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界的“黑马”,刚被央视夸完就带核心技术“出走”海外。
Manus自2025年3月6日横空出世,便在全球炸开了“水花”,甚至超越ChatGPT、Claude!
这款号称全球首款通用AI Agent,为何才仅仅爆火四个月,就跌落神坛、裁员、迁址,甚至被质疑跑路?
是攀附“高枝”还是身不由己?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2025年3月,AI界又传来重大好消息。
由Monica公司推出的全球首款通用AI Agent——Manus与大家见面了。
Manus的出世,便迅速引起了全球的骚动。
Manus与以往的智能AI软件不同,它实现了能够自主执行复杂任务并且直接交付成果的AI Agent。
而在此之前还非常“受宠”的ChatGPT以及Claude,在Manus面前就是个“弟弟”。
例如,ChatGPT擅长对话、回答问题,然后生成脚本,但往往是只给到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却无法给出最终用户想要的结果。
而Manus则可以实现包括上述这些功能后,还能够自主生成可视化报告。
说白了就是,前者还需要人工一步一步输出自己的指令,让做什么才会做什么,比较“死板”。
而Manus真正做到了智能,用户能想到以及没有想到的,它会全方位想到并给出最终的结果,完全是会“真正地干活”机器人。
所以,Manus的出现,将我国AI迈向了更高的新台阶。
真正实现了从“建议提供者”到“任务执行者”的跨越。
央视也在Manus的专题报道中,亲自为大家展示了它的强大之处。
在主持下达的高强度、复杂的任务后,Manus能够自主完成3D动画,以及帮助用户完成详细的旅游攻略等指令。
看到它的结果,不禁让人为之震惊,现在AI智能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吗?
而且还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震撼全球,市场反应空前绝后。
上一次受到央视力捧的还是Deepseek,没想到Manus却更胜一筹。
当时的Manus还在内测阶段,需要邀请码才能使用,但是邀请码被炒至10万元。
可见,Manus的火爆程度。
可谁能想到,被吹爆的Manus却如昙花一现,仅仅火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在国内“销声匿迹”了。
不是它被用户抛弃了,而是它把中国“抛弃”了。
2025年7月,Monica公司宣布大规模裁员。
这一消息刚发出,就引发了不少猜测,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Manus要凉凉了?
而且这次的裁员人数众多,原本公司有120人,裁掉了三分之二,留下来的核心技术人员则随公司迁往新加坡。
要去新加坡?
咱们引以为傲的“国货之光”为何要去国外?
而且有人发现公司已经清空了微博的所有信息、注销小红书账号,同时也删除了与阿里合作的公告。
网上纷纷有人质疑,这是Manus要跑路了吗?
与此同时,Manus到了新加坡后,竟然百万年薪诚聘新加坡的核心技术人员。
而更让国人寒心的还在后面,Manus已经停止中国IP的访问权限,中文的服务已经全面停摆。
所以说,这是中国被Manus”抛弃了?
这一操作,属实让人看得有些懵。
要知道Manus的成功并非偶然的,中国自2017年就开始推动AI智能的发展。
为了能够促进AI的迅速崛起,国家拿出2000亿AI专项再贷款。
而武汉光谷则提供孵化器,要知道那些“大家伙”动一动就要“烧”掉多少钱。
Manus的创始人之一肖弘,在创业初期就是在武汉光谷,并且还指定了多项利好政策。
例如税收优惠、人才补贴等等。
然后肖弘所毕业的华中科技大学为有梦想、有能力、有想法的学生提供创业基金、实验室资源。
也正是在这一步接着一步地扶持中,国家将这些优秀人才托举出来。
要人培养人,要机器出机器,甚至还出钱出力。
为创业者扫清一切“障碍”,勇敢大胆放手干。
换言之,Manus的成功,是有中国的大力扶持,并作为坚强的后盾。
好了,培养出来了这么优秀的Manus,仅仅只在国内“待”了四个月,就转身毫不留情地去了新加坡。
怎能让人不寒心呢?
随后网上的各种质疑和猜忌铺天盖地,面对着这些“声讨”创始人之一的季逸超说出了真相。
Manus“出走”并非偶然的。
说到Manus的“出走”,就要说到中美两国的严峻形势,美国对华AI芯片禁售再次升级。
而在这种“限制和围困”下,Manus很难再获取到高端算力,也就是说,Manus就很难再上升、进步。
然而,新加坡作为国际算力的枢纽,就可以规避掉这些限制,Manus
如果迁至新加坡,则以后还会有更强的功能。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在4月份的时候,Manus正值爆火时期,受到全球瞩目,而美国则率先“拿下”,对Manus进行了7500万的融资,并且估值达到了5亿元。
这时候,就已经预示着,Manus自己已经不是“自己”了。
美方则以此为要挟,如果你不迁出中国,那就会断资。
对于Monica公司来说,一旦断资,无疑是“灭顶之灾”,他们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有强大的资金支持。
Benchmark要求Manus迁至新加坡,并且接受他们的监管,也就是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才放心。
然而,怕断资的Manus不得已才做出了如此的决定。
然而,Manus的口碑在国内其实并不好。
大家首先比较反感的就是,Manus的广告太多了,进入系统中需要很长的时间,要看很多的广告,令用户体验感下降。
而且还有用户反映,必须要订阅才能使用,但订阅费用较高,Manus在中国市场遇冷,热度持续下降,但他们的算力成本却摆在那。
成本已经失控。
但Manus的迁址也不得不让中国对此引起重视,中国需加速国产替代,不再受美国的裹挟和依赖。
另外还需要优化融资环境以及培养自主技术生态这次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参考链接:
从百万爆款到闪电外迁:Manus回应大规模裁员风波 总部已于上月迁至新加坡 新浪财经
回应撤离中国市场原因 鲁中晨报
更新时间:2025-07-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