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5年,180万的房产大概值多少钱?孙宏斌与王健林早就给出答案

房地产的下降趋势怎是一个“惨”字就能概括的,持续不断的下调让不少手握多余房产的人心理没底。

看着持续下调的房价,如果再过5年,还不知道要掉到什么地步,那真到了2030年,一套180万的房子还能值多少钱,大佬们其实早就给出了答案。

房地产的下跌真的无法制止了吗?大佬们是怎么说的?

房地产真的不行了?

一个流传了20年的稳赚不亏的理念在一夜之间就崩塌了,曾经多少人坚信“闭着眼睛买房,稳赚不赔”,但是在今天,市场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我们那个买房即升值的时代,真的要到站了。

普遍的下跌、低迷的成交量,还有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的不信任笼罩着整个楼市,很多人都在问,一套价值180万的房子,再过5年,究竟还值多少钱?这问题不是加加减减那么简单的,当房子不再是金融资产时,它的价值究竟还剩下什么?

我们得承认,房地产曾经辉煌过,从1980年允许房屋买卖算起,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后的黄金20年里,房价的曲线与中国经济腾飞完美重合,那是一段造富的神话,1987年前后,那时全国房地产的盘子不过百亿级别。

到了2021年,这个数字已经飙升到了惊人的十万亿级,说着好像没什么感觉,但实际经历过那段时期的炒房的人一点也不陌生,2000年的时候,北京三环的房子一平米大概也就3500块钱,放眼全国的平均房价还不到2000块。

二十年后呢?北京同样的地段,房价已经冲破了10万大关,在许多大城市,房价翻了10倍20倍是常态,核心区的房子甚至能达到30倍的涨幅,无数家庭靠着一套房子就实现了几代人都不敢想的财富积累,房产成了划分阶层的最好证明。

但神话总有落幕的时候,当炒房者疯狂的把房价推向极致时,就没有普通人能消费的起了,房子本就是一个住的地方,而且它一旦价格高到谁都买不起,那价值也就失去了意义,以上海为例,房价收入比一度超过40,这意味着普通家庭不吃不喝也要40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

供需关系也发生了彻底的逆转,我们突然发现房子好像已经比人多了,全国超过1亿套的空置房,城镇家庭户均拥有1.5套房产,这些数据都在说明供给已经饱和了,而需求呢?2024年全国净增人口已经是负数了。

新生儿数量的减少、结婚率的持续走低,再加上年轻人置业观念的转变,都让购房大军的后备力量越来越弱,年轻人要么倾向于租房生活,要么可能直接从父辈那里继承房产,新增需求正在快速萎缩。

于是从2021年开始,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出现了同步下跌,到了2022年,下跌的趋势更是踩下了油门,就连曾经最坚挺的一线城市也开始松动限购,开发商们使出浑身解数降价促销,可成交量依旧惨淡,房地产泡沫正在加速出清,连法拍房都变得难卖。

大佬们早就看到了结局

你可能会觉得市场变化太快,其实有些站在行业顶端的人,早就嗅到了风向的转变,融创的孙宏斌和万达的王健林,其实早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早在2017年前后,市场还一片火热的时候,这两位大佬就已经悄悄开始了“去地产化”了。

王健林的观点非常直接,房地产蓬勃发展20年大概率就饱和了,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房地产能够繁荣超过50年,中国的房地产已经高速发展了30年,未来的增速放缓是必然规律,尤其是在那些人口流出的小城镇。

孙宏斌也曾在2017年说,房价销售量会出现明显下跌,大概在20%到30%,而且他很早就点明了房子的本质,房子的根本功能就是用来住的,投机炒作被遏制住以后,房价自然会回归到一个正常的水平。

大佬们的共识最终都指向了一个方向——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一定会降,所以我们也能看到现在房地产的竞争核心不再是“数量”,而是“品质”,过去那些被热炒的概念正在快速失去吸引力,别管你是公寓还是学区房价格都在走低。

你的房子未来值多少钱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房产的未来价值?我们必须接受残酷的现实,普遍上涨的时代彻底结束了,未来的市场将出现严重的分化,我们来做一个假设,一套在2020年价值180万的房子,到了今年它的价值可能已经缩水到了120万。

而这还不是终点,如果这套房子所在的城市缺乏发展潜力,人口持续流出,那么到2030年,它的价值可能只剩下90万,甚至更低,但反过来说,如果这套房产地段优越、品质过硬、周边配套完善,那么即便在市场下行周期里,它也不会下降的太厉害。

到2030年,它或许依然能守住130万甚至更高的价值,未来的房价走势将不再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地段、品质、配套”这些过去常被提及的词将真正成为决定房产价值的支柱。

经历了疫情之后,许多家庭的收入变得不再稳定,人们的储蓄意愿明显增强,面对动辄百万的房产大家不再冲动,消费决策变得前所未有的谨慎和理性,那种“买涨不买跌”的投机心理正在被“这个房子我是否真的需要、是否真的住得舒服”的消费思维所取代。

回看这20多年的楼市变迁,我们不难发现,房子正从一个能撬动巨额财富的“金饭碗”,慢慢变回它本来的样子,也就是一个居住的场所、一种生活的选择,炒房的人依旧痛苦,但是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年轻人不再将买房视为人生的唯一目标,人们开始更加关注生活本身的品质,而非那些财产价值,人们也不会被一个被叫做“家”的房子所束缚,房子的价值,将不再由K线图和市场预期来定义,而是由住在里面的人用自己的生活来定义。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6

标签:财经   答案   房产   孙宏斌   王健林   房子   价值   房价   房地产   未来   市场   品质   地段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