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养生局”,三伏天的中医养生秘籍请收好!

#长沙头条##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即将到来的三伏天(2025年7月15日-8月23日)是调理脑病的“黄金40天”。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脑病科)谢乐主任介绍,在中医学理论中,此时期被视为阳气最为旺盛、皮肤纹理开放之际。通过运用“穴位贴敷”与“特色灸法”这一组合,能够有效地散寒湿之邪、畅通经络,从而预防冬季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现代研究验证了在三伏天期间,药物的经皮吸收效率显著提高,从而使得治疗效果得以显著增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现象与《黄帝内经》中所阐述的“冬病夏治”理论相契合。

基础方法:穴位贴敷

精选温阳药材(如白芥子、细辛、川芎等),贴敷于特定穴位,通过穴位的靶向作用,激发气血,调节脑部血液循环。

注意事项:每伏贴敷,保留4-6小时,建议上午贴敷为宜;皮肤破损、过敏体质者慎用。

脑病的“穴位贴敷+特色灸法”方案

1.脑梗后遗症——穴位贴敷+火龙罐综合灸

火龙罐综合灸疗法融合推拿、刮痧以及艾灸三种传统中医疗法,旨在疏通人体经络,调和阴阳平衡。

典型案例:56岁莫阿姨,脑梗后左侧肢体麻木,冬季明显加重。贴敷选穴大椎、足三里、曲池、委中等;火龙罐综合灸治疗患侧肢体,每日一次,手足交替。莫阿姨10余次治疗后手指知觉恢复,麻木减轻,冬季未明显加重。

2.强直性脊髓炎——穴位贴敷+督脉灸

督脉灸疗法,即在督脉上施以隔姜及隔药灸,旨在激发人体阳气,提升机体免疫力。

典型案例:35岁张先生,患有强直性脊髓炎后双下肢无力。贴敷选穴大椎、命门、夹脊等,以疏通督脉;督脉灸则自大椎至腰俞,铺姜和特制药粉,施以艾灸,每周两次。张先生经过连续治疗及中药内服后,肌力有所恢复,工作得以继续,生活质量提高。

3.失眠/焦虑——穴位贴敷+调气安神脐灸

调气安神脐灸通过脏腑推拿,艾灸肚脐(神阙穴),促进中药粉剂吸收,达到调和气血,宁心安神的作用。

典型案例:53岁的李阿姨,失眠伴焦虑症状,畏寒。贴敷选穴涌泉、神门、内关等;调气安神脐灸每日一次,2周后睡眠延长至6小时,逐渐减停安眠药,精神状态焕然一新。

4.偏头痛——穴位贴敷+热敏灸

热敏灸疗法采用特制艾条,在热敏穴位悬灸,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气至病所,开通经络。

典型案例:30岁刘女士,经期偏头痛,以冬季多发。贴敷选穴大椎、太阳、百会、风池等;热敏灸重点探查头部热敏穴位,每日一次,配合饮食起居调理,后续经期偏头痛发作频率减少,程度减轻,冬季手脚冰凉极大改善。

调理黄金法则

1.时间窗口:每伏第1-3天治疗效果最佳。

2.疗程坚持:至少连续3年,疗效逐年累积。

3.日常强化:四个方面预防脑病

饮食方面,坚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的传统膳食结构,注意“减盐减油”;

运动方面,“动则生阳”,推荐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养生功法;

起居方面,“子时入睡”(23点前),摆脱“手机依赖”;

情志方面,以“恬淡虚无”的心态缓解日常生活中的压力。

专家提醒

神经内科(脑病科)谢乐主任提醒:穴位贴敷疗法作为“冬病夏治”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与特定的灸法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该疗法适用于多种病症,然而对于高热患者、皮肤有溃烂症状者、妊娠期妇女以及患有严重心力衰竭的个体,应予以禁忌。为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施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脑病科) 文榕 石红梅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2

标签:养生   伏天   秘籍   夏日   中医   穴位   热敏   督脉   湖南省   艾灸   疗法   冬季   偏头痛   经络   脊髓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