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次数太多或太少对健康都是不利的,如果大便次数太多,总是要频繁上厕所,那么势必会给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可如果大便次数太少了,很多人很长时间才能排便一次,排便特别困难,甚至特别痛苦,久而久之,甚至会带来巨大的心理阴影,甚至害怕排便。
谁都想来一次酣畅淋漓的排便,排便次数的多少,往往反映肠道的健康状态,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排便次数的多少,甚至与寿命的长短有关,不妨来看一项研究。
由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细胞》子刊上的研究指出,个人每天排便的次数对长期健康影响十分显著,每天排便1-2次更为健康。研究人员收集了1400多名健康成年人的疾病情况、生活方式以及生物学的数据信息。按照个人报告的排便次数将所有人分成便秘(每周排便1—2次)、低正常(每周排便3-6次)、高正常(每天排便1-3次)和腹泻四组。
结果发现,女性、年轻人及BMI值低的人排便频率较低,而且排便频率与肠道微生物群组成有关,排便频率正常的人群纤维发酵细菌丰富,而腹泻或便秘的人群蛋白质发酵细菌更多见。
研究人员还发现排便频率与几种血液代谢物和血浆化学成分也有关,这也反映肠道健康可能与慢性疾病之间存在关联性,经常腹泻的人,含有较多与肝损伤相关的代谢物,长期便秘的人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与肾功能下降相关的代谢物。由此可见,每天排便1-2次的人,肠道更健康,寿命也会更长。
我们的肠道里拥有一个庞大的微生态菌群,这个菌群既有有益菌,也有有害菌,如果一个人的肠道足够健康,那么菌群是非常稳定的,而且肯定是以益生菌占有绝对地位的。
可如果肠道菌群失衡,那么肠道里有害菌增多,肠道内环境紊乱,免疫力下降,形形色色的疾病也会找上。
大量的研究发现,肠道是万病之源,肠道是否健康,关系着大脑、心脏、皮肤、肝脏、肺部等多个器官的健康,真正可以称得上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问题来了,除了保持合适的排便次数以外,我们如何才能判断大便是否正常,肠道是否健康呢?
第一,注意排便时的感受
排便是一次酣畅淋漓的过程,排便要选择在一个合适的环境,如果你的大便来得太快了,根本憋不住,甚至还没到厕所就大便失禁,这显然是不正常的现象。
排便时舒畅的感觉是最好的感觉,如果有排便困难,排便不尽等异常的感觉,均要引起重视。
第二,注意大便的颜色
排便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出现异常的黑便、血便、白陶土色大便、粘液脓性便等,均要高度警惕,在排除可能的食物干扰以外,要高度警惕疾病的来临。
第三,注意大便的形状
正常人的大便形状是圆柱形,如果大便出现不明原因的变细,或者像稀水一样根本不成型,或者像羊屎颗粒一样一颗一颗,这个时候,均要重视,因为这同样提示着疾病的来临。
第四,注意大便的气味
大便当然是有臭味的,但是肠道健康的人,大便的臭味是很淡的,如果大便特别臭,就像臭鸡蛋一样,这个时候也要警惕。
第五,注意排便时有无异常的腹痛
很多人一腹痛就要去排便,排便以后腹痛往往能改善,有些人排便时出现腹痛,排便结束也不能缓解,这个时候,都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可以检查肠道是否健康的是肠镜检查,可以发现肠道里有无炎症、息肉和肿瘤,但是肠镜无法看到肠道里的微生态菌群。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