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天眼查App显示“鸡排哥”李俊永正式成立了景德镇市珠山区李俊永餐饮管理工作室,经营范围涵盖餐饮管理和食品销售。
从街边摊主到“鸡排”主理人到“旅游大使”再到工作室负责人,这位因“鸡排免费、袋子6元”的“荒诞”规则以及各种金句走红的网红摊主,已经完成一场身份上的蜕变。
鸡排哥的走红,始于一场意外的网络走红。9月以来,他因独特的销售话术和“情绪天花板”的亲民形象,在短视频平台迅速走红。
他的经典语录被整理成“鸡排课堂笔记”,六元鸡排也被网友们戏称为“六十元情绪价值”。
“别亏待自己的胃”等金句,不仅让他的摊位前常排起百米长队,更让他在短时间内跻身“网红”行列。随着流量暴涨,他的家属们也组成“鸡排世家”支援,“鸡排嫂”“鸡排舅”也相继成为新网红。
流量很快转化为城市热度。9月28日,鸡排哥受邀参加景德镇文旅座谈会,戴上了“文旅推荐官”勋章。他的摊位也从中学门口迁至陶瓷博物馆附近,与古窑景区仅隔800米。
景德镇当地景区顺势推出“窑火烟火双体验”活动,借势引流数十万游客。成为国庆期间全国最热门的旅游打卡点之一。
然而,流量是一把双刃剑。国庆假期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为接住暴涨的客流,鸡排哥全家开设3个摊位,营业至凌晨两点。
他曾在朋友圈透露:“每天睡3小时,感觉身体在报警”。
10月2日傍晚,一段15秒的视频将鸡排哥推上风口浪尖。镜头里,他眼皮沉重地垂着,面对顾客的调侃也只是微微点头,他太累了!
与此前“段子手摊主”“六十元的情绪价值”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了网友关于“情绪价值是不是该由劳动者买单”的激烈争论。
评论区瞬间分裂:有人痛批“花钱买罪受,情绪价值全无”,也有人反击“他一天睡3小时,凭什么要当你的开心果?”其中最热门的评论就是“一群精神匮乏的人正疯狂地涌向一个鲜活的人,通过汲取他的价值来弥补自己的空虚。”
这场争议撕开了“网红经济”的隐疾。
面对流量与体力的双重压力,鸡排哥没有止步于街头摊位。近日,景德镇市珠山区李俊永餐饮管理工作室正式成立,标志着他的个人品牌正向规范化管理迈进。
与此同时,细心的网友发现,他的摊位已正式安装专属空调,由便携式发电机供电。这一细节改进,看似微小,却折射出他对经营品质的追求。
鸡排哥的转型并非孤例。在餐饮行业,类似“食力赋能工作室”这样的平台,正以实战项目为载体,培养着既懂业务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空港实业航食分公司的“湘食云端”创新工作室,则通过改进烹饪工艺、推行一料多菜、一菜多味,有效提高了食品原料利用率。
鸡排哥的经营之道,蕴含着朴素的商业智慧也是“鸡排哥”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面对黄牛将鸡排炒到60元一份的情况,他果断将限购从5份减至2份,并直言 “黄牛侵犯了排队顾客的利益”。
当疲惫蔓延至服务细节时,他没有选择继续透支自己,而是挂出“每日限量800份”的告示,下午五点准时收摊。这种对自身边界的坚守,反而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
10月4日,当一位学生说“哥你歇会儿,我等得起”时,沉默多日的鸡排哥终于笑了。这一刻,情绪价值的本质回归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尊重。
如今,走进景德镇珠山区,鸡排哥的摊位上方多了一台专属空调,嗡嗡作响的发电机仿佛在诉说这个小摊位的不寻常旅程。
而刚刚成立的餐饮管理工作室,则像一颗种子,正在这片充满烟火气的土壤中悄悄发芽。
当流量退潮,景德镇的窑火依旧燃烧。鸡排哥的故事印证了一个道理:无论是街头摊贩还是城市文旅,真正的吸引力从来不是刻意营造的“情绪套餐”,而是对每个普通人的尊重与包容。
更新时间:2025-10-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