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坊的这家浙江首家星巴克非遗店,曾经是杭州的繁华原点

杭州吃货

杭州,清河坊四拐角。

上周五,星巴克臻选杭州河坊街非遗概念店正式开业。

这是星巴克中国浙江首家、全国第五家非遗概念店。记者来到位于中山中路70号的这家门店,感受到了和杭州气温一样的热度。

记者 吴煌 摄

以咖啡为引,罗衣为经,创新融合咖啡文化与杭罗织造艺术,崭新开业的新店不仅成了年轻人热衷的打卡地,也为怀旧的老杭州人提供了一处休憩空间。

事实上,这两天社交平台上刷屏的这家星巴克非遗店原址,是真正的百年老店“张允升线帽百货庄”的发源地。

张允升帽庄与万隆火腿庄、孔凤春香粉店、宓大昌烟店一起,撑起了杭州清河坊著名的四拐角。这里亦是杭州的繁华原点。

“张允升线帽百货庄”与“靝香斋茶食店”(摄于1948年)仲向平收藏

离四拐角不远处的河坊街上,潘永泰棉花店的第三代传人、潘家姆妈胡兰兰敏锐地察觉到了今天四拐角很热闹。

这样的场景,曾经是河坊街的常态。

1983年,胡兰兰和丈夫潘文彪买下河坊街113号的房子,前店后坊加起来将近70平方米。她称得上是河坊街上最有发言权的原住民了。“张允升原来是卖帽儿的。”提起张允升,胡兰兰也是满满的幸福感,“开麦当劳那是很后面的事了。”

潘永泰棉花店的第三代传人胡兰兰给记者讲述当年河坊街的情景。记者 章卉 摄

“我小时候,爸爸的面馆(状元馆)对面,万隆旁边是一家文具店。张允升在旁边,对面是羊汤饭店。记得还有一个岗亭的。”杭州百年面馆状元馆的老板于稷奇接起潮新闻的电话,展开了回忆。80后的他,四五岁就跟着爸爸在状元馆吃面、看风景,这一带他很熟悉。但是说到细节,他卡住了,还是得问老爸。

于东,原状元馆经理、第三代传承人,是张允升辉煌时期的见证人。

于东清晰地告诉潮新闻,当时的张允升百货店只有一楼做店面,楼上是住人的,“当时百货店少,解百是新式的商场,它(张允升)是老式百货店里有名的。"

在当时的杭州百货界,张允升的百货种类在清河坊一带算是最全的,有4、5个开间,人气和名声就如同现在的银泰。2019年,杭州有媒体曾经采访了一位陶姓市民,其在上世纪60年代读高中时在张允升买了一双回力球鞋,很洋气。

对,就是回力牌球鞋。于东也是在张允升买的,“回力牌球鞋,9元一双,质量比现在的耐克、阿迪达斯要好多多少。身边的同龄人看着我脚上的回力鞋,羡慕得不得了。我穿着,像帅哥一样到处走。”

上世纪八十年代,这家老牌百货店给杭州人留下的回忆都是甜的。“我是50后,小时候买的力士皂,3元一块,其他地方都买不到的,只有在张允升买。张允升的货非常全,汗衫、球鞋、皮鞋,香料香水、肥皂,各式各样的,都有。毗邻的是天香斋,是买零食的地方。”于东打开了话闸,意犹未尽。

记者 吴煌 摄

“张允升,原来是一家丝线店。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幢老建筑是1925年年底谋划筹建,到今年刚刚100周年。绍兴籍商人孙仲舒等人买下来后因老字号的流量(声誉卓著),没有用孙家的字号,仍沿用‘张允升’店名。张允升后面因为加入了鞋帽,改名为张允升线帽货庄。转型为百货号后,它经营各种百货商品,代理众多上海和天津的名牌产品。抗战胜利后它的经营更广……”杭州历史学会副会长仲向平,深耕杭州老建筑领域的专家,最常流连的就是清河坊的四拐角,说起张允升,如行云流水般流畅。

记者 吴煌 摄

“这幢老建筑,很多人说是四层,其实上面是个平台,做了一个女儿墙。在中山中路上看,是四层小楼,实际的建筑是三层,是当时最好的房子。”仲向平指给潮新闻看,张允升和旁边的邻居是一栋房子,一户人家,其实中间有一条缝,张允升和天香斋是两栋建筑。“两家名店,强强联合,放在一个拐角处。有个成语叫做拐弯抹角,你有没有发现,四拐角的门面都不是方的,而是圆的,这是让人们走过路过不要擦到手臂,磕碰到。”仲向平说,四拐角称之为杭州的繁华原点。

郑笑雯,星巴克清河坊非遗店店长,95后的杭州姑娘,人如其名,爱笑,甜甜的。

午后一时许,新店的客流量一直在高点运行。郑笑雯微笑着避开众人,来到门前,找个安静的地方,冷静地和公司汇报上午的情况,需要补足的物料,开业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我是星巴克河坊街店的经理,已经在河坊街工作4年了。一直很期待新店的正式开业。我是杭州人,对清河坊四拐角记忆很深刻,我小时候,这里是麦当劳,第二课堂经常来这里,必到这里买甜筒。”郑笑雯告诉潮新闻,历史文保单位的建筑涉及方方面面,省内首家非遗概念店的筹备历经三年。新店近在咫尺,但这个秘密直到开业前,她都不能和闺蜜们分享。

她说,开业首日的运营情况符合期待,未来会和小伙伴共同守护这幢老建筑。

记者 吴煌 摄

2006年,洋快餐麦当劳开进张允升老房子,文保建筑商业化开发曾引发一场争论。

杭州的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一直在进行中。张允升百货旧址的动向引人关注,有关专家表示,“它是与时俱进的,随时变换姿态。张允升的建筑故事和经营故事对当下的经营者是有借鉴意义的。我们要突破原来的固定思维,只要房尽其用,繁华原点的老建筑可能焕发新生。”

来源:潮新闻 章卉 吴煌

编辑:大P

你可能感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美食   清河   杭州   浙江   原点   繁华   拐角   建筑   新店   百货   记者   球鞋   万隆   状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