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儿子都早逝,丈夫又太苍老,81岁刘兰芳现仍卖力商演不敢退休

刘兰芳这辈子最出名的活儿就是说评书,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她和丈夫王印权一起捯饬出了《岳飞传》,那时候他们俩在鞍山住着十来平米的小屋子,白天上班,晚上熬夜搞稿子,这书一播出去,就火了,整个鞍山电台的广播天天放,全国听众都跟着听,商店里的人停下买卖,工厂车间也安静下来,就为听她讲岳飞抗金的事儿。这书不光让她出了名,还把评书这门老手艺推到高潮,之后她又整出了《杨家将》,一样受欢迎,她的声音通过电台传遍大江南北,那年代没网,靠广播,她的影响力跟现在顶流明星差不多。她还上过好几次春晚,从1988年起,她在台上说贯口,吐字清楚,声音亮堂,观众爱听,她拿过牡丹奖,国家一级演员的头衔也落她头上,这些事儿让她在曲艺圈站稳脚跟。

后来她继续出作品,《呼家将》、《白牡丹》、《红楼梦》,一本接一本,她在鞍山曲艺团干活儿,边表演边创作,80年代她去老山前线慰问,那时候她带道具上路,在阵地搭台说书,士兵围着听,她的声音盖过风沙,结束后还发东西给大家。90年代她当上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在会议上发言,谈曲艺怎么发展,她还被评为十大评书家,那时候她在各种场合露面,表演风格混了女性的细腻和男性的豪气,开创了新路子。她在鞍山人民广播电台录节目,录完一集又一集,积累了不少听众,评书这行当因为她又热闹起来,她还参加过文化活动,为传承出力,在百人谈上建言,建议怎么守正创新,这些事儿让她忙个不停。

家庭这边,她和王印权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王岩在二炮文工团说快板,他参加过单田芳的追思会,代表刘兰芳去发言,王岩的事业一般,收入刚够自家过日子,有时候刘兰芳还得从自己兜里拿钱补贴他,让他维持小家开销。二儿子王玉是侯耀文的弟子,跟郭德纲师兄弟,在煤矿文工团说相声,16岁进鞍山曲艺团,王玉和宋德全合作过《网友》、《说谚联》,这些节目上央视,拿过奖,王玉在曲艺圈有点名气,前途看着不错,可他得了胃癌,治了四年,癌细胞转移到食道,2023年11月10日,王玉55岁就走了,这事儿对刘兰芳打击大,她当时在医院守着,处理后事。三儿子王鹏在1990年代得病,25岁就没了,刘兰芳那时整理他的东西,这俩儿子接连走,让她家只剩老两口和大儿子。

王印权比刘兰芳大四岁,现在85岁,头发白了,背有点驼,走路慢,刘兰芳得照顾他,每天早上俩人聊当天的事儿,她出门时王印权送到门口,她回来时他等着,她还带各地小吃给他尝,这些小事儿维持着俩人的日子。刘兰芳没有固定养老金,她和王印权的所有开销靠她挣,医疗费、生活费都压在她肩上,她81岁了,还得接商演,不敢退休,怕停下来日子过不去。她上半年行程满,从沈阳的曲苑流芳专场,到河北雄县、柏乡、博野的巡演,再到河南社旗、重庆、山东青岛的文化活动,她一场接一场跑,火车上颠簸,到了地方就上台说书,表演基本功,扇子翻转,讲故事,结束后算钱,多演一场多攒点,不给王岩添负担。

她住北京的老楼,三室两厅,没啥豪华,门口挂艾草,角落放南瓜洋葱,客厅小桌子上摊着评书稿子,她天天改,字迹密,痕迹多,她还上网看穿越小说,每天给作者打赏50块,说那些故事跟老祖宗的《聊斋》、《封神榜》差不多,换了形式而已,这些事儿让她日子有点调剂。她在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上发言,为曲艺出主意,强调怎么守正创新,她觉得评书不能断在她手里,所以高龄还上台,不仅为钱,也为传承,老照片里她和袁阔成他们11人合影,现在只剩她一个在世,这事儿让她感慨,但她继续干。

刘兰芳的艺术路从鞍山起步,她在团里练功,学评书,结婚后和王印权合作,1979年《岳飞传》是转折,那书整理出来后,她在电台录,播出后反馈好,她接着推新书,《杨家将》让她稳固地位,她在台上用声音技巧,塑造人物,评书这行因为她吸引新人,她上春晚多次,表演贯口,获奖后继续忙,她去前线慰问,说书鼓舞士气,90年代她升职,当副主席,参与协会事儿,评十大评书家,这些事件串起她的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0

标签:娱乐   个儿   卖力   苍老   丈夫   刘兰芳   评书   鞍山   曲艺   事儿   年代   儿子   文工团   大儿子   电台   活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