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荆州博物馆逛,总能看到不少文创产品在卖,但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些东西大多没跳出老套路。

最明显的是种类太单一,货架上摆的基本都是冰箱贴、书签、钥匙扣,跟别的景区卖的没太大区别。还有些是把馆里的文物缩小做的复制品,比如小编钟、小虎坐鸟架鼓、迷你勾践剑,可这些东西跟湖北省博物馆的文创长得太像,完全没突出荆州博物馆自己的特色。
不过近几年有个进步,文创的颜色和整体设计比以前好看多了,包装也不再是要么缺基本信息,要么跟产品完全不搭的样子。但问题也在这儿,材质老是那几样,看得多了就觉得没新意,很容易审美疲劳。加上能选的产品少,包装形式又老,也没什么能让人动手玩的互动设计,逛一圈下来,想买的念头一下子就淡了。

我自己在那儿买过两样东西,体验都不太好。一次买了个棉布小发夹,包装是简易的PE膜透明盒,上面啥信息都没有——产品叫啥、哪个牌子、多大尺寸、谁生产的、从哪儿卖的,全都没写,连“荆州博物馆”这五个字都找不到。这跟夜市地摊上的货没区别,根本看不出档次。
还有一次买了个装纪念古币的塑料盒,虽然盒子上写了产品基本信息,但包装和古币一点关系都没有,也没形成系列,更没体现任何荆州的文化元素。拿着这盒子,既没觉得跟荆州博物馆有啥关联,也没产生啥情感共鸣,完全起不到传递文化的作用。
再说价格,这儿的文创动不动就几十块、上百块,虽说博物馆文创普遍不便宜,但就这粗糙的包装,实在撑不起这个价。消费者看着包装不上心,会怀疑产品质量到底值不值这个钱,就算一开始有点想买,琢磨琢磨也会放弃。
其实荆州博物馆有那么多好文物,像马山楚墓的丝绸、越王勾践剑(荆州出土),随便挖点元素都能做出有特色的文创。可现在要么是跟别人“撞脸”,要么是包装拉胯,好好的文化IP没用好,实在有点可惜。要是能多做点有荆州特色的新鲜样式,把包装做得更用心,让消费者能看到文化感和价值感,买的人肯定会多不少。
更新时间:2025-11-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