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乡间绿叶
编辑|向晚晩
又快到了中元节,人们祭祖的时候通常要焚烧纸衣、烧冥币以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希望亲人在另一个世界过得衣食无忧。
冥币是祭祖仪式中必用之物,它是另一个世界的“钱”,上面印着玉皇大帝的头像。很多热却不知道这小小纸钱背后,竟藏着一桩离奇官司。
很多眼尖的人会发现,冥币上的“玉皇大帝”竟与《西游记》中王卫国饰演的玉帝形象一模一样。
这位国家一级演员发现自己的脸被印在冥币上时,瞬间勃然大怒,当即聘请律师要讨个说法。
谁知调查才进行两天,律师就带来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这官司根本打不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从头说起。
01
从肉铺到舞台:王卫国的意外人生
王卫国出生在北京一个中产家庭,从小就喜欢文艺,他嗓子好、音感好。
上中学时,他是校宣传队的骨干,经常参加学校里的节目,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在当时学校的文艺圈小有名气。
毕业后,王卫国被北京市第二商业局工会宣传队录取,被安排在地安门卖猪肉。
当时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人们爱买肥肉,多给一丝瘦肉,就会招来投诉。
为了减少投诉,王卫国学会了察言观色。他能根据顾客衣着谈吐来识别客人的身份,从而精准搭配肥瘦比例,尽量做到让顾客满意。
也许正是这段时间的察言观色,让他能够准确的识别人群的特征,所以他从事演员这份工作后,总能准确抓住人特的性格特征。
而王卫国命运的转折,来自于1978年全国首次恢复高考。
一天早晨,他像往常一样正在吆喝着卖猪肉,一位很有风度的中年妇女看着满身油污的他说:“你声音那么好,形象也不错,为什么不试试考戏剧学院呢?”
这句话像一束光,照进了王卫国按部就班的人生,而这个人就是后来王卫国的老师腾延。
23岁的王卫国决定报考中央音乐学院。但老师建议他在报考中音的同时,也报考其他正在招生的电影学院、总政文工团等,一是为了保险起见,二是为了练练胆量 。
在中戏的考场上,他构思的小品《勘探队员发现问题》获得满分10分的好成绩。
而他心心念念的中央音乐学院的招生,要比中央戏剧学院晚一个月,中戏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发了,中音才通知体检 。
被中戏录取了的王卫国并不满意,他对中戏的教导主任说:“中央音乐学院已经通知我体检,要是那边能录取的话,能不能把档案转过去?”
谁知道老师看了他一眼说:“你没病吧,你们七八班招生,全国100多万人报名,就录取了31人,你现在考上了还想转走?”
直到此时,王卫国才知道自己有多幸运,既然如此,考入中戏也无妨,反正音戏也是同宗。
就这样,曾经在肉案前察言观色的售货员,阴差阳错地走进了中戏78级明星班。那些年在猪肉摊前练就的“识人”本领,后来竟成了他塑造角色的独门秘籍。
02
“方腊变卢俊义”: 从话剧界到演艺圈的跨越
1983年,王卫国以优异的成绩从中戏毕业,顺利被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录用。
连打个磕巴都算是重大舞台事故的苛刻要求下,他每天对着镜子反复练习几十遍才肯罢休。
这份执着让他在《钦差大臣》《萨勒姆的女巫》《离去》等剧中横扫了“梅花奖”“白玉兰奖”“金狮奖”等奖项。
席卷了话剧界的奖项后,他又转战演艺圈。在演艺圈,他的角色跨度令人咋舌。
从《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中的江湖客,到《把酒问青天》中的包拯到《火烧阿房宫》中的秦始皇;
从《郑成功》中的郑芝龙到《少年英雄方世玉》中的严老爷,他以精湛演技塑造无数经典,被誉为“千面戏骨”。
而他被大多数人记住,是在《三国演义》中饰演的玉麒麟卢俊义。
其实王卫国刚开始并不是演卢俊义,他最先预定的角色是方腊,但经过试戏后,导演觉得王卫国身上缺少草莽气质,试戏宣告失败。
过了几天,他又接到剧组电话,让他演神形太保戴宗。
他到剧组化好妆,穿好衣服,在大厅里踱步。此时正好被导演看见,导演顿时眼前一亮,这个一米八几的大个子,眉宇间透露着清秀和霸气,这不就是玉麒麟吗?
导演叫来化妆师,让他把王卫国的妆改成卢俊义。王卫国一个转身,向在场的同事们行了一个江湖大礼,全场响起掌声,卢俊义的角色就这样定下来了。
为演活卢俊义,他走火入魔般钻研。他买来《水浒传》反复研读,把卢俊义的人物造型贴满房间,化好妆后对着镜子苦练,长时间练习下来,连他自己都搞不清戏里戏外了。
最让他难忘的戏是,拍“卢俊义毒发沉湖”的那一段。这段戏本要在六、七月份拍的,但等道具造好后,已经是寒冬腊月。
剧情是卢俊义到泸州赴任,受到奸臣的陷害,喝下毒酒,在船上毒发落水身亡。
第一次拍摄,随着导演的一句“开始”,王卫国毒发喷出一口“鲜血”后,便一头栽进太湖中。
但导演看到后说不行,要先转过身来背对着水,然后向后仰,跨过1.5米高的船邦,摔进湖中,然后潜过导演的镜头后,才能冒出水面。
王卫国又顶着严寒,又一次栽进水中,潜出了十多米后,往上一浮,谁知又被一张渔网网住了脑袋,吓得他差点窒息。
等把他拉上,他已经冻得牙关打颤,话都说不出来了。
正是他的敬业精神,才塑造了英勇神武的梁山二当家的经典形象。
《水浒传》播出后,观众的来信如雪花般飞来,连《三国演义》剧组都慕名邀他出演张辽。
从被否定的方腊到永恒的玉麒麟,王卫国用近乎自虐的敬业精神证明:真正的演员,永远在等一个转身的机遇。
03
当选“天地银行行长”,被印在冥币上却很无奈
从《水浒传》到《三国演义》,王卫国早已是古装剧中的“玉帝专业户”。
谁也没想到,一次偶然的相遇,竟将他推上了“天庭”的宝座——他成了《西游记》里那位威严庄重、俯瞰三界的玉皇大帝。
这段“天界奇缘”,始于一场“化妆间的偶遇”。
一天,导演杨洁的女儿丫丫在给王卫国化妆。她突然对王卫国说:“王老师,现在《西游记》在选玉帝的演员,你的声音和体形很适合演玉皇大帝,我跟我妈说一声,你去试试?”
征得王卫国的同意后,她约了个时间,给王卫国化了个玉帝的妆,就带王卫国去见了她妈妈。
门一开,杨洁抬眼一瞧,瞬间愣住。
下一秒,她猛地一拍大腿,脱口而出:“就是他!玉皇大帝,非你莫属!”
就这样,王卫国一头闯进了《西游记》的神话世界。他不仅饰演玉帝,还顺带演了白象精,一人分饰两角,却都演得入木三分。
《西游记》拍完后,玉帝的形象深入人心。于是,《宝莲灯》来了,续集《西游记》来了,六小龄童也亲自推荐他回归……
短短几年,他竟九次登上“凌霄宝殿”,成为观众心中最不可替代的“天庭主宰”。
可谁能想到,这位“天帝”竟在人间遭遇了一场啼笑皆非的“身份危机”。
有一年清明,王卫国回家祭祖。他在一家白喜事小店买了一些祭祖的东西,当店主递给几沓冥币,他准备装进袋子。
眼角的余光瞄到了一眼冥币,发现冥币上的头像,怎么很眼熟,再认真一看,不正是自己吗?上面还印了“天地银行行长”几个大字。
他非常愤怒,立即质问店主冥币的来路,可是店主也不知道,只知道有人给他们送货,而且每次来的都不是同一个人。
王卫国找到律师,发誓要讨个说法。
可是才经过两天的调查,律师的话让他感到无可奈何。
要打官司,首先要找到被告,可是这些印冥币的小作坊,分布在全国各地,而且这些小作坊都是打一抢换一个地方,根本无法溯源。
更扎心的是, 律师跟他说: “冥币上印的是‘玉皇大帝’,不是您王卫国。您告他们侵权,得先证明——您就是玉皇大帝啊!”
王卫国愣住了。
他演得太真,真到连冥币都抢着用他的脸;可他又太“假”,假到法律无法认定“玉帝”就是“王卫国”。
这条讨说法之路,寸步难行。
可转念一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另类的“封神”?观众爱他演的玉帝,爱到连祭祀都舍不得换人。哪怕是在冥界,也要请他掌管“天地银行”。
这,或许是一位演员,最荒诞,却也最深情的荣耀。
写在最后
如今的王卫国已经70岁了,每天工作之余练练嗓子、唱唱歌,打理院子,日子过得相当惬意。
他曾说:“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永不过时。”
老爷子在他的演艺路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形象,成为观众心中永不过时的记忆。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