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表问世:罗杰·史密斯系列6腕表+史密斯与日历功能的历史渊源

在某些方面,这款新作是史密斯系列4瞬跳日历月相手表的简化版本,但它同样堪称本世纪最杰出的英国制表典范之一。

罗杰·W·史密斯(Roger W. Smith)注定将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制表师之一,即便身处一个独立制表已然异常辉煌的时代。尽管目前看来,收藏家们对于能够亲自见面相识的制表师所打造的作品,其热情与需求似乎仍未达到顶峰,但他依然足以跻身21世纪制表业的“总统山”(最高荣誉殿堂)。上周,史密斯告诉我,他觉得自己“沉寂了太久太久”,这话出自一位在过去十年间发布了五款型号、而年产量仅15-20枚手表的人之口,颇耐人寻味。今天,他正式发布其第六个型号——系列6(Series 6)腕表,这是自2019年交付首枚系列5“开放式表盘”(Series 5 "Open Dial")以来,他带来的首款新作。

罗杰·史密斯系列6

系列6的核心,是对史密斯日历腕表——系列4(Series 4)——的理念进行简化,但搭载了全新的机芯来驱动其“移动式日期视窗”(traveling date aperture)显示。这种显示方式类似于(但比)“指针式日期”(pointer date)显示更为复杂,它通过一个视窗框出当前日期,而非使用可能遮挡表盘其他部分的中央指针。此移动式日期视窗的机制被悬浮中央表盘所隐藏,该中央表盘显示小时、分钟和辅助秒针。

罗杰·史密斯系列6

系列6将提供黄金或铂金材质的40毫米直径表壳,并配备展示底盖,显露出完美打磨的新机芯,该机芯(理所当然地)采用了罗杰·W·史密斯单轮(第二代)版本的丹尼尔斯同轴式(Daniels Co-Axial)擒纵机构。表盘采用漂白银或金质制成,可选择手工玑镂或手工雕刻图案,这是该表可提供的众多定制选项之一。所有这些均以史密斯典型的英伦风格制作,先经计算机数控机床加工,团队80%的时间则用于对这些“粗加工”出的零件进行打磨精修。发布价格为32万英镑。

稍后我将更深入探讨史密斯的技术制表、打磨工艺以及系列6的整体设计,但此刻,我想先回顾一下史密斯及其在日历腕表方面的历史。

史密斯与日历功能的历史渊源

有观点认为,一款典型的罗杰·史密斯腕表应具备日历功能。尽管当前量产系列的系列1(Series 1)、系列2(Series 2,及其开放式表盘款式)和系列5(Series 5)需求旺盛,但像史密斯的系列3(Series 3)、系列4(Series 4)以及(如今的)系列6等表款,与他首次成功赢得其导师乔治·丹尼尔斯(George Daniels)信任和尊敬的尝试有着更紧密的联系。从这个角度看,日历功能代表了一条连接至丹尼尔斯(他本人也制作过日历腕表)的特定制表谱系,这一点也体现在它们的美学联系上。

R.W.史密斯怀表2号。

多年来,我们已多次报道过史密斯、他的历史,并造访过他位于马恩岛(爱尔兰海中的英国皇家属地,自治)的工作室,因此不再赘述他的经历。整个制表界(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曾详尽地报道过他的第二块腕表(在首块未能打动丹尼尔斯之后制作),但那个关于丹尼尔斯拒绝并提出挑战的故事,为系列6这样的腕表搭建了舞台。

R.W.史密斯怀表2号。

除了实施设计改进以使腕表看起来不那么“手工感”,而是如同“凭空创造”之外,史密斯进一步深化了他的机芯设计。他的第一次尝试搭载了陀飞轮,而第二次则包含了四年期万年历、月相显示以及配备弹簧式工字轮擒纵的一分钟陀飞轮。机芯以英式制表的传统风格完成打磨,包括镀金和磨砂夹板、紫蓝色手工热处理的螺丝以及黄金套筒。表盘侧保持了刻度指示的凸起圆环与雕刻基底表盘的组合,正如你在系列6上看到的那样。这款被称为“怀表二号”(Pocket Watch Number 2)的作品于2001年完成,售予一位收藏家,该收藏家珍藏了21年后,于2023年在富艺斯以49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这天价不仅关乎腕表的品质(极其出色),也是对史密斯在2000年代初仍处于萌芽状态的独立制表市场所产生影响力的响亮肯定。

然而,一些收藏家可能忽略(或遗忘)了史密斯最初的系列1设计。在史密斯于2015年重新推出其全线产品(包括以圆形表壳为当前设计语言的系列1至4,并随后扩展出系列5及现在的系列6)之前,最初的系列1拥有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罗杰·史密斯本人绘制的原始系列1逆跳日期显示及部分齿轮系图。

最初的系列1设计于2001年,采用矩形表壳,逆跳日期显示沿中央轴布置,在表盘上从8点钟位置延伸至4点钟位置。史密斯称其为对“丹尼尔斯方法”的掌握,并完全手工打造了这些独特时计。但据其网站所述,史密斯对于将其转化为量产表感到力不从心,当时使用了从瑞士购入的零件,并且依赖的是杠杆式擒纵而非他标志性的同轴式擒纵。随着2013年“伟大英国”腕表的创作,他对纯时计腕表的需求增加,最终发布了经过全新更新的系列1。

系列1 “独一款·西奥·芬内尔”,于2021年在富艺斯以54万瑞士法郎的高价成交,远超4万-8万瑞士法郎的预估。

系列1 “独一款·西奥·芬内尔”:机芯侧。

接下来从史密斯工作室出现的日期复杂功能(至少按开始制作的日期计算)是下图这枚独特的大日期飞行陀飞轮一号,此前由“一位收藏家”售出。它始于2003年,是大不列颠境内唯一设计并制作过的飞行陀飞轮腕表,也是史密斯制作的四枚陀飞轮腕表之一。其“大日期”复杂功能的布局异乎寻常,令人联想到1700-1800年代早期的腕表设计,那时更注重设计的功能性实现而非平衡性的设计考量。

2015年,史密斯重新推出了他当前的系列型号,包括系列3,该表款在表盘10:30至1:30位置设有逆跳日期显示。正如先前表款所证明的那样,2015年之前的时期以众多独特作品为标志,之后他才转向更系列化的生产(尽管手工技艺丝毫未减)。在我们关于这些新品的文章中,我们引用了史密斯的话,他谈到了首次出现在原始系列1中的逆跳日期功能:

“最初的系列1采用了逆跳日期复杂功能,自该系列完成后,我又制作了两款独特时计,均体现了我对2001年原始设计的改进。正是在回顾这些手表之后,我决定围绕这一迷人复杂功能的改进版本来设计新的系列3腕表。”

一枚玫瑰金材质的罗杰·史密斯系列3腕表。

一枚玫瑰金材质的罗杰·史密斯系列3腕表。

然而,与今日发布的新品最具可比性的当属系列4。该腕表具备瞬跳三重日历(日期、星期、月份)复杂功能与月相显示,并对显示方式进行了优雅的调整以确保易读性;史密斯引用丹尼斯的格言:“你必须始终创造清晰易读的表盘。”多数复古腕表(以及许多现代腕表)依赖指针式日期系统,即通过中央指针在表盘外缘指示日期,而系列4的日期同样显示在外缘。一些复古腕表也使用类似的“视窗”来突出显示日期,但实现方式不同。

史密斯首次尝试“移动式视窗日期”日历的系列4。

系列4并非简单地将中央指针移到悬浮中央表盘下方的隐藏位置,而是日期通过机芯外缘的周边机制进行“移动”。我稍后会谈到这个机制,但史密斯似乎相当自豪(理所当然)的是,这种瞬跳日期机制自他十年前发布系列4以来已被广泛采用。

系列4上的移动式日期视窗。

系列4的机芯。

系列6

系列6搭载了新设计的机芯,基于为其系列中所有其他腕表奠定基础的相同基本架构。该机芯具备48小时动力储存,振频为18,000次/小时,并配备无卡度游丝摆轮。并非简单地移除驱动41毫米系列4上的日历和月相功能的部件,史密斯设计了一款注重立体感与纵深感的机芯(从背面看),同时将瞬跳日期功能容纳在更小的40毫米表壳内。

瞬跳日期机制依赖于一个凸轮系统,该系统在24小时内积累能量,然后在午夜时分释放以推进日期。在指针式日期机芯中,日期指针由中央驱动,而在系列6上,日期视窗固定在一个带有向内齿的周边齿轮上,齿与齿之间的谷部有平坦段,一个连接在杠杆系统上的喙状部件与此齿轮系啮合。日期环位于该齿轮上方,留有小间隙以便齿轮能在下方平滑滑动,而日期视窗则悬浮在上方。为了保持13毫米的表壳厚度,其公差要求极其严苛。

对有些人来说,顺着动力流经齿轮系来理解日期机制的工作原理可能很合乎逻辑。假如这对你来说并非一目了然(我完全理解,这相当复杂),史密斯分享了一幅示意图(如下所示,部件已用字母标注)和一段解释(我稍作了扩展)。

系统始于标记为“A”的日历驱动轮,它每24小时旋转一圈。旋转时,它通过凸轮上的一个销钉带动加载凸轮“B”,该销钉设置在“A”轮的凹槽中。随着凸轮B旋转,它压在与标记为“G”的“喙”相连的“C”杠杆上,并向该“C”杠杆施加逆时针方向的力。在此相互作用的另一端,“C”杠杆移动“D”喙,迫使其沿日历日期环“E”齿的边缘逆时针水平移动。

这个过程在24小时内缓慢进行。凸轮“B”将持续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直至接近午夜,最终凸轮峰值将完全啮合“G”关节和“C”杠杆,将压力加载到凸轮下方的“H”弹簧上。要查看完全加载的“C”杠杆(即将推动日期)与静止状态的区别,请比较上方处于完全加载状态的示意图与下方的示意图。凸轮“B”将快速转过“G”关节的峰值,而相反的作用力将“D”齿推入并使日期环滑动,从而将日期环的“E”齿推进一天。标记为“I”的定位杆可防止日期轮移动过度,并由“J”弹簧保持张力。“D”喙由“F”弹簧返回其静止位置。同时,还可通过杠杆“K”进行快速日期调整,该杠杆通过操作与表壳齐平的按钮来手动调整日期。

毫不意外,该腕表使用了罗杰·W·史密斯单轮(第二代)版本的同轴擒纵机构。该擒纵机构旨在提高效率并延长保养间隔,远超行业标准,且无需润滑——润滑油失效是机芯随时间推移可能出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同轴擒纵(及其所有前身和竞争对手),我当然推荐阅读我们2020年关于该主题的文章。重温我们2015年对他系列发布的报道也很有价值,其中包含技术分析、图纸以及史密斯当前版本同轴擒纵发展历程的解释。

同轴擒纵简化原理动画

就手工制表(非欧米茄规模)而言,史密斯已将乔治·丹尼尔斯同轴擒纵的初始概念在现代环境下推向了极致。正如他上面的图纸所示,史密斯发现擒纵轮越轻,其功能就越好,精度也越高。欲了解更多关于那“第二代”单轮擒纵的报道,我再次建议阅读尼古拉斯·马努索斯对2015年系列发布的报道。

除了其与过去的美学联系(我稍后会谈到),英式制表历史的基石之一是对精密计时的关注。可以说约翰·哈里森用他的航海精密计时器彻底改变了世界,就此而言,史密斯对精度的追求既是其传承的体现,也如其打磨工艺一样代表谱系。

“就走时而言,它和任何其他机械表一样好。你可以做到每天误差几秒之内,”史密斯上周告诉我。“同轴擒纵真正的品质在于它能够保持该走时率的持续时间。因为动力是通过这种推动动作传递的——与你在杠杆式擒纵中发现的、必须依赖润滑的滑动动作相反——我们发现我们能够延长保养间隔。”

同轴擒纵轮的设计演进...

(上图文字说明:同轴擒纵轮的设计演进,始于2006年版本,这是史密斯对乔治·丹尼尔斯擒纵的首次诠释。2006年版本安装在首批离开史密斯工作室的系列2腕表中。)

双片式与单轮式同轴擒纵轮的侧视图差异。

如何实现?嗯,随着史密斯对其机芯进行改进,例如需要更少动力的小型单轮同轴擒纵,他得以降低所使用的主发条强度。事实上,他告诉我,在他使用同轴擒纵的20年里,发条强度已经降低了八个“等级”,这意味着在保持效率的同时,机芯承受的整体力应变更小。他现在看到的保养间隔超出了10年,达到15年甚至20年。

“当乔治[·丹尼尔斯]设计同轴擒纵时,他知道它效率很高,但他只制作了八枚搭载同轴擒纵的腕表,”史密斯提醒我。“而我们在过去20年里能够做到的,是持续稳定地制作腕表——实际上是一个型号,我所有腕表都使用相同的基础机芯。我们能够监测其效率,虽然它的精度与其他高级机械表一样,但它真正的优点在于其机械效率。这才是它真正远超其他任何机械计时器的地方。”

机芯打磨是传统的英式风格,采用粒纹打磨并配以高抛光90°边缘,以及在条盒盖和摆轮夹板上进行复杂精细的手工雕刻。还有大面积的平坦、镜面般的黑色抛光表面,特别是在机芯的表盘侧和上链系统上,此外还有环形粒纹的轮系(同样带有90º抛光边缘)、手工抛光的黄金套筒固定宝石,以及火焰蓝钢螺丝。机芯亦签署有“R.W.史密斯”字样并刻有马恩岛的三曲腿图。

有些人可能不了解创造如此完美打磨的大面积平坦粒纹表面、抛光以及以这种方式完成夹板侧面所需的完美直角有多么困难。如今,“用放大镜观察”机芯,寻找宽阔醒目的日内瓦波纹、深邃的黑抛光倒角光泽,并计算内角数量,已成为快速判断做工质量的常用方法。英式打磨则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我承认,我需要时间来欣赏它那看似简单实则不凡的工艺(而且我有机会看到很多手表),但它给了我一种深深的怀旧感。深邃的“传统”瑞士打磨工艺好得几乎让人无法辨认出它与100年或更早以前的最佳手表有何区别;它被推向了极致,虽然是传统的一种明显美丽的升华,但能立刻看出它属于现代。

另一方面,像这样出色的打磨带有清晰可辨的直系传承感;永恒,且比其前辈更加美丽。第一眼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方面是雕刻,这是对约翰·哈里森改变世界的H4航海表时代乃至更晚些的垂直式均力圆锥轮手表上所能找到的雕刻工艺的一种升华。

表盘侧同样吸引人。让边缘日期显示与中央悬浮表盘的大小比例恰到好处,是一场精确到零点几或零点零几毫米的游戏,而这款表看起来丝毫没有失衡。悬浮表盘采用漂白银或金质基底,可选择手工玑镂或手工雕刻。如果史密斯以往的作品可供参考,你很可能看到的大多数(我的意思是非常少数)款式会采用雕刻并填充漆面的时/分环,以及R.W.史密斯的名牌,其颜色与表壳材质相匹配。造型别致的剑形指针和移动式日期视窗可选择黄金或火焰蓝钢材质,呈现史密斯个人偏好的蓝紫色调。

罗杰·史密斯系列6

我们目前仅凭图片判断——我不知道是否、以及何时能有幸亲眼见到系列6实物,但史密斯的作品在黄金表壳中似乎真的熠熠生辉,金色的装饰与乳白色的银质表盘相得益彰。小时轨道本身略微雕刻的边缘为表盘增添了更多趣味。也许我个人唯一吹毛求疵的一点是用于固定悬浮表盘的两颗一字槽螺丝。在原本美丽的玫瑰引擎雕刻中央表盘上,我觉得它们有点分散注意力,但我想对某些人来说,这只会增强其手工制作的感觉。

40毫米表壳厚度约为13毫米(与系列1或系列2相同),可采用黄金或铂金制作,配备与之匹配的带伦敦纯度印记的表扣。20毫米的表耳宽度逐渐收窄至表扣处的18毫米。

如前所述,价格为32万英镑,这显然将其客户群体限定在少数能负担得起的人。尽管所有六个系列的年产量仅为15到20枚,但史密斯告知我,他扩建后的工作室现在雇有15名员工,并且他们正尽力缩短等待时间(目前是几年,少于偶尔提及的10年等待期)。得知史密斯作品需求旺盛,并且他并不满足于坐视等待时间延长到难以承受的程度,这令人鼓舞。

罗杰·史密斯

至于如何被考虑购买任何一款腕表,史密斯表示,团队会仔细考虑每一份委托,“以确保其符合我们的工艺、诚信和长期守护的价值观。优先权自然给予现有罗杰·W·史密斯或乔治·丹尼尔斯时计的拥有者,以及通过当前收藏家的强力推荐而引入的人士。然而,我们也认识到,并非我们作品未来的所有保管人都会来自这些圈子。如果您对传统英国制表抱有热情,并认同支撑我们工作的哲学理念,我们热烈邀请您与我们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3

标签:时尚   史密斯   日历   功能   历史渊源   系列   罗杰   日期   表盘   机芯   同轴   表壳   杠杆   凸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