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刚一收假,全球旅游市场就像被按了加速键。人还没完全从假期的状态里走出来,国际航班的数据已经提前告诉世界:中国游客,回来了。
这次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打卡,而是一次消费观念的彻底转向。泰国的“人从众”变得稀稀落落,反倒是日韩,像被点了名,一下子成了新晋网红目的地。这个变化背后,其实藏着中国旅游市场一次悄然完成的“结构重组”。
那么,泰国到底经历了什么?日韩又凭什么翻红?这场目的地的更替,透露了中国游客怎样的新偏好?
对不少人来说,泰国以前就是 “第一次出国” 的首选,签证好办,吃住都不贵,海边风情又浓,想轻松玩一趟选它准没错。
可到了 2025 年,泰国旅游明显凉了下来。数据摆得明明白白:它在热门旅游地的排名从第四掉到了第七,外国游客总数少了 7.2%,其中中国游客的减少最突出,一下拉低了不少热度。
有意思的是,日韩旅游的热度几乎是跟着同步涨起来的。日本光前三季度,就接待了超 670 万人次的中国游客,比去年一下子多了快一半。
韩国更会抓机会,国庆前直接甩出 “临时免签” 的王牌,结果不光旅游订单涨了五成,连酒店预订都翻了倍,热度一下子就上去了。
这可不是大家简单 “换口味”,而是综合了好多因素后的理性选择。比如日韩离中国近,航班恢复得又快,不用花太多时间在路上。
再加上这俩国家一直在优化,不管是文化吸引力还是服务质量都越来越贴心,中国游客自然愿意把钱花在更省心、更值的地方。
尤其是签证这事儿,日韩这次明显看准了 “机会窗口”,动作比谁都快,一下就抓住了不少想出门的人。
以前的中国游客,出国像“扫货团”。买护肤品、买电饭锅、买马桶盖,行李箱恨不得带个称。
但现在,消费结构悄悄变了。购物的占比在下降,吃喝玩乐的比重在上升。尤其是在日韩,体验式消费成了主流。
在东京泡温泉,在首尔看演唱会,甚至在京都参加一场茶道仪式。这种更深入当地文化的方式,显然更对年轻人的胃口。
数据显示,18-29岁的年轻游客是出境游的主力军,很多人的旅行预算高、时间长,但他们看重的不是“买得多”,而是“玩得值”。
社交媒体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种草机”的作用。小红书刷一刷,抖音看一看,目的地就这么定下来了。
谁家民宿有设计感,哪家餐厅出片率高,甚至哪个城市的夜景拍得好看,都成了旅行决策的“关键参考”。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原本冷门的地方突然爆红。像希腊的克里特岛、比利时的奥斯坦德,热度分别涨了10倍、30倍。
不是这些地方变了,而是中国游客的视角变了。他们更愿意为独特性买单,不再盲目追求“人多才热”。
现在出境游看着热热闹闹的,其实背后是好几股力量一起使劲儿的结果。首先得有个基础,国际航班恢复了。
中国民航的数据摆在那儿:国际航班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八成左右,特别是中美、中欧这些长线航线,以前觉得远得没边的旅行,现在也没那么难了,说走也能安排上。
再就是签证政策松了不少。东盟国家差不多都给中国游客开了绿灯,欧洲那边也在加快申根签证的数字化步骤,效率提升得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有的国家两周内就能约上签证,对那些想走就走的年轻人来说,这也太友好了,不用提前好久瞎折腾。
还有技术在悄悄改变旅游的方式。移动支付、线上比价、数字地图,这些东西都让出境游变轻松了。
就说新西兰吧,微信支付的使用量涨得厉害,意大利那边也翻了倍,不用再揣着一堆现金换外币,手机点一点就行,多方便。
这些 “软服务” 跟上了,才是中国游客能放心 “走出去” 的硬底气。
最根本的还是钱包够鼓,中国人的消费力没掉链子,还变得更会花了。单次出国花超 2.5 万的人不少,预算能到 5 万以上的也大有人在。
但这不是单纯的 “花得多”,而是愿意为高质量、好体验掏钱的 “理性消费”。一句话总结:这届游客不光有钱,脑子还特别清醒,不瞎花冤枉钱。
短短几年,中国游客的“标签”已经大变样。从过去的团队游、购物团,到现在的自由行、深度游,旅行不再只是看风景,而是参与文化、创造记忆、寻找自我。
这一变化,对全球旅游市场是一次“重新洗牌”。过去靠“人多”赚钱的国家,现在要更注重“服务细节”和“文化深度”。泰国的下滑并不是偶然,而是一个提醒:游客不是只看价格,更在乎旅行的整体体验。
日韩的成功也不是运气。他们抓住了中国游客口味变化的节点,用政策和服务双管齐下,精准命中需求。这不仅是旅游策略的调整,更是在主动迎合中国游客的消费升级。
全球旅游业都在围绕中国游客“转型”。因为他们不仅是数量上的“大户”,更是趋势上的“风向标”。他们去哪儿,怎么玩,怎么花钱,几乎都能迅速影响一个目的地的热度和生态。
而对中国来说,出境游的火爆,不只是经济韧性的体现,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外化。人们愿意走出去看世界,也更愿意把自己的文化带出去和世界对话。
旅游变了,游客也变了。不管是泰国的“退烧”,还是日韩的“翻红”,这些现象背后都在讲一个故事:中国游客,正在用脚步重塑全球旅游图谱。
当世界看到中国游客涌向日韩,不只是看到经济数据的跳动,更是在重新认识一个更开放、更愿意探索、也更懂得生活的中国。
中国收假了,不只是回到工作状态,更是再一次告诉世界:中国,回来了,而且带着新的玩法和新的眼光。
参考资料: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5中国出境游趋势报告》
韩国对中国团客实行临时免签,国庆黄金周前夕开始
2025-08-06 13:01·界面新闻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