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俄罗斯祭出"二级制裁"大棒,却在对华政策上异常谨慎;普京面对西方围堵竟未向北京求援,这场大国博弈中,最令人玩味的正是双方心照不宣的"克制"。
9月7日,特朗普亲自宣布对俄实施新一轮制裁,财长贝森特更喊话欧盟联合行动,但美俄双方不约而同地在"中国议题"上保持沉默,折射出当今国际格局的微妙平衡。而这两件事中夹着的印度,证明了先要被成为大国,就得先保持自己的战略自主。
特朗普这次可是下了狠心。9月7日,他公开宣布将对俄罗斯实施第二阶段制裁,这是他迄今为止最接近升级对莫斯科及其石油买家制裁的表态。
美国财长贝森特紧随其后,在电视上公开表示,美方已准备好与欧盟一道,对俄罗斯实施极限经济打击。这种制裁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经济霸凌,凡是与俄罗斯有正常贸易往来的国家,都可能被美国牵连。
特朗普政府声称,加征关税是对印度的惩罚,指控其通过以折扣价成为俄罗斯原油的主要买家并向全球销售石油产品,资助并从乌克兰战争中获利。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甚至将俄乌冲突称为“莫迪的战争”。
面对美国的强势制裁,普京的反应令人意外。他没有向中国求援,也没有出席任何紧急会晤,而是悄悄加强了对华军事技术合作。
俄罗斯副总理宣布,俄方将向中国全面供应军用重型发动机,这是俄罗斯为数不多还在全球领先的军工技术。这个动作释放的信号很清晰:俄罗斯在拉近中国,却不想被看作依赖中国。
普京在北京访问期间,刻意没有提乌克兰战争,也没有开口求中国支援。
这种“沉默”不是回避,而是深思熟虑的策略。他知道,如果直接向中国提出介入请求,不仅会让中国陷入被动,还可能打破中俄之间“相互尊重、不干涉”的默契。
特朗普在对待印度和中国上表现出明显的双重标准。他对印度购买了俄罗斯石油极为不满,对印度商品加征了50%的关税。
但却不敢对中国采取同样措施。美国对华鹰派以及欧盟高层近期一直在施压特朗普,质疑:“既然美国已经因俄油问题对印度征收了50%的税,那为何不对中国也这么做!”然而特朗普政府至今未对中国采取类似行动。
这种差别待遇的背后是残酷的现实考量。中国是俄罗斯原油的最大进口国,仅7月份就从俄罗斯购买了价值超过40亿美元的原油。但美国深知,对中国实施类似制裁将引发严重后果,可能会损及自身经济。
印度对美国的制裁威胁表现出出乎意料的强硬。
9月5日,印度财长宣布,印度将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原因是美国把印度输美商品关税加到50%,想逼新德里停买俄油,可印度偏不。
印度约三分之一的石油进口来自俄罗斯。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近日对美国单独针对印度的决定提出异议,称还有更多与俄罗斯进行大宗贸易的合作伙伴值得关注。
印度还在9月6日取消了莫迪出席联合国大会的计划,改由外交部长代为出席。意在释放信号:除非美印之间的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否则不会安排莫迪与特朗普会晤。
面对美国的新一轮制裁威胁,俄罗斯表现出惊人的淡定。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9月8日表示,任何制裁都无法迫使俄罗斯改变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
佩斯科夫对记者说:“没有任何制裁能迫使俄方改变总统多次阐明的一贯立场。”他还强调,西方过去数年来对俄实施的“史无前例”的制裁“毫无效果”。
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曼图罗夫在9月6日公开表示,俄方将向中国提供军用和民用宽体飞机零件、发动机及高端复合材料。这不仅是对中俄经济合作的巩固,更是普京在对抗美国制裁时的一种强势姿态。
特朗普在对华政策上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美国对华鹰派不断施压,要求对中国采取更强硬措施;另一方面,特朗普深知与中国全面对抗的代价太大。
特朗普嘴上说想来中国,但行动上却处处设卡。比如他威胁称,如果中国不出口稀土磁铁,美国将对中国商品加征200%的关税。
但中方没有丝毫动摇。中国清楚,一味妥协只会被特朗普压得更狠。于是,国产C919项目加快推进,来自俄罗斯的宽体飞机零部件正逐步补上空缺,稀土出口政策则更加审慎,不再让这一王牌轻易出手。
这场博弈揭示了一个新的大国关系格局:自主才是硬道理。普京不向中国求援,是出于保持战略自主的考虑;印度敢于对抗美国,是为了维护能源自主;中国冷静应对,是在坚持发展自主。
特朗普政府看似强势,实则面临诸多制约。欧洲盟友在制裁俄罗斯问题上态度不一;印度坚决不屈服于压力;中国更是难以撼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难以奏效。
在这个多极竞争的时代,谁都不想被绑死,谁都在精算成本和风险。传统的对抗逻辑已经行不通,真正的胜者不是最激进的那一方,而是最能看清局势、稳住节奏的那一方。
特朗普对俄罗斯动真格却不敢对中国出手,普京面临压力却不敢向中国求援,这双重“不敢”背后,是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中国在这场大国博弈中展现出难得的战略定力,既不主动挑衅,也不畏惧压力。
美国的双重标准暴露了其外交政策的功利性:专挑软柿子捏,遇到硬骨头就绕道走。
印度敢于对抗美国,不仅因为其能源需求,更因为看透了美国的外强中干。俄罗斯淡定应对制裁,则是多年被制裁练就的“免疫力”。
今天的国际政治已经不再是强国为所欲为的时代。多极化世界正在形成,各国都在学习如何在新格局中维护自身利益。中国在这场变革中保持战略定力,既不称霸,也不屈服,正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印媒:与美国关系紧张,莫迪取消赴联合国行程
2025-09-06 16:03·观察者网
更新时间:2025-09-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