:“你们瞅瞅,这娃多聪明啊!”

但你知道吗?真正聪明、能在人生路上走得长远的孩子,根本不是那些小时候最机灵的。而是那些能沉得住气、肯下笨功夫的孩子。

有些孩子,看着聪明,实际上那是“假聪明”。

要是家长不及时清醒过来,好好引导孩子,等孩子长大了,是要吃大亏的!


1、一点就通,但难以坚持深耕


很多送娃上清北的家长,都有一个共识:

有的孩子学东西很快,听一遍就懂,看一眼就会。

比如,老师教的课文,一遍就背过了;手机上的游戏,不用教就会玩;学游泳,一次就学会了。

这并不代表孩子“很聪明”,这些都是难度比较低的事情,一旦遇到真正有难度的,孩子就可能要卡壳了。为啥呢?

因为科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学习技能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

什么意思呢?

就是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孩子一定会经历一个个的瓶颈期、停滞期,甚至是下降期。这就跟玩游戏一个道理,开始轻轻松松上手晋级,越往后越难往上升,一直卡在某个段位。

如果孩子只是在很简单,难度很低的事情上做得还不错,学东西学了个皮毛,你就夸他:“你真聪明啊!”,给他贴上“天才”的标签。

那当他遇到更难的事情,或者进阶到更难的“瓶颈”阶段,没法“一遍过”了,就很容易觉得自己不够聪明了,失去自信心了。这是极其有害的。

要知道,真正的聪明,不是学得很快,而是要掌握得很深

如果孩子过分沉迷于掌握简单技能的低级快乐中,就永远不可能深入学习和研究,突破“瓶颈”,掌握难度更大的高级技能。

那这个孩子不仅不聪明,也没办法走得更远。

只会越往上走,越焦虑。


2、“玻璃心”,遇到打击就崩溃


这类孩子打不得、骂不得,稍微一点打击就受不了。

表面上看,他们聪明能干,自尊心强,

但却经不起事,一点点打击和挫折,就能把他们打趴在地,甚至逃避、崩溃、绝望。

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喜欢和别人竞争做比较,不允许自己“输”,

遇到挫折失败,只懂得躲在父母的羽翼下,没勇气和能力独立解决问题。

小时候可能不明显,但是长大后,他很难有胆量去尝试新东西。

一到关键时候,就觉得自己这不行、那不行,缺乏足够的自信,难以担大任、扛大梁。

毕竟,人生不可能只有顺途。

一个只能在顺境中走的孩子,未来很难真正崛起。

那些能走到最高处的人,往往是能啃硬骨头、敢于挑战、扛得住打击的人。


3、“纸上谈兵”,不肯脚踏实地


只会说,却不会做。

说话头头是道,逻辑清晰,说起道理来一套套的,有些事情比大人讲得还好。

现在有很多孩子,啥都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却败在一个“懒”字上。

你一要他动起来,就要三催四请,拖延症晚期,行动力差到不行。

小时候偷的懒,长大后都得加倍还回来。

一个孩子,如果只会“纸上谈兵”,光说不练,明明目标清晰,却只会动动嘴巴,不去把想法落地付诸行动。

那等十年、二十年……无论到什么时候,他注定不会有大出息,更不可能如父母想象的那样成才。

所以,最好早点让孩子明白:真正的实力,必须脚踏实地,靠一砖一瓦地积累。


4、“专注力不足”,玩很起劲,一看书就泄气。


中国心理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20%~60%的孩子经常走神,不能坚持听课30分钟以上。

所以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专注力。

专注力,是学习的第一动力。

很多孩子看着很聪明,但是学习时注意力总是很难集中,上课经常开小差,

写作业的时候一会玩手,一会玩笔,

看书10分钟就想打瞌睡。

那他的天赋和智商再高,也只是装饰,发挥不出任何作用。

他长大以后,注定很难有什么更厉害的出息。


5、过度依赖外界认可,内心脆弱


这类孩子喜欢表现自己,看着十分聪明机灵,

但抗压能力差,一旦遇到挫折,或者被批评了,就容易情绪崩溃。

根本原因是不够自信,没有强大的内核

喜怒哀乐都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上,而不是自己内在真正的能力。

一但外面评价不好,就容易难过、压力太大,从而产生退缩逃避的想法。

那他长大后很难自信阳光,获得更大的成就。

所以,家长要减少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放开手脚让他去经历一些小挫折,通过不断鼓励增强他的内在自信。


寄语:


家长们,别再因为“假聪明”而沾沾自喜了。

一味地夸孩子“你真聪明”,只会害了他。


因为,聪明只是娃的起点,

抗挫力、脚踏实地、专注、自信、深耕、突破才是终点。


面对那些“假聪明”窜出的小火苗,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

坚持深耕,不怕困难,突破高难度瓶颈;

强大内心,敢于啃硬骨头、挑战自我;

脚踏实地,一砖一瓦去积累;

专注学习,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自信阳光,不惧他人诋毁。


因为,孩子需要的,不是一时的小机灵,而是一生受用的成长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6

标签:育儿   沾沾自喜   出息   聪明   家长   孩子   自信   脚踏实地   专注   瓶颈   事情   硬骨头   纸上谈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