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这次有点怕,准备对全球动手,但想起中国的手段,他犹豫了

相信不少人都记得,特朗普此前曾扬言对进口半导体征收高达100%的关税,然而,这把剑却迟迟没有落下。

而就在11月20日,据观察者网引述路透社报道,这个谜题终于被揭晓了。

目前,美方的态度是可能不会很快征收这些关税,政府正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

而特朗普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三思而后行,原因就在于中国。

他不想跟中国重新点燃“战火”。

众所周知,特朗普想对半导体发起百分之百关税,表面上是践行所谓的“美国优先”、促使制造业回流的竞选承诺,可要是从深层逻辑来看,美国这是试图通过掌控这一核心产业链,扼住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咽喉,特别是针对正在快速崛起的中国科技产业。

如果他们的设想能成功,美国本土的芯片产业不仅能快速发展,迫使资本和技术流向美国。

而且还能对中国筑起一道高科技贸易壁垒。

但关键的问题是,中美目前正处于休战期,在10月底至11月初,中美双方同步宣布暂停部分关税措施,为持续紧张的贸易关系按下“暂停键”。

作为这一“微妙休战”的一部分,中国方面也展现了相应的姿态,暂停了对部分关键原材料的出口管制措施。

这一背景,正是理解特朗普犹豫的关键。

因为中国虽然跟美国暂时休战了,可我们强大的战略反制能力,依然存在,那就是对稀土及其加工能力的绝对主导。

虽然特朗普政府最近在大张旗鼓的在全球搞稀土,但美国要想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实现。

而在建立起有韧性的系统替代方案之前,任何激怒主要供应链提供方的行为,都无异于经济上的“自杀”。

这意味着,如果美国在半导体领域发动“珍珠港式”的突袭,中国完全有能力在稀土领域进行“诺曼底式”的登陆。

所以,特朗普目前很清楚,一旦他们对中国半导体加征高额关税,中国肯定会将其视为严重挑衅。

这场博弈的推演结果清晰可见,美国对半导体加税,中国重新对稀土进行管制。

到时候,全球科技产业链将因此被撕裂,这只会是一场注定双输的消耗战。

换言之,特朗普肯定也知道,再次跟中国翻脸,他的目标不仅无法实现,反而只会让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也就是说,特朗普的“三思而后行”,其实是一种基于残酷现实的战略清醒。

充分说明,经过上一轮贸易战的洗礼,华盛顿的决策圈确实清醒了不少,甚至可能形成了一种新的共识,那就是跟中国进行全面的、硬碰硬的“脱钩”,是不现实的幻想。

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更具长期性的“慢纠缠”战略。

于是,我们看到了当前戏剧性的一幕,白宫发言人库什·德赛一边强硬地否认政策改变,斥责相关报道为“假新闻”;但与此同时,则是美国政府内部,悄然传递出的“谨慎”信号。

这种“说硬话,办软事”的矛盾,再次暴露了特朗普政府在地缘政治现实与国内政治承诺之间的艰难挣扎。

由此也不难看出,特朗普的半导体关税,已经从一张高调的王牌,直接变成了一张不敢轻易打出的险牌。

这也是中国通过强大的工业实力和供应链地位,为美国上的生动一课。

总之,“想起中国的手段”,本质上是认清了相互摧毁的底线所在,经过多轮博弈,中美之间实际上已经划出了大国权力的新边界。

特朗普的犹豫,正是中国坚决反制美国后,得到的必然回应,也是美国霸权旁落的有力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1

标签:财经   中国   手段   全球   美国   关税   半导体   稀土   中美   反制   关键   战略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