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复苏现新景:巴奴排队3小时成常态,品质才是流量密码

傍晚六点半的上海人民广场,巴奴火锅门口早聚了一小撮人。

取号屏上“当前叫号238”的字样特显眼,工作人员说等三小时是常事。

有人取完号一听要等俩小时,转头就扎进旁边商场逛街,还有人拍了取号单给朋友发语音,吐槽“要么早点来抢第一波,要么索性9点后再来,这队排得太磨人”,几个快排到的年轻人手里捏着奶茶,还在叽叽喳喳聊新上的时令菜。

这场景周末见怪不怪,现在大家排队都有“自己的方法论”了。

双节的热闹虽然过了,但餐饮的热度没降反升。

今年商圈里的人明显多了,《一饭封神》那档综艺一播,大家更爱聊吃的了,外卖平台又开始搞补贴战,连五星酒店都放下身段卖起了菜。

餐饮从之前的没气色到现在回暖,真不只是街上多了点烟火气,而是大家花钱吃饭的逻辑,悄悄变了。

餐饮复苏不只是热闹,闭店和排队藏着行业洗牌

有报告说,到2025年8月,全国餐饮门店数比去年少了一点,但收入反倒涨了。

这意思很明显,不行的门店在慢慢被淘汰,靠谱的头部品牌在补上来。

你看现在吃饭的人,不再只看便宜,而是会算“值不值”,体验好不好,不管收入高低,大家都在这么选。

这种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两极分化”,一二线城市的热门商圈里,巴奴、寿司郎这些店动不动就排三小时队,可另一边,那些没特色的加盟店、光靠炒作的网红店,倒了一批又一批。

比如“吃饭皇帝大”和“AwfullyChocolate”,上海的店全关了。

本来想,行业复苏应该是大家一起好,后来发现不是,这更像一次大洗牌,没核心本事的,根本留不下来。

巴奴这两年的表现挺让人意外的,它客单价不算低,却越开越火。

今年双节,全国近160家店接待了快150万人,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就占了20万,武汉、西安这些旅游城市更夸张,接待超40万人。

他们还计划未来三年多开150家店,到2027年底门店数要翻倍。

能在这时候敢扩张,肯定是摸准了现在的消费逻辑,大家愿意为“确定好吃”的东西,花时间等,花多点钱也认。

从餐饮的变化能看出来,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

之前我以为,大家会更抠门,只选最便宜的,后来发现不是,是更“挑”了。

那种“确定有好产品、好体验”的店,再多人排队也有人等,反之,光靠营销忽悠的,再便宜也没人买账。

这种“排队热”不是瞎热闹,是大家权衡之后的选择。

从火锅到奶茶,都在“卷品质”不是“卷噱头”

要说餐饮里最有代表性的,肯定是火锅。

它规模最大,也最能看出行业的真实节奏。

有火锅行业的报告说,现在大家吃火锅,更看重实在的需求,健康、新鲜这些点越来越重要。

比如很多人会问食材来源,会在意汤底是不是现熬的。

火锅行业的结构也在变,低价的小店越来越少,中高价位的店反而做得更好。

这些店不是靠涨价,是靠提升品质,食材更好、服务更贴心,所以大家愿意买单。

现在火锅市场的赢家,要么是靠走量、高翻台率把成本压下来,要么是靠独家食材、口味创新圈住客户,比如巴奴的毛肚和菌汤。

巴奴的毛肚确实有点东西,新顾客第一次吃,大多会被那“咔嚓”的脆感惊到。

这不是靠添加剂,是他们二十多年前就搞了12道工序的生产线,用天然方法涨发,虽然麻烦,但口感干净,还安全。

他们的菌汤也是,每天在店里现熬,不是用粉冲的。

就这两样简单的东西,让巴奴在火锅海里站稳了脚,不管在哪个城市吃,味道都一样,这种“稳定”太重要了。

不光是火锅,新茶饮也在走这条路。

前几年大家都在卷IP联名、卷奇怪的甜度,今年不一样了,开始卷“健康”。

霸王茶姬就是个例子,它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只盯着“茶的味道”。

他们的奶茶都是现场萃取,温度、时间、比例都卡得很严,还自己建了冷链送鲜奶,茶叶来源也固定,所以喝起来总觉得“干净不腻”,茶香有层次。

更关键的是,霸王茶姬搞了“产品身份证”和“健康计算器”,热量、糖分、咖啡因这些数据全公开。

这一下就戳中了年轻人的痛点,想喝奶茶又怕胖、怕不健康。

如此看来,现在的品牌想火,靠噱头没用,得在产品上实打实下功夫。

这种逻辑不只在餐饮里,整个大消费市场都在这样变。

比如泡泡玛特,今年第三季度收益涨了很多,快是去年的四倍了。

它不是靠一个爆款撑着,是不断孵出新的热门IP,比如“Labubu”“星星人”。

这些IP不光好看,还能给人情绪价值,能收藏、能跟人分享,所以大家愿意一直买。

老铺黄金也是个例子,今年提了三次价,可开门前还是有人带小板凳排队,双十一开卖10分钟就卖了3亿。

它赢就赢在工艺,锤揲、錾刻这些非遗手艺,让金饰不只是“按克卖的金属”,而是有审美、有文化的东西。

大家买它,不是为了保值,是为了喜欢,为了那份“独特”。

从巴奴到霸王茶姬,再到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这些品牌能起来,底层逻辑是一样的,不搞价格战,不玩虚的营销,只在产品品质上死磕。

很显然,餐饮业的下半场,不是比谁会炒作,是比谁能在供给端搞创新。

那些愿意在品质上不计成本的品牌,正在带着行业往前走。

餐饮复苏是消费回暖最直观的信号,但更重要的是背后的逻辑,整个大消费市场,正在回归“品质”。

不管是吃的、玩的、还是用的,大家见过太多炒作和短期刺激,现在更愿意选那些能长期给好东西的品牌。

品质不只是大家选东西的核心,也成了行业复苏的关键动力。

现在的市场,流量和噱头只能撑一时,想长久活下去,还得靠品质。

不管是做餐饮,还是做其他消费品类,只有把产品、工艺、体验做扎实,建立起消费者的信任,才能在行业里站稳,才能赶上这波复苏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美食   常态   流量   品质   餐饮   密码   小时   火锅   行业   东西   奶茶   逻辑   品牌   噱头   霸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