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金饰品牌,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率先想到周大福。
作为行业老牌,周大福的金价常年高于同类品牌,但鲜少有人知道,另有一个品牌虽门店数量与市值不及周大福,却成了高端消费群体的心头好。
有网友调侃:“当下最体面的炫富方式,莫过于晒出一只老铺黄金的限量款金镯。”
老铺黄金的热度近期居高不下。
此前北京SKP门店外,顾客排起的长队已延伸至商场之外,现场保安不得不手持大喇叭劝导顾客停止排队,建议次日再来。
店内甚至出现包装盒断货的情况,导购员提出“放弃包装盒可立减300元”的方案。
要知道,老铺黄金的产品价格是传统金店的十几倍,即便如此,仍有大批消费者争相购买,其热度可见一斑。
伴随近期金价持续走高,多数消费者将目光转向投资金条,直接导致金首饰销售额下滑24%。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铺黄金自去年6月上市后,不到一年时间股价便翻了20倍,1764亿市值。
这一现象让不少人疑惑,这家黄金品牌究竟有何魔力?如果未来金价“降温”,它的商业模式还能否支撑其稳定发展?
要解答这些疑问,首先需明确老铺黄金的核心定位。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如今能让高端商场排起长队的老铺黄金,创始人徐高明早年并非深耕珠宝行业,而是从水产领域跨界而来。
1964年,徐高明出生于湖南岳阳,曾在岳阳市畜牧水产局工作近十年。
2004年,他创立金色宝藏品牌,初次试水黄金珠宝业务。
五年后,徐高明正式明确发展方向,2009 年 3 月,老铺黄金品牌成立,第一家店 “老铺黄金王府井工美大厦店” 开业,成为国内率先推广 “古法黄金” 概念的品牌。
鲜为人知的是,如今能让高端商场门前排起长队的老铺黄金,创始人徐高明并非一开始就扎根珠宝行业,而是从水产领域跨界转型而来。
1964 年,徐高明生于湖南岳阳,早年曾在岳阳市畜牧水产局任职近十年。
2004 年,他创立 “金色宝藏” 品牌,首次涉足黄金珠宝领域,尝试在该行业寻找发展机会。
五年后,徐高明确定了清晰的发展方向,于 2009 年 3 月在北京王府井工美大厦开设了首家老铺黄金门店,成为国内首个以 “古法黄金” 为核心概念的品牌。
当时的中国黄金市场,正处于同质化竞争激烈的 “红海” 阶段,周大福、老凤祥等知名品牌为争夺市场份额,纷纷陷入价格战。
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下,徐高明却选择了不同的路径,他将目光投向濒临失传的宫廷制金工艺,把花丝镶嵌、錾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融入产品设计中,摆脱了传统珠宝行业流水线生产的束缚,为老铺黄金开辟出一条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这时的中国黄金市场正深陷同质化竞争的红海,周大福、老凤祥等品牌纷纷陷入价格战。
徐高明却另辟蹊径,将目光锁定在濒临失传的宫廷制金工艺上,把花丝镶嵌、錾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融入产品设计,彻底跳出流水线生产的局限,走出了一条差异化路线。
尽管品牌名为“老铺黄金”,但其核心并非单纯售卖黄金,而是主打黄金材质的奢侈品,堪称黄金圈的“爱马仕”。
据了解,徐高明在融资过程中,与投资人长达数小时的沟通里,从未提及黄金本身或消费品属性,全程聚焦奢侈品的特质与成长轨迹,足见其对品牌奢侈品定位的坚定。
老铺黄金的奢侈品路径,其实离不开导购员向顾客精心介绍,每一处纹路均由非遗传承人手持放大镜精雕细琢,就连包装盒内的绒布,也是由苏州绣娘手工缝制。
按克重折算,普通金店的加工费约为80元/克,而老铺黄金的加工成本折算后可达300元/克,价差背后,是品牌对工艺价值的强调。
第二招是复刻奢侈品级消费体验。
普通金店多开设在商场一楼,几乎覆盖各类商场;老铺黄金则特意选择奢侈品聚集区,北京SKP、杭州万象城、上海豫园等高端场所均有其门店。
进店后,导购员会用檀木托盘提供一对一服务,全程从容不迫,不受外界排队人群影响。
这种沉浸式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情绪价值,对消费转化起到显著推动作用。
据了解,到店顾客中至少有一半会完成消费。
第三招是沿用奢侈品惯用的饥饿营销。
与高端奢侈品牌类似,老铺黄金每年会进行两次调价,涨幅约为5%至10%,且从不降价。
同时,品牌还设置了限购规则:每人每日仅可购买一次,每次最多购买5件。
持续的涨价不仅未降低消费者热情,反而让老铺黄金的产品衍生出保值属性。在二手市场中,其普通款产品可按市场价八折回收,爆款产品甚至能达到九折。
如果消费者购买时间较早,历经几轮涨价后转售,甚至可能实现盈利。
需说明的是,这一现象仅为客观陈述,并非推荐相关消费行为。
从定价、服务到营销,老铺黄金全程遵循奢侈品逻辑,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始终面临业界质疑,能否真正成为黄金圈的“爱马仕”仍存悬念。
最核心的质疑指向品牌“护城河”。
纵观国际奢侈品品牌,壁垒多来自上百年的历史积淀与文化传承,而老铺黄金虽率先打出“古法金”旗号,但其工艺并非不可复制。
近两年,金价处于上升通道,屡创新高,在此背景下,老铺黄金的涨价逻辑尚可被消费者接受,不少人甚至将其产品视作投资标的。
但一旦金价进入下跌周期,其涨价行为能否获得合理支撑,消费者是否还愿意为溢价买单,仍是未知之数。
第三重质疑聚焦于股价合理性。
目前,老铺黄金的市盈率已达75倍,而即便是奢侈品巨头爱马仕,该品牌的历史市盈率区间也仅在40至70倍。
尽管老铺黄金相较不少中国品牌具有优势,但与国际奢侈品牌之间仍存在明显差距,高市盈率背后的估值合理性值得探讨。
综合来看,老铺黄金的爆火是产品定位、消费体验、市场周期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但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品牌力的长期构建,还需时间检验。
如今的老铺黄金站在奢侈品与黄金行业的十字路口,能否真正在黄金奢侈品赛道站稳脚跟,答案还需交给时间。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