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是“内脏的镜子”,3种最常见的湿重舌象,教你解决。

第一种,舌苔白厚,像铺了层豆腐渣,舌头边缘还会有牙齿压出来的印子,那大概率是寒湿重了。大多是平时不注意保暖引发的,比如夏天总吹空调,冬天穿得少,让寒气裹着湿气钻进了身体里;还有饮食上吃太多凉的,比如冰西瓜、生鱼片,让脾胃受损,湿气就排不出去了。

这种寒湿舌头,调理时主要是以温阳祛湿为主。要是寒湿症状轻,仅偶尔舌苔厚,可以把生姜、红枣、炒薏米煮着喝。
要是症状较重点,总觉得肚子胀、大便稀、手脚凉,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点中药,如附子理中汤、参苓白术散,前者偏温,适合寒气重的;后者偏补,适合脾胃虚、总拉肚子的。

第二种,舌苔又黄又黏,舌头可能还发红,有时候还会觉得嘴里发苦、嗓子干,大便又黏又臭,这多是湿热重。这种人群一般都是饮食习惯比较重口, 顿顿都吃辣的、油炸的,或者总喝酒,这些饮食物在身体里容易内生湿热。或者居住环境比较闷热潮湿,这类人也容易形成湿热体质。

湿热较轻的人群,平时可以把金银花、菊花、茯苓煮水喝,或者喝一些冬瓜薏米水。湿热较重的人,如出现口苦、腹胀、小便黄,可以用龙胆泻肝汤。这种药方由于有清热的药,药性偏凉,一旦舌头不黄了,需要立即停药,不然会伤脾胃。

第三种,舌头胖大,边缘有齿痕,但是上面几乎没有舌苔,摸起来滑滑的,有时候会觉得嘴里没味儿、吃东西不香,甚至稍微吃点凉的就胃疼。这种舌象属于长期湿气重没调理,脾胃虚损的比较厉害了。

这种情况的舌象,就不能着急祛湿了,需要先把脾胃补起来,再去祛湿。 平时饮食要特别注意,别吃凉的,多吃点养脾胃的,如小米粥、山药、南瓜等。用药方面,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香砂六君子汤,既能补脾胃,又能化湿。

最后再提醒大家一句,看舌象只是初步判断,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具体用药还需要找中医师辨证调理。
更新时间:2025-11-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