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在“庞氏骗局”原理众所周知、防诈骗全民化的现在,不会再出现大规模诈骗事件。
可当黄金、石油、国际公司背书、钱生钱合为一体后,还是有百万人被坑进其中:
不久前,“迪拜黄金交易所”的鑫慷嘉金融公司突然暴雷,老板卷走129亿跑路,超200万会员血本无愧,报案救助。
更让人震惊的是,事后迪拜黄金交易所竟表示两者毫无关系。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事实上,这一事件,如同其他众多类似的金融诈骗案例一般,并非毫无预兆地突然降临,而是在暴雷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诸多异常现象。
只是很多投资者被利益蒙蔽了双眼,选择了忽视。
起初,投资者们在进行提现操作时,就遭遇了各种麻烦,提现页面频繁卡死,导致提现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
每一次提现失败,投资者们都心急如焚,然而平台给出的解释总是如出一辙 —— 技术调整,系统维护。
在投资者们焦急等待的过程中,时间一天天过去,问题却似乎从未得到真正解决。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面对这些明显的异常,大多数人并未产生过多怀疑。他们或许认为,这只是一家大型金融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偶尔出现的小故障,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愈发不对劲,平日里对投资者们嘘寒问暖、关怀备至的客服团队,竟然集体神秘消失。投资者们发送的消息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与此同时,平台的电话也陷入了无人接听的状态。这种种异常本应引起投资者们的高度警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仍有相当多的人对此毫不在意。
他们内心深处依旧坚信,这只是一场意外,是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临时困难,不久之后,一切都会回归正轨,他们投入的资金不仅会安然无恙,还能继续为他们带来丰厚的收益。
正是在这种盲目信任的氛围下,即便在暴雷的前一周,鑫慷嘉金融公司依然每天都有高达 1.2 亿的资金进账。
这些源源不断流入的资金,就像是给即将崩塌的大厦注入了一针虚假的强心剂,让投资者们更加深信不疑。
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正一步步逼近,一场巨大的金融灾难即将降临。
直到 6 月 29 日,一则网友爆料如同晴天霹雳,打破了所有的幻想,该网友爆料称,贵州鑫慷嘉金融公司在一夜之间人去楼空。
这一消息瞬间在投资者群体中引发了轩然大波,人们开始纷纷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而警方得知后虽然第一时间冻结了账户,但也仅拦住了仅剩的一亿多资金,据不完全统计,高达 129 亿的金钱被卷走,众多投资者的毕生积蓄就这样打了水漂。
更令人气愤的是,该公司的 “黄先生”,也就是幕后操盘手,在平台崩盘后,不仅没有丝毫愧疚,反而自爆骗子身份。
他用极其嘲讽的语气对受害者们说道:“我只是拿走了与你们智商不匹配的财富,你们应该感谢我这来之不易的教训!”
这种嚣张至极的言论,无疑是在受害者们的伤口上撒盐,让人们对其痛恨不已。
然而,即便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仍有很多投资者执迷不悟,他们不愿意相信自己辛苦积攒的财富就这样被轻易骗走,天真地认为这一切都是在开玩笑。
哪怕各大官媒纷纷对此事进行报道,用确凿的证据证明鑫慷嘉金融公司已经携款跑路,他们却依旧坚信公司人员只是带着钱去国外寻找合作项目,总有一天会回来,会将他们的本金和收益一并归还。
这种近乎荒谬的想法,让人不禁感叹这些投资者被洗脑之深。他们就像是陷入了传销组织的漩涡,无法自拔,即便真相摆在眼前,也不愿承认。
只能说,事情能发展成这样,并非是鑫慷嘉金融公司的什么手段,而是这些人自己也足够的贪婪...
鑫慷嘉金融公司的诈骗手段,其实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和其他众多金融诈骗案例如出一辙,都是依靠着巨额利率来编造 “钱生钱” 的简陋骗局。
在他们描绘的蓝图里,投资者只需要把钱投入进来,不需要付出任何劳动,就能坐享其成,让财富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这种看似美好的 “钱生钱” 模式,实则是一个精心编织的陷阱,却依然让不少人趋之若鹜。
为了让这个简陋的骗局能够得逞,该公司可谓是煞费苦心,用尽各种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 “可信度”。
他们深知,空口白牙的承诺难以让人信服,于是便从公司的外在形象入手。他
们将这么一个空壳公司打造得富丽堂皇,办公场所装修得奢华无比,给人一种资金雄厚、实力强劲的错觉。
不仅如此,他们还把黄金、石油等让人信赖的产品当作公司的主营业务,目的就是利用大众对这些产品的信任,来为自己的骗局披上一层 “靠谱” 的外衣。
这还不算完,之后鑫慷嘉金融公司又动起了和国际知名机构捆绑的心思,将目标锁定在了国际知名交易所 DMCC 身上。
为了让投资者相信他们与 DMCC 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该公司经常展示迪拜富豪和公司高层的签约图片。
这些图片经过精心处理,看起来十分正式,仿佛真的是一场重要的国际合作签约仪式。
通过这样的操作,他们把自己打造成了 “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 中国分站,企图借助国际知名交易所的光环来增加自身的可信度。
甚至当遇到那些对投资领域不太了解的 “冤大头” 时,他们第一句话就是 “这不是国内交易所”,一次继续增强人们对其是DMCC中国分站的印象。
甚至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 “可信度”,鑫慷嘉金融公司甚至把目光放在了央企身上。他们编造出和央企深度合作的假想,打出的标语更是极具诱惑力:“央企石油背书,日利息高达 2%”。
然而,事实上,所谓的和央企深度合作完全是子虚乌有,有没有央企知道这家公司都不好说。
只能说,鑫慷嘉金融公司的骗局漏洞本来非常明显。
但每天净赚 2% 的利息,以及拉新人入伙能得到新人缴纳的 15% 资金作为抽成的利益,像两把钥匙,打开了投资者贪婪的大门,让他们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
每天 2% 的利息,意味着只要投资,50 天便能实现本金翻倍。这样的诱惑摆在眼前,又有多少人能够保持理智呢?
很多投资者一门心思只想着快速赚钱,根本不去思考这背后是否存在猫腻,是否符合正常的经济规律。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没有人提醒过大家这是一场骗局。
宜宾财政局就曾发布过相关提醒,明确指出鑫慷嘉金融公司的运作模式存在巨大风险,很可能是一场骗局。
迪拜黄金交易所也多次发公告明确表示,从未在中国大陆设立过任何分站,所谓的 “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中国分站” 纯属子虚乌有。
这些来自官方和权威机构的提醒,本应给投资者敲响警钟,让他们及时醒悟,但可惜的是,在巨额利益的诱惑下,这些提醒都被当成了耳旁风。
说到底,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鑫慷嘉金融公司的骗局能够得逞,固然是因为他们的包装和诱导,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投资者自身的贪婪和侥幸心理。
在金融投资的道路上,大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警惕,不要被高收益的虚假承诺所迷惑,要知道,任何看似不劳而获的收益背后,都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只有通过合法、正规的渠道进行投资,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财产安全。
金融界 DGCX鑫慷嘉130亿骗局崩盘!200万投资者被割,创始人已逃至海外
更新时间:2025-07-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