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engb7w
今日入伏了。
杭州的伏天,连风都是黏的。老底子的吃食却在这黏腻里劈出一条清爽道来,像暑气里突然撞见的一眼冷泉。
老杭州历来流传着荤三伏、素三伏的谚语,说荤菜是“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吃只金银蹄”。素菜是“头伏酱瓜二伏茄(音读其)三伏冬瓜不刨皮”。
头伏的火腿片,薄得能透光,盖在冬瓜汤上浮沉。老杭州人捏着筷子点点碗沿:“喏,这叫借味。”金银蹄的火候最刁钻,火腿脚踵与鲜蹄膀在砂锅里咕嘟,须得炖到金黄与银白分明,汤面上浮着一层琥珀色的油珠子。三伏天的补,补得含蓄——筷子尖蘸一蘸汤,舌尖抵着上颚咂摸三下,这就算吃过补品了。
酱园子的高柜台后面,伏瓜在七石缸里浸得脆响。穿香云纱褂子的老板娘削瓜皮像在弹三弦,“噌噌”三声,青皮底下露出玉色的肉。小伢儿们扒着柜台,麻油香混着“格支格支”的咀嚼声,把暑气嚼得稀碎。
茄子得叫“茄儿”,尾音要往上挑,像用筷子尖挑开蒸笼冒出的白汽。毛豆子炒酱瓜是道玄妙的菜——酱瓜的咸鲜吊着毛豆的甜,毛豆的糯又托着酱瓜的脆。灶披间的煤球炉子“噗”地爆个火星,这道菜的灵魂就在这声“噗”里成了形。
最绝的是冬瓜皮。主妇们拎着菜刀“唰”地削下青皮,往青石板上一摊。毒日头晒上三天,蜷曲的皮就成了药引子。小茶壶里投两片,滚水冲下去,竟能喝出雨打芭蕉的清凉。老中医说这是“以皮走皮”,暑气郁在皮肤里,偏要用这青皮来勾出来。
伏天的吃食像出折子戏,火腿是须生,酱瓜是花旦,冬瓜皮就是个插科打诨的丑角。等这三板斧轮番耍完,梧桐叶梢已经悄悄染了点儿秋意。
“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新时间:2025-07-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