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60岁的马云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
时隔六年,他重返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的蚂蚁森林464号林地。烈日当头,他站在绿荫之下,身穿浅色衬衣,头戴遮阳帽,和护林员们围坐在林地边缘,吃着西瓜、谈笑风生。
而他身后的这一大片林地,杂草丛生,树木成排,与九年前的荒凉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一切,似乎都在印证——那个2016年许下的“天马行空”式诺言,如今真的照进了现实。
2016年,支付宝上线了一项新功能——蚂蚁森林。
它的玩法很简单,用户通过绿色出行、在线支付、电子账单等低碳行为积攒“绿色能量”,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种下一棵树”。
这棵树会从虚拟树苗长成真实世界中的一棵真树,由专业机构在荒漠化地区种植。
那一年,马云提出一个大胆目标:每年种下一亿棵树,把西北的荒漠搞定。
这番话当时听来像“互联网热血台词”,不少人觉得是营销,甚至是空话。
但蚂蚁森林上线当年,就种下了131万棵树。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飙升至1300万棵。
“手机种树”从一项功能,变成了全民参与的环保运动。
人们每日上线“偷能量”“养小鸡”“合种爱情树”,公益以游戏化的形式植入了日常。
当马云在蚂蚁森林464号林地与护林员一起吃西瓜时,有人拍下了他与一棵柠条树比高的画面。
柠条树枝繁叶茂,已经比他高出不少。
这片林地,如今绿植密布、杂草疯长,已难以从表面判断这里曾是荒漠。
事实上,柠条树正是蚂蚁森林项目重点种植的物种。它根系发达、耐旱抗风,是公认的“固沙高手”。
一位护林员展示了2018年这里的照片——当时还一片黄沙。而现在,不仅绿意蔓延,连当地夏季湿度也略有提升,生态改善成效显著。
截至2024年4月,蚂蚁森林已累计种树超过6亿棵,覆盖13个省区市,大部分落地在国家“三北工程”重点区。
项目累计捐资已超40亿元。
而项目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不是单纯靠资本捐助完成的,而是由数亿用户共同完成。
有人种下一片“情侣林”,有人一家老小合种“家庭林”,有人每天凌晨起床“偷朋友能量”。
这些看似微小的行为,最终汇聚成了大规模的生态恢复力量。
关于蚂蚁森林,这些年最常见的质疑是:
“我在手机上种了几十棵树,真的种下了吗?”
不少网友曾到实地探访蚂蚁森林林地,还拍下了“2018年 vs 2025年”的现场对比图。
画面显示,昔日黄沙滚滚的沙地,如今已成绿洲。
支付宝也提供了查询机制,用户可追踪自己捐赠树木的位置和林地编号。项目的真实可信,在实际反馈中得到了验证。
有网友留言道:“我是在支付宝里种了几十棵树,捐了5000多颗鸡蛋呢,很多人都在笑话我,搞这个干啥?大家觉得呢。”
“觉得有意义,就去参与。”
“马云是中国最有担当的商人了,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是造福百姓,造福生态的好事。”
近几年,马云的公众形象发生了不小的转变。
他曾因一句“我对钱没兴趣”被贴上“嚣张”的标签。如今,他变得低调、亲民,频频现身公益场合。
他在2020年疫情期间捐出1亿元支持疫苗研发,并向多国捐赠防疫物资;他在2025年1月出席“腊八之约”乡村教育公益活动,强调AI技术的发展不能让教育掉队。
从商业到公益,从舞台中央到田间林地,马云开始以另一种方式参与社会建设。
马云退休后的行踪,也成为网友津津乐道的“民间热点”。
2025年春节,大年初三,有网友在新西兰奥克兰咖啡馆偶遇马云。他身边围坐20多位友人,神态轻松,还点了番茄蛋汤、麻婆豆腐、牛肉面等中餐。
早在2015年和2018年春节期间,他就曾多次被拍到在新西兰度假、乘游艇出海。
2024年,他又被拍到与刘强东一同出现在欧洲杯赛场。
纽约街头、欧洲看球、新西兰喝咖啡,马云的“退休生活”似乎比做生意还精彩。
回到2025年8月的蚂蚁森林林地。
那一块大西瓜,是马云从车上带来的。被分成数瓣后,他亲手递给身边的种树人、护林员。
“天气太热了,大家多吃点。”他边说边笑。
这不是一场秀。马云当初提出“手机种树”,很多人觉得不现实。九年之后,他用现场的植被、真实的树木和“实打实”的林地,回应了当初的质疑。
而这一切的实现,并非只靠他一个人,而是靠数亿普通人的每一次点击、每一份能量、每一滴汗水。
杂草丛生的林地,不再象征荒芜,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命力。
声明: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涉及人物侵权、图片版权、事件部分存疑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内容!
更新时间:2025-08-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