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的岁月里,我们常常锐气逼人,得理不让人。随着岁月的沉淀,我们逐渐领悟到,无论是言语、行动还是待人接物,都应有分寸。成熟之人,言谈中留有德行,行事中留有细心,待人时留有余地。处世之道,尽在这些细微之处。
曾国藩曾言:“言不妄发,是入德之基。”口德不仅关乎一个人的情商,更影响着人生的吉凶。人一生中,最容易犯的错就是言语失德。许多人可能不会天天做缺德之事,但难听、伤人之言却能轻易出口。长此以往,福报便从口中流失。一个人的福气,从其口德中可见一斑。若不能控制言语,往往是因为心中有妄念,任由妄念驱使言语。
只图一时之快而不顾他人感受,最终会因失言而自食其果。每一句恶言,都可能变成回头的箭,伤及自身。特别是在亲友之间,言语的伤害可能是双倍的。无论是有意伤人还是无意之失,都不被天道所容。因此,我们应少说或不说伤人之言,多说温暖人心、有益之言。让自己的态度更温和,脾气更顺畅,为人更低调,言语更悦耳。不评断他人的长短,不嘲笑他人的过失,不揭露他人的隐私。口中留德,不尖酸刻薄,方能留住福报。
有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事情的复杂与否,关键在于我们的态度。1949年,19岁的袁隆平高中毕业,家人建议他选择一个离家近的专业。他却选择了西南农学院,决心成为一名“农民”。家人不理解,辛苦培养的大学生,难道就是为了回家种地?袁隆平却说:“吃饭是头等大事。”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后来,有记者问袁隆平院士科研成功的秘诀,他回答: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无论大小,都用心去做。袁老一生,只用心做好一件事:让更多人吃饱饭。无论做任何事,认真与否,结果大相径庭。每一次的敷衍、马虎,看似是对事情的不负责任,实则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成功没有捷径,唯有潜心专注,方能取得非凡成就。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生活自会给予回报。
《菜根谭》云:“路经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处,减三分让人尝。”人生一世,起落沉浮是常态。没有人是孤岛,想要在世上立足,就要广结善缘。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崇尚老庄无为思想,以打铁为生,自食其力。他的朋友山涛不理解他的志向,向执政者推荐嵇康做官。
嵇康愤怒之下,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山涛断绝关系。这种不识抬举的行为,激怒了朝廷,导致嵇康被赐死。嵇康的母亲和妻子已逝,幼子无人抚养。幸运的是,山涛重情重义,抚养了嵇康的儿子成人。
做人不可太绝,冤家宜解不宜结。得饶人处且饶人,方能避免惹祸上身。兔子急了还咬人,把人逼到绝路,只会两败俱伤。很多时候,饶人只需一条路,伤人只需一堵墙。朋友多了路好走,树敌太多,路只会越走越窄。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给别人让路,就是给自己留后路。
同意的点个在看,请您转发分享给身边更多的朋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