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屏息。一场史无前例的较量,正将世界推向未知的深渊。
从最初的贸易摩擦,到如今关税壁垒节节攀升,两国间的经济博弈已成燎原之势。
美国农场主们眼看着大豆订单流失,国内通胀高企,而我国在外部压力下,展现出强大的战略韧性,将出口市场转向。
双方似乎都已将筹码压尽,每一步棋都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减速,市场波动加剧,未来走向扑朔迷离。
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不再是试探,而是真正的对抗,目前战况异常惨烈,如今双方都已经没有了退路,中美终极对决?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历史潮头
近年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我国凭借着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在经济与科技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
尤其是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积极引进全球顶尖人才等方面,我国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活力。
其中,一份名为《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规划,更是成为了我国推动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南。
我国的快速崛起,却让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他们曾经在高科技创新和制造业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面对我国在这些领域的蓬勃发展,内心颇感震惊。
特别是美国,其部分智库认为,我国的政策目标不仅仅是追赶技术,还试图通过掌控供应链来增强全球话语权,这在他们看来“扭曲”了全球市场竞争,加剧了地缘政治摩擦。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就曾指出,美国担忧我国的这项政策可能削弱其在科技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甚至导致先进技术、生产力以及科研重心转向我国。
回顾历史,中美关系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几次重大转变。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对国际形势和我国意图的认知发生了变化,奥巴马政府就开始调整其全球战略,推行“亚太再平衡”,希望借助东亚经济发展的势头来推动美国经济复苏,同时联合盟友限制我国的地区影响力,中美关系逐步进入战略竞合阶段。
到了2017年1月,唐纳德·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其政府在当年年底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明确宣告了对华“接触政策”的终结,转而提出要与我国进行“战略竞争”。
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对华经济政策的核心是“美国优先”,通过高关税、技术封锁、投资审查和经济制裁等多种手段,试图系统性地削弱我国的竞争力,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的“脱钩”。
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变。在初期,由于朝鲜半岛核问题,其政策带有明显的“交易型”特征,即为了获得我国的配合,暂缓在经贸问题上的高压措施。
但进入2018年,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将我国定义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并在此背景下,发起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贸易战。美国对我国的科技“脱钩”战略动机,深植于对我国科技进步的担忧。
刀光剑影的经济与军事博弈
随着2025年1月唐纳德·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国总统,中美经贸关系迅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紧张阶段。
2月份,美国政府以所谓的芬太尼问题为借口,对我国商品加征了10%的关税。
我国随即以对美国能源商品实施报复性关税作为回应,这种“你来我往”的贸易摩擦,一触即发,迅速升温。
紧接着,在3月4日,美国将对华关税翻倍至20%。我国也毫不示弱,对美国农产品加征了10%至15%的关税,其中大豆的关税上调了10%。
到了4月2日,美国政府的行动进一步升级,宣布对全球180多个国家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其中对我国商品加征高达34%的关税。
这一举动,加上此前针对芬太尼问题加征的关税,使得我国输美商品的综合税率达到54%。我国的反制来得同样迅速而坚决。
仅仅两天之后,4月4日,我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的关税。
蔡彤娟研究员指出,我国此次关税反制并非简单的“以牙还牙”,而是精心准备的多维度战略行动,旨在维护国际贸易规则与国家尊严,保护国内产业,并增加谈判筹码。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更是于4月11日公告,鉴于美国进一步将“对等关税”税率提高至125%,我国也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税率由84%提高至125%,并明确如果美方后续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再理会。
市场普遍认为,中美双方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昂贵博弈”,而且双方都不愿轻易退让。
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弗莱赫主任在4月21日对媒体表示,我国在此次贸易争端中占据一定优势,原因在于我国对美贸易的依赖程度并不强,并且可以灵活地将对美出口转向其他市场。
根据他们的测算,即使中美贸易争端长期持续,我国对美出口可能大幅下降80%,但我国整体对外贸易额仅会减少大约10%。
贸易战的冲击最直观地体现在农产品市场。到2025年9月20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美国各地的农民正在发出越来越急迫的警告。
在贸易战、移民政策收紧、通货膨胀高企以及高利率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势对他们而言变得异常严峻。
美国农民强烈呼吁美国政府尽快结束与我国的贸易摩擦。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额曾高达128亿美元,然而在2025年,许多农户尚未接到来自我国市场的订单。
伊利诺伊州、艾奥瓦州、明尼苏达州和印第安纳州作为美国大豆的核心产区,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所受影响尤为深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5年9月30日,阿根廷的大豆出口订单飙升至七年来的新高。
这得益于我国进口商在阿根廷暂停出口税期间,大量采购了数百万吨大豆。我国近期超过一半的大豆需求都转向了南美市场。
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上任后,宣布暂时取消对大豆等农产品的出口税,其中大豆税率更是直接降至零。
我国的大规模采购,对美国种植户造成了新的打击,导致美国农民在出口旺季过半之际,已经错失了数十亿美元的对华大豆销售机会。
除了经济领域的激烈碰撞,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也延伸到了军事和核力量层面。美国习惯于炒作我国的核力量。
早在2025年3月,美国国防部报告就声称,我国核弹头数量已超过600枚,并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1000枚。
然而,我国的核力量始终坚持防御性质,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且核弹头数量远低于美国和俄罗斯。
2025年9月4日,我国举行的胜利日阅兵式上,展示了五款新型核装备,美国媒体随即便炒作“出影子里”的说法。
此外,7月30日,美国计划在太空部署武器,我国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并强调应坚守军控框架。
8月27日,美国又提出三边裁军的倡议,但我国认为这并不现实,予以回绝。
核风险的升高并非我国造成的,美国退出《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等行为,使得“末日钟”的指针不断向前拨动,需要国际社会高度警惕。
战略定力下的未来挑战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仍在持续。我国在应对贸易挑战时,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战略定力。
虽然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我国的出口保持相对稳定,并通过持续拉动内需,有力支撑了国内生产总值目标的实现。
我国并不打算收紧对外开放,而是希望国内和国际市场能够更紧密地连接与互动,打破过去内外贸分割的局面,让企业能够同时兼顾国内外市场。
与此同时,美国却面临着高通胀的困扰,其选民对生活成本的上涨怨声载道。
特朗普政府虽然通过对华加征关税等措施试图展现强硬姿态,但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损人不利己。
尽管美国国内部分政客认为此举能够“解气”,但长期来看,这种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措施不仅无法解决美国自身的结构性问题,反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并反噬美国经济。
有分析指出,若贸易战持续,全球经济增长可能放缓2%,标普500指数可能跌至4800点,这无疑为全球投资者敲响了警钟。
我国在面对外部不确定因素时,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应对策略,包括充分利用庞大的国内市场、完善产业链、构建金融“护盾”、推动科技创新,以及坚持“开放到底”的基本态度。
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已经演变为一种新常态。这种竞争的本质,并非简单的经济或贸易摩擦,更是两国在全球规则和标准制定方面的较量,以及各自社会治理和经济体系优劣的体现。
我国始终秉持“以斗争求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动态平衡的合作与反制手段,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
展望未来,中美关系依然充满挑战。美国对我国的科技“脱钩”战略,已经从竞争、打压演变为“断供”,旨在维持其在高科技领域的代际优势,迫使全球科技供应链走向“双轨制”。
我国对此采取了针对性的反制措施,例如对镓、锗等关键矿物的出口管制,以及近期稀土管制措施的升级。
清华大学教授达巍曾指出,中美关系的结构性问题不会因任何短期因素而改变,战略竞争已成为一种新常态。
站在2025年这个时间节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美之间的博弈已经进入一个深水区。双方都认为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这种态势使得当前的战况异常惨烈。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涉及经济、科技、军事、地缘政治等方方面面。
我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资料:中金公司:中美关税“再升级”,A股不改中期趋势,中国资产重估仍在延续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