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一场阅兵后劲实在太大了。
欧洲高层接连访华,一时间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中国让路。
与此同时,美国的处境却不怎么好。
美财长警告,美国不能再输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美国财长贝森特
众所周知,在阅兵式上,我们展示了多款新型武器装备,包括高超音速导弹、先进战机以及无人作战系统等。
这些装备不仅技术先进,更彰显了中国国防力量的现代化水平。
中国一再强调,这次阅兵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并传递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不针对任何第三方国家。
然而,中国力量的展示还是让一些国家坐立不安,也在世界各国引发了不同的连锁反应。
其中欧洲国家的态度转变尤为引人注目。
阅兵结束后,欧洲高层官员接连表达访华意愿,形成了一股“访华热”。
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
首先是9月8日,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正式抵达北京进行访问。
这是他就任后的首次访华,体现了葡萄牙新政府对中国的高度重视。
作为回应,中国给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的也是最高规格的接待,双方宾主尽欢。
作为西欧第一个公开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葡萄牙一直以来对与华合作持积极态度。
葡萄牙总理的这次访问不仅是为了巩固传统友谊,更是想借着中葡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二十周年的机会,在经贸、绿色能源、科技这些领域深化合作,找点新机会。
除此之外,蒙特内格罗这次来,释放了一个挺重要的信号:
欧盟内部不是铁板一块,有不少国家其实挺愿意和中国发展务实合作,不想跟着某些国家搞“脱钩断链”那一套。
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
与此同时,英国新任商业和贸易大臣彼得·凯尔也宣布将在9月10日访华,重启与中国的经贸会谈。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彼得·凯尔是新上任的,原本访华的该是英国前商业和贸易大臣乔纳森·雷诺兹。
但在斯塔默内阁9月5日因副首相漏税辞职而进行的改组中,凯尔从原来的科学、创新和技术大臣改任商业和贸易大臣,因此接替了雷诺兹的行程。
英国政府公开表示,凯尔此行就是要“继续努力振兴英中贸易关系”。
这一表态体现了务实的经济考量,因为英国当前面临严重的滞胀风险,通胀率是G7国家中最高的,其服务业就业率连续11个月下降,制造业裁员持续10个月。
有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要谈经济增长,就必须谈中国”,因此与中国保持接触,是英国政府创造就业、服务国家利益必须要做的正确事情。
英国新任商业和贸易大臣彼得·凯尔
不过有意思的是,凯尔来中国之前,还得先跑去美国一趟。
他得先去华盛顿为特朗普即将对英国的访问做准备,跟白宫官员讨论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事宜。
这种安排挺微妙,反映出英国在中美之间那种小心翼翼的态度,既想和中国搞好关系多赚钱,又不敢得罪美国老大哥。
欧洲国家高层接连访华,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重要趋势: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当下,各国都在寻求更多的合作机遇和发展空间。
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市场和合作伙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特别是美国近年来推行“美国优先”政策,对欧盟农产品加征17%,汽车和钢铝税更高达25%-45%,这让欧洲国家不得不重新寻找稳定的经济伙伴。
与中国的普天同庆相反,美国那边的处境就不太妙了。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看完阅兵后,虽然声称不认为此次阅兵是针对美国,但他转天就参加了欧洲搞的“意愿联盟”电话会,张口就要人家跟美国一起对中国施加经济压力。
这种操作显得颇为滑稽,因为之前美国对中国搞压制,从对中国企业卡脖子到加关税,都是美国自己冲在前头,而九三阅兵刚过,特朗普就急着拉欧盟“搭伙”了。
特朗普之所以如此急切地想要拉拢欧盟,是因为他终于明白单打独斗赢不了中国。
美国这几年打压中国的下场已经摆在那里:关税战的结果不仅没有达成目的,反而自损八百;科技封锁更是让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在很多科技领域的实力已经完全不弱于美国。
然而,特朗普的算计注定落空,欧洲国家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前面所说的欧洲高层集体访华就是最好的证明。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面临的国内压力也越来越大。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不久前发出严厉警告:如果特朗普在最高法院再输一次关税官司,美国将面临万亿退税危机,而中国将成为这场世纪博弈的最大赢家。
这场官司的根源是特朗普滥用总统权力,2023年4月,特朗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以“国家安全”为名对中国商品加征20%的“芬太尼关税”和10%的“对等关税”。
但IEEPA原本是用来应对战争、恐袭等重大危机的应急法案,根本不是为贸易战设计的。
2025年5月,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败诉;8月,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比4再次否决特朗普上诉,法官直言“国家安全不能成为总统无限扩权的借口”。
如今案件已上诉至最高法院,成为特朗普的“最后一搏”。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贝森特公开表示:“如果最高法院维持下级法院裁决,美国政府将不得不退还大约一半的关税,这将是灾难性的,非常可怕”。
他强调“没有什么‘做好准备’这种说法”,一旦裁决出炉,政府必须立即执行。
而且,截至2025年8月底,美国企业已支付超过2100亿美元的“非法关税”,如果裁决拖到2026年中期,退税总额可能逼近1万亿美元。
这对债台高筑的美国联邦政府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美国财政赤字本就连年扩大,社保、教育、医疗资金捉襟见肘,突然要吐出万亿资金,除了大幅削减开支别无他法。
当然,这里这里要解释一下的是,美国财长口中所谓的裁决失败后退关税不是直接退到中国企业手里的,因为美国政府收取的关税主要是由美国进口商支付的。
比如美国公司进口中国的商品,在清关时就必须把加征的那部分关税先交给美国财政部。
所以退钱也是退给这些美国企业,而不是中国政府或中国出口商。
美国财长贝森特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美国进口商通常不会自己承担所有这些关税成本,他们会想办法转嫁出去。
要么提高售价,把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要么压低进价,让中国供应商间接承担一部分关税压力。
所以一旦特朗普输掉官司,美国进口商拿到退税,中国供应商的压力也会减轻不少,中美贸易也有望恢复正常。
特朗普政府之所以如此急于与中国达成协议,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担心输掉最高法院的官司。
在特朗普看来,如果能借关税这一工具与中方达成正式的贸易协议,那么就算是此后输掉最高法院的官司,被迫取消关税,自己也不至于输个精光,甚至能够对内宣布“胜利”。
最近不少消息称,中美很可能会在10月底的亚太经合组织期间进行会晤,而在此之前,两国很可能会举行新一轮贸易谈判。
不过具体的消息还是要等官方报道,反正无论如何,中国是不会让步,最终胜利者也必然会是中国。
中国在这场博弈中早已占据主动。
中国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在农业供应链上进行多元化布局,包括扩大与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等国的农产品贸易。
这使得中国在农产品进口上不再像过去那样对美国过度依赖。
同时中国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快投入,不再寄希望于美方的适度开放,而是通过政策引导、资本投入和人才培养构建自主体系。
中美之间的这场博弈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贸易争端,成为两国综合国力的全面较量。
九三阅兵向世界展示的不仅是中国军事实力的提升,更是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全面崛起。
欧洲国家高层接连访华,美国财政部长发出紧急警告,这些都表明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单极霸权时代正在走向终结,多极化世界正在加速形成。
在这个历史转折点上,中国展现出的自信和定力,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新的选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可能。
大家对此是怎么看的,欢迎在评论区说出自己的看法。
——THE END——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美财长谈特朗普关税案:若败诉,将被迫退还巨额税款
观察者网——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抵京
京报网——英国新任商业和贸易大臣本周将赴华进行贸易会谈
更新时间:2025-09-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