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5号立夏,为了图吉利,牢记:忌1事、吃2样,做3事,尊重传统,这样入夏之后,才有个好身体。
立夏节气,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在默默的告诉我们,春天结束了,夏天到来了。今年是乙巳蛇年,立夏节气是5月5日,农历四月初八,下午立夏,5月5日的下午13点50几分,立夏节气正式到来。
昨天陪我媳妇回农村娘家,看望老丈人和岳母,好酒好菜自然是少不了,我提前给老丈人带去了粽子、绿豆糕、芝麻糕,让二老也能提前尝尝端午节的美味。
老丈人知道我媳妇喜欢吃小龙虾,买了好几斤,采用最简单的做法,做了一大锅清蒸小龙虾,我媳妇一边吃着小龙虾一边发着牢骚。
这么大个的小龙虾清蒸着吃有点浪费,如果用火锅底料做一大锅油焖小龙虾那吃着才过瘾,我媳妇回到娘家后,那是放飞自我了,好比梁山好汉一般,大口吃虾大口喝着饮料,抽空的时候,还要数落我和老丈人。
岳母给我做了一大锅杂粮饭,由糯米、豌豆、笋丁、春笋等食材,口感鲜美,咸淡适中,对我来说,甚是美味,有点类似武汉的特色小吃,三鲜豆皮的口感,但鲜美的味道,能够让人品尝到春天和夏天的两种滋味。
我吃着杂粮饭,岳母的话匣子逐渐打开了,和我闲聊了大概有10多分钟,然后岳母的话锋一转说到正题了。
5号就是立夏节气了,立夏后雨水可能会增多、也可能会减少,这要看“老天眼的心情”,但今天想知道姑爷的心情如何?
岳母这样一问,我立马感觉这是话里有话,后背发凉,想起去年端午节去后院翻土的经历,我立马意识到,这应该是有什么体力活等着我。
我发呆的几秒钟,岳母说道,姑爷也吃饱喝足了,下午给你爸搭个手,去小河里挑几缸河水回来,给后院种的蔬菜浇浇水。
我脱口而出,用家里的自来水浇灌菜地不省事,何必去小河里挑水啊?
岳母笑着说,自来水要钱,挑回来的水不要钱,你吃饱喝足了正好还可以锻炼一下,消消食。
老丈人有电动三轮车,去小河打水用三轮车拖回来,我也就是搭搭手而已,岳母让我去挑水的说法,是故意吓唬我的。
忙碌了1个多小时,后院的菜地都浇上水了,水缸里也存满了河水,坐在家里的堂屋里,喝着热茶,吹着风扇,聊起了立夏节气,不说不知道,我这才明白,中午吃的杂粮饭原来是岳母刻意给我们做的立夏饭。
因为立夏饭的话题,聊到了有关立夏的一些忌讳,5日立夏,为了图吉利牢记做3事,忌讳1事、吃1饭1蛋,尊重老传统,下文给大家展开来说说。
立夏时节忌生气浮躁,这与“中医养生中的相关说法有联系”,同时也顺应了节气的气候特点,对生活状态和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遵循这一忌讳有助于人们在立夏节气保持健康、和谐的生活。
人的情绪与气血运行密切相关:
生气浮躁,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影响,立夏时节,阳气开始上升且渐盛,人体的气血也处于一种相对活跃的状态。就像一条河流,在季节的推动下水流开始加快,如果此时情绪激动生气浮躁,就如同在河流中掀起狂风巨浪,会打乱气血原本平稳有序的运行。
生气浮躁等不良情绪会对身体健康有间接影响:
立夏时,自然界的阳气上升,人体与之相应,肝脏的功能也处于一种较为敏感的状态。如果此时经常生气浮躁,肝脏的疏泄功能就会失常。这可能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引发一系列身体不适,如胁肋胀痛、食欲不振、失眠等。
立夏之后,天气逐渐炎热,气温升高,空气湿度也开始增大。这种炎热潮湿的气候本身就容易让人感到心烦意乱。
人们的生活节奏往往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如果此时生气浮躁,会使个人的生活状态陷入混乱。例如,可能会因为情绪不好而无法安心工作或学习,影响效率。
在人际交往中,生气浮躁的情绪是一种负面的情绪传递。立夏时节,人们更倾向于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相处。如果一个人总是生气浮躁,会让周围的人感到压抑和不舒服,从而影响人际关系。
为什么在立夏节气要吃立夏蛋?
立夏吃立夏蛋源于古老传说和传统习俗的象征意义,其富含的营养成分符合养生需求,并且在家庭和社交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一习俗体现了立夏节气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鸡蛋在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生命的开始和孕育,是一种充满生机的食物。立夏时节,万物蓬勃生长,吃立夏蛋也是对这种生命力的呼应。从古代开始,人们就通过各种仪式和习俗来庆祝季节的更替,吃立夏蛋就是其中一种方式。它代表着人们对新季节的欢迎,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态度。
立夏蛋本身就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它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立夏时节,随着气温升高,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对蛋白质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吃立夏蛋能够为身体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立夏之后,天气逐渐变热,人体容易出汗,导致体内的营养物质流失。立夏蛋中的营养成分能够补充人体流失的营养,起到一定的滋补作用。
立夏蛋在社交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一些社区或者乡村,人们会互相赠送立夏蛋,这是一种友好的社交行为。通过赠送立夏蛋,人们表达了对彼此的关心和祝福,加强了邻里之间的关系。
家庭成员围坐在一起,共同品尝煮好的立夏蛋,分享着节气的喜悦。这种家庭共享的时刻,不仅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还传承了家庭的文化传统。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立夏的习俗,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文化的魅力。
为什么立夏节气要吃立夏饭?
吃立夏饭是一种古老的传统习俗,代代相传至今。它就像一部活的史书,记录着古人对立夏这个节气的重视。在过去,人们通过特定的饮食习俗来标记季节的转换,立夏饭便是立夏节气的饮食标识。
在农耕社会,立夏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立夏饭中的各种食材,如豆类、笋类等,都是这个时节新鲜收获或者即将收获的作物。这反映了农耕文化中顺应时节、就地取材的特点。
立夏饭的食材搭配通常十分讲究营养均衡。
一般来说,立夏饭会包含多种谷物、豆类和蔬菜。谷物提供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豆类富含植物蛋白、膳食纤维和各种矿物质,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蔬菜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例如,豌豆是立夏饭中常见的食材,它富含优质植物蛋白、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在立夏时节,人体新陈代谢加快,需要更多的营养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立夏饭这种营养均衡的食物组合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在江南一带,立夏有吃乌米饭的习俗。乌米饭是用乌树叶的汁水浸泡糯米后蒸煮而成。乌树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关于乌米饭的由来,有多种传说。一种说法是纪念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目连为了让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吃到饭,想办法用乌树叶染米成黑色,瞒过了看守的小鬼。这一习俗流传下来,成为江南立夏的特色美食。乌米饭口感软糯,散发着独特的清香,是江南立夏时节不可错过的美食。
立夏饭的做法:
主要的食材有糯米、豌豆、笋丁、腊肉腊肠等,同时也可以依据家人的喜欢加入各种蔬菜,其做法也非常简单。
糯米清洗干净之后,浸泡1个小时,然后将腊肉腊肠切成小丁,将所有的食材全部清洗干净之后,先炒腊肉和腊肠。
笋丁和豌豆可以先焯水,这样吃起来会更加的健康一些,冷水下锅,大火煮沸后捞出,清水处冲洗干净,沥干水分。
热锅凉油,放入清洗干净的腊肠腊肉丁,炒香后放入焯过水的笋丁和豌豆,翻炒均匀后,放入浸泡好的糯米,不喜欢吃糯米的也可以调换成家里吃的大米。
然后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电饭锅里,按照平时煮米饭的方法,煮熟即可,这样一锅美味的立夏饭就做好了。
立夏节气做这三件事——称人、迎夏、养心,不仅是对传统习俗的传承,更是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的体现。
称人:传统习俗的趣味延续
传说在三国时期,刘备死后,诸葛亮把刘备的儿子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并拜托其后妈、已回娘家的吴国孙夫人抚养。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的面给阿斗秤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看体重增加多少,再写信向诸葛亮汇报。这一习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它反映了人们对健康成长和生活安定的一种期望。
在古代,医疗条件有限,通过每年立夏称体重,可以大致了解一个人的身体变化情况。如果体重稳定增加,说明身体状况良好,生活富足。而在现代,这一习俗更多地成为一种趣味传统。它提醒人们关注自己的身体,在夏季来临之际,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因为炎热天气和不良习惯导致体重过度波动。
浙江立夏秤人的习俗独具特色。这一习俗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前文提到的三国传说也与浙江地区的这一习俗有关。在立夏这一天,人们会在屋梁或大树上挂起一杆大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称体重。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这一习俗体现了对健康和生活富足的祈愿,也是一种家庭和邻里间欢乐互动的方式。
迎夏:对季节的敬畏与热爱
迎夏是立夏节气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古代,立夏这一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祭祀炎帝、祝融的仪式。因为炎帝、祝融被视为夏季之神,祭祀他们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农作物丰收。这种古老的仪式虽然在现代社会已经简化,但其中蕴含的对季节的敬畏之心依然值得我们传承。
在现代,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来“迎夏”。比如,在立夏这一天,早起去公园或者郊外散步,感受大自然在立夏时节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树木更加葱郁,花朵更加艳丽,鸟儿的歌声也更加欢快。这是大自然在夏季到来时展现出的蓬勃生机。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融入自然,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炎热的夏天。
养心:养生的关键所在
立夏之后,天气渐热,人的心神易受到扰动,出现心烦意乱、失眠等症状。心在五行中属火,夏季也属火,所以在立夏时节要特别注意养心。养心的方式有很多种。
饮食方面,可多吃一些红色的食物,如樱桃、红豆等。红色食物在五行中属火,对应心脏。樱桃富含维生素C、矿物质和花青素等营养成分。红豆则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等作用,同时也能滋补心血。其次是调节情绪,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大悲大喜。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练习书法等方式来舒缓情绪,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
我们尽量做到恰如合适、通过原创图文,在文字与图片之间为您分享一道道菜肴,它们美味、漂亮、营养,您要什么样的美食,在这里希望我们能够给您!
更新时间:2025-05-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