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背的《将进酒》是“假诗”?考古发现李白原版,比假诗更加狂傲

“诗仙”李白的一首《将进酒》,激励了世人千年,尤其是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令许多陷入低谷的人重拾信心。

虽然人们从来没有怀疑过李白的才华,但是这句诗是在原版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李白写的原版压根就不是这个意思……

我要当翰林

公元742年,唐玄宗改年号为“天宝”,并下令寻找天下的宝物。

唐玄宗并没有对“宝物”加以定义,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成为宝物,一块珍贵的玉石是宝物,一本稀有的书籍也是宝物,一个有才华的人也可以成为宝物。

来给唐玄宗献宝的人有很多,但是能被唐玄宗看中的却没有几个,因为唐玄宗毕竟是个皇帝。

一般人的眼界是不可能与皇帝相比的,普通人眼中的宝物,在皇帝眼里就是废物,因为皇帝可能已经见过很多次这种东西了

因此,要想得到唐玄宗的青睐,必须得拿出有创意的东西。

为了讨得唐玄宗的欢心,道士吴筠向他推荐了一个人,此人便是李白。

一开始唐玄宗并没有在意李白,因为他觉得一个书生根本就不算什么宝物,如果吴筠给他送来一个美女,他还能高兴几天,结果他想要推荐一个书生,真是无聊至极。

不过,自从吴筠开了这个头之后,贺知章、玉真公主等人也纷纷推荐李白,贺知章还把李白留在他这里的诗拿给唐玄宗看了。

唐玄宗看完李白的诗后,这才发觉到李白的不凡之处,连忙让人把李白请来,他要亲自见一见这位“谪仙人”。

不久之后,李白回到长安城,唐玄宗坐着车出门迎他。等他见到李白之后,甚至要下车握住李白的手,还把李白拉到了车上,让他跟自己一起坐车回宫。

他们回到皇宫后,唐玄宗又觉得李白一路上舟车劳顿,肯定是累了,于是马上准备酒宴。

在酒宴上,唐玄宗亲自给李白准备小料,而且还让宦官搬来了一张七宝床,放在了自己身边。

唐玄宗又招呼李白坐在七宝床上,在自己身边吃饭。

朝中多少大官都没有这种待遇,就算是杨玉环那个表哥杨国忠,也没有这样吃过饭,可见唐玄宗是真的很喜欢李白。

虽然李白已经被“内定”了,但是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吃完饭之后,唐玄宗又开始考验李白,问了一些有关时政的问题。

李白久历四方,见识了太多的人间冷暖,世态炎凉,他对于社会上存在的问题一直很敏感,可惜一直没有说出来。

李白在唐玄宗面前侃侃而谈,对答如流,唐玄宗提出的问题根本难不倒他。

唐玄宗大喜过望,他本以为李白就是一个“诗人”,没想到李白对于时事的看法也这么深刻。李白随即便被唐玄宗供奉翰林,每天的工作就是陪在唐玄宗身边,给唐玄宗写诗。

唐玄宗只要出去玩,必然要带着李白,他们在外面干了什么,见到了什么,李白都得记下来。虽然这些琐事没啥意思,但是在后人看来,像是在炫富。

自从李白来了之后,他那些同僚就没事干了,好事坏事全让李白包圆了。

按理来说,这些人应该是距离皇上最近的人,因为他们可以经常遇到皇帝。

但是自从李白来了之后,他们已经很久都没有见过皇帝了。

这些人心生妒意,决定想办法赶走李白,可是李白是唐玄宗亲自找来的,想要把他送走,得先过唐玄宗这一关。

如果李白安于现状的话,他这金饭碗是丢不了的,但是李白就不是一个能安定下来的人。他才来皇宫没几天,就已经开始“肆无忌惮”了。
可能是唐玄宗对李白的态度太好,让李白产生了错觉,忘记了唐玄宗是“杀人不眨眼”的皇帝。

李白在皇宫中召集了七位好友,整天喝酒,还号称“酒中八仙”。

李白喜欢喝酒,而且一喝就醉,醉了之后就分不清大小王了。

有一回,唐玄宗在上朝时急需李白的辅助,但是李白当时喝醉了酒,怎么也起不来,直接没有去上朝,唐玄宗亲自来叫他也没叫醒。

之后唐玄宗让他起草诏书,李白又喝多了,他甚至让高力士给他脱鞋子。

李白的各种荒诞行为,让唐玄宗也有点恼火,他现在有点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了。

李白虽然有才华,有能力,但是这喝酒的毛病太严重了,不是不让喝,但是你不能每天都是酒蒙子吧?

李白与唐玄宗出现嫌隙后,他的那些同僚和宫里的宦官就出手了,他们在唐玄宗面前说李白的坏话,有的没的全都乱说一通。

时间一长,唐玄宗也对李白产生了厌倦,虽然唐玄宗已经警告过他了,但是李白依然是每天酗酒。唐玄宗也没办法,只好将李白赐金放还。

我就想喝酒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八年过去了。

自从八年前被赐金放还之后,李白一直在外“游荡”,每天不是去喝酒,就是去见朋友,见了朋友之后自然还要喝酒。

而且李白一个人喝还不尽兴,就得找几个人一起喝才行。

虽然古人一直说“一醉解千愁”,但是李白喝酒真的是为了解愁吗?他哪里来的那么多难事,至于这么发愁吗?

也许对于李白来说,喝酒已经成为了一种日常习惯。

当初他在皇宫里都不停喝酒,被皇帝警告之后还要喝酒,估计唐玄宗就算用斩首来吓唬他,他还是要喝酒

真不知道这东西有啥好喝的,被这么多人喜欢。

这天,李白的好友“岑夫子”来找他,带着他一起来到了嵩山,见到了隐居在此的“丹丘生”。

三人一边喝酒一边谈人生,李白回想起了自己在皇宫里的那段岁月,又想起了现在的处境,顿感悲伤,于是写下一首《惜罇空》。

《惜樽空》就是我们熟知的《将进酒》,但是《将进酒》这个名字,就出自这首诗中的“将进酒,杯莫停”,这是宋朝人给换的题目。

而且我们所熟知的那一版《将进酒》,也是从宋朝传下来的。

1990年,考古学家们研究敦煌出土的唐朝文献时,发现了唐朝正版《惜樽空》。

这首《惜樽空》与《将进酒》的差别很多,虽然都是一两个字的差别,但是意思却改变了。就比如开头提到的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在《惜樽空》里就是“天生吾徒有俊才”。

很明显,后边这句更“猖狂”一些,直接就是“有俊才”,根本不怕没人用。

类似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朝如青丝暮如雪”中的“青丝”,在《惜樽空》中是“青云”,从“青丝”到“青云”,既能与后面的“雪”呼应,也显得更加大气。

还有“古来圣贤皆寂寞”这一句,在《惜樽空》里是“古来圣贤皆死尽”。

“死尽”和“寂寞”相比,杀气更重,但是从李白的写诗习惯来看,“杀尽”更像是他写的,而“寂寞”则是宋朝人喜欢用的“软词”。

有多种迹象表明,当初李白写的并不是这首《将进酒》,而是敦煌出土的那首《惜樽空》。

但是由于时代久远,谁也拿不出一个决定性证据来证明此事,而且《将进酒》流传甚广,突然出来这么一件事,肯定有很多人接受不了。

因此当年发现这首《惜樽空》之后,专家们决定将其与《将进酒》定为一首诗的两个版本。时至今日,《将进酒》已经有八个版本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3

标签:历史   狂傲   李白   原版   宝物   皇帝   宋朝   青丝   青云   敦煌   皇宫   东西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