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综艺现"整容脸"?"铁榔头"大方回应:拼搏四十年 爱美有何不可

球场上的风云人物郎平,原来爱美的心思一点都不比小女生少。

“铁榔头”的称号是对她实力的认可,而她却很长一段时间讨厌这个称号,怕不好找对象!

风光了大半辈子的郎导如今终于可以“放纵”自己,悠闲的打扮自己。

从“铁榔头”到“整容狂魔”,64岁的郎平成了这样,差点没认出来!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敢拼敢美

今年春节,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了与郎平的偶遇照片。

照片里的她穿着喜庆的大红外套,对着镜头比出俏皮的剪刀手,笑容舒展自然,眼角的细纹里透着岁月沉淀后的从容。

然而她在综艺节目中的形象却引发了热议。

镜头前的她面部饱满光亮,双眼皮线条格外清晰。

评论区里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有人惊呼这还是当年那个"铁榔头”吗,有人直言她医美做得太明显了。

面对这些声音,郎平的反应出人意料地坦然。

节目中,她大方展示新做的美甲,还提到以前当教练时,指甲上有点颜色都怕队员觉得不够严肃。

当嘉宾问是否担心别人说她变了,她笑着反问:自己为国家拼搏了四十年,现在老了想打扮打扮,有什么不对吗?

时间回到1978年,袁伟民教练在一场比赛中发现了郎平这个特别的姑娘。

她的眼神里有种不服输的劲头,那正是国家队最需要的品质。

接到入选通知的那天,郎平死死抓着行李袋的提手,掌心满是汗水。

站在国家队训练馆门口,她还不知道,这里将见证一个叫"铁榔头”的传奇诞生。

1981年世界杯决赛,郎平单场起跳扣球110次,膝盖在地板上磕出了青紫。

终场哨响起时,她与队友相拥而泣,那一刻的喜悦胜过任何奖牌。

庆功宴上,听着大家叫她"铁榔头”,她悄悄对队友说,这名字太凶了,将来找对象可怎么办。原来赛场上威风八面的“榔头”,内心也住着一个担心没人喜欢的普通姑娘。

赛场外的牵挂

八十年代的体育报刊上,郎平与男排主力白帆的合影频频见报。

训练间隙的眼神交流,赛后递水时的默契配合,都成了记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媒体给他们贴上“金童玉女”的标签,一贴就是三年。

结婚那天,郎平身上的红裙子还是借来的。

白帆握着她的手,希望她以后少练一些,多在家里待着。

她微笑点着头,答应得很认真,只是新房角落里那个行李箱,早已塞满了下个赛季的训练计划。

婚后不久,中国女排陷入低谷。

一封写着“祖国需要你”的电报追到了美国。

郎平看着白帆,语气坚定地表示必须回去。

那是两人第一次发生争执,白帆声音发颤,问她刚安定下来就要分开吗,郎平说排球就是她的生命。

这句话说得斩钉截铁,就像她在赛场上扣出的每一个球。

最终,她还是踏上了回国的航班。

训练馆的灯光再次成为她最亲密的伙伴,每天陪她到深夜。

而越洋电话那头,白帆的声音越来越疏远,沉默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即便女儿白浪的降生,也没能弥合这道越来越深的裂痕。

一次视频通话中,4岁的白浪举着汉堡,天真地说如果妈妈去麦当劳上班就好了,这样既能天天见面,还能吃汉堡。

挂断电话后,郎平躲进卫生间泪如雨下,赛场上能扛住千斤重扣的肩膀,却承受不住女儿一句稚嫩的期盼。

后来为了离女儿更近,她接受了美国女排的执教邀请,却也因此成为众矢之的。

网络上恶评如潮,有人说她胳膊肘往外拐。

发布会上,她握紧话筒回应,自己是职业教练,但永远是中国人。

然而争议并未就此平息,与此同时,她和白帆的婚姻也走到了终点。

不过好在命运总会在转角处留下惊喜。

2016年,有网友拍到郎平与一位戴眼镜的儒雅男士逛菜市场,那是考古学家王育成。

他记得她爱吃糖醋排骨,会在她膝盖疼痛时默默递上热敷袋。

后来再次步入婚姻殿堂的郎平,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执教力挽狂澜

重新步入婚姻的郎平,再次当起了中国女排迷茫路上的引路人。

1994年,中国女排训练馆里气氛凝重,世锦赛第八名的成绩像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

队员们有的哭泣,有的摔球,有的说不想再练了。

郎平走进来,掏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亚锦赛夺冠,明年奥运进决赛。

姑娘们愣住了,外界更是嘲笑她在吹牛。

没人知道她夜里抱着战术板研究到天亮,每个队员的生理期、旧伤情况,她都记在小本子上。

决赛那天,她在场边喊到嗓子嘶哑。

当最后一球落地,队员们冲过来抱着她痛哭,她却笑着说,看吧,她说过能赢的。

2013年,女排再次跌入谷底。

此时的郎平刚刚做完膝关节置换手术,走路都得扶着墙慢慢挪动。

可排协领导的电话却一个接一个,语气里满是恳求:“郎导,现在只有您能救女排了。”

她拄着拐杖重新走进训练场。

看到年轻的姑娘们因为练不好球而偷偷抹眼泪,郎平二话不说,挽起裤腿露出那道触目惊心的手术疤痕。

"看到了吗?我的膝盖已经换了三次零件,可我不还是站在这里?你们这点困难算什么?"

一句话、一个动作,重新激励起了女排姑娘们的斗志。

但比赛场上总是瞬息万变,2016年里约奥运会小组赛,中国女排打得跌跌撞撞,差点连小组都出不了线。

更衣室里,郎平讲起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往事:当年她们也曾1比3落后美国,哭完了还是要继续拼。

进入淘汰赛后,郎平的战术板变成了她的武器,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战术安排,每一个箭头、每一个符号都经过反复推敲。

她的每一次暂停都恰到好处,每一次换人都像精确制导的导弹,直击对手要害。

这种精准度,不亚于她当年在场上的扣杀。

决胜分落地时,她捂着嘴,眼里闪烁着泪光。

那既是"铁榔头”的胜利光芒,也是郎平内心深处的温柔。

如今郎平已经退役多年,但她曾经的执教生涯,始终是中国女排传奇故事里不可分割的章节。

正如她所说,赢球时她是郎平,输球时她是郎平,现在想美美地过日子,她还是郎平。

能在赛场上拼到极致,也能在生活里活得自在,这或许才是真正的强大。

结语

所谓传奇,从不是活成完美的标本,而是带着一身烟火气,把每个角色都活透——做运动员时拼到极致,做教练时扛住千斤,做自己时坦然自在。她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女排精神”,不只是赢球时的欢呼,更是输球后擦干眼泪继续拼的韧性;不只是赛场上的勇猛,更是生活里敢爱敢恨、敢柔软也敢漂亮的真实。

参考文献:

1.大众日报:《《超新星运动会5》郎平担任总教练,赞扬运动员拼搏精神》2024-08-16

2.中国新闻网:《郎平卸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为女排奉献半生的她终于休息了》2021-09-01

3.环球在线:《郎平:首次参加奥运都不敢笑 为养家糊口才出国》2008-07-08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9

标签:体育   有何不可   榔头   爱美   大方   综艺   女排   赛场   中国女排   美国   教练   声音   膝盖   白浪   战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