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睡觉错了?医生苦劝:过了60岁,睡觉要尽量做到这4点

夜色加深,王大爷倚在沙发上,刚看完新闻联播,电视的余光还在客厅里晃着。他摆弄着手机,看看孩子们发来的微信。

时钟已经指向晚上十点整。这是他孙子常说的“最佳入睡时间”,可他翻来覆去,却总觉得做不到那么早。

上了年纪的他,夜间总会醒来几次,难免怀疑:是不是自己没在十点前睡觉,才导致睡眠越来越差?前几天在广场遇见邻居李阿姨,说自己十二点才睡,习惯延后,精神头反而不错。

难道关于睡觉时间,真有一把“万能钥匙”?医生却说,事情远比想象得复杂。60岁以后,该怎么睡才对?每一条都关乎身体健康,尤其是最后一点,王大爷从没听说过……

晚上十点真的适合所有人?医生给出科学真相

许多人都被“十点准时睡觉最健康”这句话刷过屏,甚至觉得睡得早就是长寿的秘诀。但北京协和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的最新调研显示,60岁以上老人的生物钟存在明显个体差异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褪黑激素分泌节律发生变化,入睡点逐渐接近晚间8-11点,“十点定律”并不绝对适用于每个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大样本调查也表明,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平均入睡时间为22:36,实际只有不到三成老人能做到十点准时上床。一味强迫自己在十点睡觉,有时反而因焦虑、失眠,造成睡眠紊乱

哈佛医学院发布的研究指出,优质睡眠的关键,并非仅在于具体时间点,而更重要是保持持续稳定的作息习惯,以及每晚的总睡眠充足。此外,长期早睡强迫症,易使出现早醒、浅眠等问题,反倒影响睡眠质量

睡姿不对、胡乱凑时间,或让健康“减分”,睡眠方式远比时间点重要

很多老人觉得,只要早早上床、争取总时长就行。其实,超过30%的老年人,睡眠总时长并不等于睡得好

医学数据表明,60岁以上群体中,每晚睡眠超过9小时的老人,反而罹患心血管代谢疾病的概率较基准组上升了12.6%。而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认知退化、情绪低落的风险也高出77%

优质睡眠的“4大黄金标准”逐步被国内外专家公认:

作息规律,固定时间起床睡觉,比死记一个“睡觉点”更关键。研究发现,坚持规律作息3个月,老年人入睡时间提前、夜间觉醒次数减少24.2%

避免临睡前2小时进食及剧烈活动。其中,晚饭离睡觉超过3小时,能显著降低夜间胃食管反流与失眠发生率。

睡前30分钟避免使用手机、看电视等电子产品,可提升褪黑激素水平接近15%,有助于顺利入睡。卧室环境安静、遮光,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对老年人体温调节、夜间深睡至关重要。

医生强调:过了60岁,睡觉做好这“4件事”,比几点睡强得多

保持规律的作息比掐点上床有效。帮助大脑识别“该休息”的信号,每天定时起床、定时入睡,哪怕时间略有浮动,也优于反复调整。

晚饭不要太晚太油腻,也不可过饱。饭后静坐一小时以上再考虑就寝,更有利于减少胃部负担,提高睡眠深度。

睡前30分钟试试温水泡脚、深呼吸或听轻音乐,替代过度依赖电子屏幕。研究证实,这样做可以帮助心率平缓,体内应激激素下降17%-23%,助力顺利入眠。

保障睡眠环境的舒适度。包括关掉屋内刺眼灯光、保持卧室温度在21-25°C、湿度在45%-60%。特别是夜间如厕频繁者,要确保通道安全、无需眯眼摸黑,预防跌倒风险。

实际生活中,有老人表示“每天都想十点准时睡,但总做不到”,其实不必因此焦虑。与其照搬时间表,不如遵循并坚持适合自己的健康睡眠模式。定期监测睡眠质量,有困扰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切莫自行服药、迷信偏方。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北京协和医院睡眠医学中心《老年人健康睡眠管理手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慢性病前期人群健康现状与干预实践》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3

标签:养生   晚上   医生   睡眠   时间   老年人   夜间   健康   中国   老人   小时   准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