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立冬,这10道美食是当天各地的饮食习俗,你家乡有什么习俗呢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诗人笔下的立冬,是万物收藏的开始。每当11月7日或8日,立冬节气如期而至,作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它不仅是自然轮回的节点,更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

古人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迎冬仪式,今天的我们,用各式各样的美食来抵御严寒。不同地区的立冬食俗,接下来,菜卫卫给大家分享立冬当天,10道各地的饮食习俗,看看你家乡有没有!

北方饺子

立冬吃饺子,在北方几乎成了铁律。老北京人说:“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看似玩笑的俗语,其实蕴含着深远的文化意义。

在天津,立冬必吃倭瓜馅饺子。倭瓜又称南瓜,但做饺子馅的倭瓜颇为讲究——必须是夏天购买,存放在小屋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的老南瓜。这样的倭瓜制成馅料,味道既不同于白菜,也异于夏季的倭瓜馅,再蘸上醋和烂蒜,入口别有一番风味。

为何饺子在立冬如此重要?除了外形像耳朵的吉祥象征,更深层的原因是饺子代表着“交子之时”。立冬正值秋冬交替,吃饺子寓意季节的顺利转换。

闽南姜母鸭

在闽南和台湾地区,立冬的餐桌少不了姜母鸭这道大菜。姜母鸭选用的红面番鸭肉质鲜嫩,搭配多年的老姜(姜母),加入芝麻油、米酒及多种香料慢炖而成。

制作一道地道的姜母鸭颇费功夫。需先将老姜切片,用芝麻油煸香至微微发黄,再加入鸭肉块翻炒。随后倒入米酒和各种香料,小火慢炖一个半小时。这样烹制出的姜母鸭,既有鸭肉的鲜美,又有姜的微辛,汤汁浓郁,温而不燥。

在闽南人的养生观念里,立冬正时辰,喝口水也增补,因此家家户户都会备上姜母鸭这样的补品。

潮州炒香饭

潮州地区的立冬食俗别有特色,除了“立冬食蔗齿不痛”的吃甘蔗习俗,更引人注目的是炒香饭。这种炒饭并非普通的蛋炒饭,而是用莲子、香菇、板栗、虾仁、红萝卜等多种食材精心烹制而成。

板栗是炒香饭的上等佐料,立冬时节正值新鲜板栗上市,其营养价值丰富,口感浓郁香脆,为炒香饭增添了独特的风味。

以前的潮州人立冬还会吃“炣饭”。“炣”指用火烧的烹饪方式,十月初的新米加上白萝卜、小蒜、新鲜猪肉等简单食材,就能制作出一道美味可口的炣饭。

南京生葱

南京人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立冬时节,老南京人特别注重吃生葱,以抵抗冬季的湿寒,减少疾病发生。

从中医角度看,葱性温味辛,能发散使人出汗,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汗液排出。阳气运行通畅,病邪也就随之被驱除了。

南京人不仅生吃葱,烧肉、烧鱼装盘后也不忘撒满一层南京特有的香葱。他们还有一句俗语:“立冬嗖嗖疾病盘,大葱再辣嘴中盘”,说出了大葱在立冬饮食中的重要地位。

绍兴黄酒

在绍兴,立冬是黄酒开酿的日子。从立冬开始到次年立春,绍兴的酿酒人们利用这段时间低温,精心酿造黄酒。

为何选在立冬?因为此时气温逐渐降低,细菌不易繁殖,使用的水和器具更容易保持清洁。低温环境使酒糟能够长时间处于低温发酵状态,有利于酿造出口感醇厚的黄酒。

在江南地区,立冬之夜全家欢聚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也颇为流行。这种饭寓意防灾祛病,软糯的糯米搭配香甜的赤豆,既美味又寄托着美好愿望。

滕州羊肉汤

在山东滕州,立冬喝羊肉汤是一种传统习俗。当地流传着“三天不喝羊肉汤,心里一定要发慌”的俗语。

滕州的羊肉汤之所以出名,在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煮汤选用35-40斤、生长期在两年以上的山羊。煮羊时讲究一斤羊肉配六斤水,锅里什么都不放。

为了保持汤的鲜美,下料顺序也有讲究——先下内脏,打净浮沫后再放羊肉,大火一个半小时后改文火。

最特别的是,滕州人使用土烧制的“泥锅”来煮羊肉。这种泥缸保湿性强、吸附性好,能吸收羊肉的腥味,而且壁厚散热慢,保温性能更好,对羊肉的熬煮更有穿透力。

江西靖安萝卜烧肉

在江西靖安,立冬日人们以鸡和白萝卜烧肉进补,认为这样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

当地人炖鸡时不加黄芪、人参等中药,以清补为主。鸡肉甘温,入脾胃经,确实是冬季进补的佳品。而白萝卜性甘凉,能消食化痰、下气宽中,被当地人称为“土人参”。

福建立冬糍

在福建漳州,立冬有食立冬糍(也称交冬糍)的习俗。所谓交冬糍,就是秋冬之交时舂的糍粑,以糯米为主要原料。

制作立冬糍需要提前一晚浸泡糯米,第二天放入蒸笼蒸熟。然后将蒸熟的糯米迅速倒入石臼中,用木杵反复舂打,直至软糯柔韧。随后趁热揪成小团,揉成糍粑团,最后滚上炒香的花生芝麻碎和糖粉。刚做好的立冬糍软糯香甜,是立冬日不可缺少的甜蜜享受。

萍乡南坑鹅肉

在江西萍乡,立冬有杀鹅的习俗,当地谚语云:“立冬不杀鹅,一日瘦一砣。”南坑鹅肉是萍乡的传统小吃,也是当地的一大美食招牌。

制作南坑鹅肉时,先用姜葱蒜爆香,再将鹅肉炒出鹅油,浇上酱料和米酒,盖锅盖焖煮一会,最后收汁。萍乡辣椒是这道菜的功臣,赋予其香辣味鲜、质感酥嫩的独特风味。

东北乱炖

在东北,立冬后人们喜欢吃小鸡炖蘑菇、乱炖等家常菜。小鸡炖蘑菇是东北名菜,用干蘑菇、鸡肉和粉条一同炖制而成。榛蘑烩着鸡肉的鲜香,堪称名副其实的山珍野味。

乱炖则是东北比较普遍的家常炖菜,将豆角、猪肉、土豆、西红柿、茄子依次入锅,先炒后炖。这种烹饪方式简单却富有特色,各种食材的味道在炖煮过程中相互融合,创造出风味独特、馨香无比的美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6

标签:美食   习俗   立冬   后天   当天   家乡   饮食   倭瓜   滕州   萍乡   糯米   饺子   羊肉   潮州   黄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