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人生最后一天:上午处理光绪的后事,下午删改遗诏穿上了寿衣

慈禧太后,这名字一提起来,谁不知道啊?她可是清朝末年最有权势的女人,掌了大清的舵差不多半个世纪。

1908年11月15日,这位老太太走到了人生终点。那一天,她上午忙着处理光绪帝的后事,下午改遗诏、穿寿衣,把最后的事儿都安排妥当了。

慈禧太后,原名叫叶赫那拉氏,1835年11月29日生在北京顺天府劈柴胡同,就是现在的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牌楼辟才胡同。她爹惠征是个安徽宁池太广道的官,妈是镶黄旗满洲富察氏。

慈禧是惠征的二闺女,小时候按满洲贵族的路子教养,挺聪明,会写字懂礼数。1852年,她17岁,参加八旗选秀进了宫,得了个兰贵人的称号,住进了圆明园储秀宫丽景轩,从此开始了宫里的日子。

在咸丰帝的后宫里,慈禧靠着漂亮脸蛋和机灵脑子很快就冒了头。1854年,她升成懿嫔。1856年,生了咸丰帝唯一的儿子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帝,这下她成了懿妃,第二年又升懿贵妃。

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咸丰帝带着慈禧他们跑到了热河行宫。1861年,咸丰帝死了,载淳登基,才6岁。慈禧跟慈安太后还有恭亲王奕訢一块儿搞了个辛酉政变,干掉了顾命八大臣,抢过大权,开始垂帘听政。

慈禧刚掌权那会儿,清朝内忧外患一大堆。她提拔了汉人曾国藩、李鸿章这些人,平了太平天国和捻军,稳住了局面。她还支持洋务运动,弄了点近代工业,历史上管这叫“同治中兴”。

1875年,同治帝死了,慈禧挑了咸丰帝的侄子载湉,就是光绪帝,接班,她继续垂帘。1881年慈安太后没了,1884年她又搞了个“甲申易枢”,把恭亲王撸了,自己独揽大权。

光绪那几年,慈禧的做法争议挺大。1898年,她压下了戊戌变法,把光绪帝关起来,杀了“戊戌六君子”。1900年,义和团闹起来,她支持他们抗洋,结果招来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她带着光绪帝跑到了西安。

回来后,她弄了个清末新政,改了兵制、学制、官制,想救救清朝,可惜晚了。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死了,慈禧选了3岁的溥仪当新皇帝,自己封了个太皇太后。

慈禧管了47年事儿,搞了两次政变,立了两次皇帝,改了三次革。她死后的谥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23个字,清朝后妃里最长。她推动了点近代化,但保守政策和对外妥协也让清朝更烂了,评价特别两极化。

慈禧人生最后一天

1908年11月15日,慈禧这辈子最后一天。前一天,光绪帝在瀛台涵元殿咽了气,整个朝廷都乱了套。早上6点,慈禧从床上爬起来,外面冷风吹得呼呼响,屋里点着炭火,空气里有股淡淡的檀香味。

她穿了件厚锦袍,吃了一碗燕窝粥,坐在雕龙宝座上,叫来军机大臣,声音有点低但还挺有劲儿,商量光绪帝的丧事和新皇帝上位的事儿。

上午,她挪到内殿,面前放着光绪帝留下的东西:一件旧青袍、一块玉玺、几份奏折。她用瘦得皮包骨的手摸了摸玉玺,看了一会儿,然后让人拿来纸笔,口述了几道谕旨。

她把隆裕皇后和摄政王载沣叫来。隆裕穿着白丧服,低着头站在角落,手里攥着帕子,眼泪还没干。载沣穿着朝服,低头站着,额头冒汗。

慈禧慢慢开口,定了以溥仪的名义发谕旨:她自己当太皇太后,隆裕当太后,载沣当摄政王。她敲着桌子,语气硬邦邦的,把权力交接的事儿掰开了说清楚。太监低头写,毛笔在纸上沙沙响,屋里安静得不行。

中午,她去侧殿吃饭,桌上摆着清蒸鲈鱼、素炒竹笋和一碗小米粥。她刚拿起筷子,脸色一变,筷子掉了,碗摔地上碎了一地。她歪倒在榻上,宫女吓得喊起来,赶紧扶住。

太医跑来跪下给她把脉,说她这些天太累,痢疾又犯了。她醒过来时,喘气都费劲,额头全是冷汗。她挥挥手让人出去,只留了贴身太监和内侍。

清醒后,她靠着叠高的枕头,让人拿来宣纸和朱笔。她断断续续口述遗诏,内侍跪在旁边赶紧写。写完初稿,她拿过来看,用朱笔圈了几处,让改。

她特意加了一句“不得不再行训政”,像是给自己垂帘听政找个理由。改完她点点头,让太监念一遍。她闭着眼听,嘴角动了动。

下午,她病得更重,喘气跟拉风箱似的。她又叫来隆裕和载沣,一个个交代后事,语气平淡但没力气。她抬手指了指角落的寿衣——一件金线绣龙的长袍,低声说:“给我穿上。”穿好后,她靠回枕头,眼光散了。

突然,她睁开眼,使出最后一点力气说:“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那是1908年11月15日下午4点多,慈禧在仪鸾殿走了,74岁。

后来咋样了?

慈禧一走,仪鸾殿里安静得吓人。太监宫女忙着收拾她的遗容,把她放上铺满白绸的灵床,旁边点了长明灯,檀香味飘着。

第二天,遗体挪到紫禁城宁寿殿,灵柩周围摆满白菊花,大臣们挨个跪拜,哭声低低的。后来,灵柩又移到煤山脚下的礼堂,等着出殡。慈禧的丧礼花了大手笔,准备了快一年,总共用了120万两银子。

1909年11月9日,慈禧的出殡仪式在紫禁城办了。送葬队伍拉出去十多里,旗子飘着,64人扛着万民伞开道,84人抬着金丝楠木灵柩,装饰得跟吉祥轿似的。

队伍出城门,120人轮流抬棺,路上尘土飞扬,百姓跪在一边低头默哀。送葬走了四天才到河北遵化清东陵,灵柩葬进菩陀峪定东陵。这陵墓花了500多万两银子,造得精致极了,是清朝后陵里顶尖的。

慈禧死了,算是清朝末年的一个大节点。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她侄女隆裕太后发了《大清皇帝退位诏书》,清朝完蛋,中华民国起来了。

1928年,慈禧的陵墓被军阀孙殿英挖了,随葬的宝贝全没了,遗体也被糟蹋,溥仪派人重葬了一遍,留了个历史遗憾。

慈禧这一生矛盾多得很,她既是大清的掌舵人,也是看着它垮掉的人。她的决定影响了中国近代史,她那句“女人不可预闻国政”的遗言,也成了个历史谜团,让人琢磨不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0

标签:历史   光绪   遗诏   寿衣   后事   慈禧   上午   下午   人生   清朝   灵柩   太监   太后   国政   满洲   紫禁城   同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