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阿根廷抢走中国大单,美国不忍了,准备搅黄中阿180亿美元协议

«——【·前言·】——»

为了能夺回中国,特朗普政府已经顾不上吃相,开始将大棒挥向盟友阿根廷,而且一出手就直接瞄准了米莱的软肋。我们知道,自特朗普掀起新一轮对华贸易争端之后,美国的大豆生意就遭受了重创。过去,美国种植的大豆有接近25%是卖给中国,光是在2024年就卖给中国130亿美元。

如今,这笔生意因为特朗普的缘故出现了断崖式下滑,倘若在今年11月份之前不能重回中国市场,美国将损失掉上千万吨大豆的销售额。农业州又是共和党的传统票仓,因此无论是经济价值还是政治价值,特朗普政府都输不起。

«——【·美国农业遭遇滑铁卢·】——»

2025年的秋天,美国中西部农场主们的脸上写满焦虑。密西西比河畔的粮仓里,1400万吨大豆堆积如山,这些金灿灿的豆子本应在9月装船驶向中国,如今却只能在仓库里等待发霉。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自1999年以来,中国首次在大豆收获季“零订单”,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 过去,美国大豆占据中国市场40%的份额,仅2024年对华出口额就高达130亿美元。

但随着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34%关税,中国反手对美豆加征23%反制关税,美国大豆到岸价瞬间飙升至每吨4800元,比巴西豆贵出600元。

市场的选择是残酷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4226万吨,占进口总量的65%,而美国大豆份额暴跌至12%。 更致命的是,中国早已构建起多元化供应链。

在巴西,中国投资120亿美元建设的港口和铁路将运输周期缩短至33天;在俄罗斯,中欧班列20天就能将大豆送达中国,成本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

就连阿根廷也通过直接供应豆粕的方式,为中国节省了压榨环节的成本。当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喊话“中国需要美国大豆”时,中国粮仓里的4500万吨战略储备已经给出了无声的回应。

«——【·阿根廷截胡·】——»

就在美国豆农陷入绝望之际,南美传来捷报。9月22日,阿根廷政府宣布暂时取消大豆出口预扣税,这一政策直接让每吨大豆成本降低123.7美元。

中国买家迅速出手,两天内签下20船、130万吨大豆订单,这些豆子将在11月和明年4月分两批抵达中国港口。 阿根廷的“零税出口”政策看似偶然,实则是中阿长期合作的必然结果。

2025年4月,就在美国财长贝森特计划访阿的前三天,阿根廷火速与中国续签了18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这份协议让阿根廷能用人民币偿还外债、进口中国商品,彻底打破了美国通过IMF贷款控制阿根廷的企图。

如今,阿根廷93%的大豆和75%的牛肉都流向中国,中国已成为其最大的贸易伙伴。 阿根廷的选择让美国如坐针毡。农业州是共和党的票仓,爱荷华州大豆产业每年产值58亿美元,若危机持续,可能导致2亿美元损失。

特朗普政府坐不住了,9月22日,也就是阿根廷宣布减税的同一天,美国财政部宣布准备对阿提供“大规模金融支持”,包括本币互换、购买债券等“组合拳”。

但阿根廷总统米莱识破了美国的“鸿门宴”——接受援助意味着放弃对华合作,而这正是特朗普最想看到的结果。

«——【·美国搅局·】——»

面对阿根廷的“不听话”,美国开始动用“霸权工具箱”。经济施压,特朗普政府威胁要切断IMF对阿根廷的贷款,除非阿根廷终止与中国的货币互换协议。但阿根廷早已看透,IMF的贷款就像绞索,只会让自己沦为美国的经济殖民地。

舆论抹黑,美国议员公开指责阿根廷“背刺盟友”,声称中国订单“损害了美国农民利益”。但事实是,中国从未承诺只买美国大豆,市场竞争本就是公平的选择。

更阴险的是,美国试图在阿根廷国内制造分裂。9月7日,阿根廷执政党在地方选举中失利,美国趁机炒作“米莱政权不稳”,并暗示将支持反对派。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宣布与阿根廷谈判200亿美元本币互换协议,条件是阿根廷减少对华大豆出口。

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本质上是要把阿根廷绑上美国的战车。 但阿根廷没有妥协。就在美国宣布援助计划的第二天,阿根廷比索兑美元汇率逆势上涨4.5%,创下5个月来最大涨幅。

这背后,是中国130万吨大豆订单带来的外汇支撑。阿根廷农业协会主席伊迪戈拉斯直言:“中国市场的稳定需求,比任何金融援助都更可靠。”

«——【·破局之道:中国的战略定力·】——»

面对美国的围追堵截,中国展现出强大的战略定力。中国继续加大对南美农业的投资。在巴西,中国企业正在扩建桑托斯港,使其年吞吐量提升至1400万吨;在阿根廷,中国参与建设的锂矿项目直接拉动当地就业。

中国加快推进国内大豆自给。2025年国产大豆产量突破2300万吨,自给率从15%提升至30%,食用豆已基本实现自主供应。 更重要的是,中国正在重塑全球贸易规则。

通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国与巴西、俄罗斯等国建立起“去美元化”的贸易网络。2025年上半年,中国与金砖国家贸易额同比增长18%,其中大豆贸易占比超过30%。

当美国试图联合欧盟对中国加征关税时,中国用稀土出口管制和扩大南美采购作为回应,让美国的“盟友牌”彻底失效。如今,全球大豆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美国大豆库存积压如山,而巴西、阿根廷的港口却一片繁忙。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数据显示,2025年9月大豆期货价格同比下跌22%,创下近五年新低。

与此同时,中国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推广低蛋白技术,每年减少800万吨大豆消耗,从根本上降低了对外依存度。

«——【·结语·】——»

这场大豆战争,本质上是两种贸易模式的较量。美国试图用关税和制裁维持霸权,中国则用合作与共赢构建新秩序。当特朗普政府还在幻想“让美国大豆再次伟大”时,中国早已通过多元化布局和技术创新,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未来的全球市场,不会再有“霸权定价”,只有平等竞争。而这,或许才是美国真正需要面对的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9

标签:财经   阿根廷   美国   协议   美元   中国   大豆   巴西   政府   关税   南美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