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在怀俄明州举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主题演讲无疑是最大的看点,这也是鲍威尔任期内最后一次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讲话。演讲结束后美股大涨,这是因为鲍威尔的发言尽显“鸽派”风范,市场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的概率已突破90%。
本次讲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看作是鲍威尔给自己多年美联储主席生涯的总结。不知道是因受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持续施压,还是确实觉得之前的判断有点失误,鲍威尔罕见地狠狠抽了自己的脸,推翻了5年前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而这一举动也为美国降息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简单讲讲美联储是如何制定货币政策的。
作为美国的央行,美联储的目标有两个,一是稳定物价、二是促进就业。两个目标存在矛盾,美联储尽量维持两者平衡,实在维持不了时偏向于稳定物价,所以大家才会非常看重美国的物价走势,到底是加息还是降息与此密切相关。
5年前的2020年,美联储修改货币政策框架,采取平均通胀目标制,容忍一段时间内通胀超过预定值。
美联储认为美国的长期通胀率不能超过2%,超过了就是物价偏高,要通过加息抑制物价上涨。平均通胀目标制下不是看某个月的通胀率超过2%就加息,而是看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通胀是不是超过2%。
比如,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通胀率一直在1.5%至1.9%之间徘徊,长期处于低位;2022年1月开始飙升,超过了2%,美联储不会立马加息,因为之前的通胀率很低,即便后面几个月超过了2%,平均一下还是不到2%。
平均通胀目标制是鲍威尔领导下的美联储在2020年定下的,直接导致疫情后美国通胀飙升。
疫情刚在美国爆发时美联储便启动了QE,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0-0.25%,释放了大量流动性,通胀率毫无意外上涨,超过了2%。按理说美联储应该加息,但之前的几年物价很低,使得平均通胀率一直没有超过2%。
这就形成了一个很神奇的景象,2021年4月以后美国的核心PCE接连突破3%、4%、5%甚至6%,可结合之前几年的通胀数据,平均值不到2%,美联储不需要加息。
直到2022年3月,美国才第一次加息。后来通胀压不下去了,美联储终于采取了措施,推出激进的加息政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让联邦基金利率从0-0.25%飙升至5.25%至5.5%,可即便如此也没法完全抵消加息慢导致的负面影响。
如果在核心PCE超过3%的2021年年中就加息,美国的物价也许不会像后来那样涨得那么夸张。
为了弥补这一政策目标的“漏洞”,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宣布,美联储修订货币政策框架且已生效,未来回归灵活通胀目标制、放弃使用了5年的“补偿性”通胀策略。
调整政策框架后对美国的货币政策会有什么影响呢?在我看来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是有利于于降息的。
前面说过,平均通胀制是看一段时间的通胀率,取平均值,2021年5月以来美国通胀率一直很高,直到今年才开始逐步下降,这意味着哪怕之后核心PCE低于3%甚至2%也不符合降息标准,因为2021年至今的平均值依然很高,要等整个2025年、2026年甚至2027年的物价水平持续维持在低位才能把平均值给拉下来。说得直白点,在平均通知制模式下还要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降息。
改回灵活通胀制后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只要当下的通胀率符合降息标准立马就能降,用不着管之前的通胀率高不高。
这次标准修改后阻挠美联储降息的最大障碍消除了,9月降息基本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未来的悬念是9月会不会直接下调50个基点,非市场预期的25个基点,以及之后的11月、12月和明年的货币政策。
新框架下美国可能正式进入降息通道,这对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将带来深远影响, 新一轮的“大放水”要来了?暂时不能给出确切的答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是特朗普希望看到的局面,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调整政策框架的举动暗含美联储和鲍威尔对总统的妥协呢?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