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人形机器人板块强势崛起,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其中,拓斯达更是以20cm涨停的惊艳表现,直接点燃了市场的热情,而埃夫特、兆威机电、禾川科技等个股也纷纷大幅上涨,反映出市场对人形机器人概念的高度追捧。
消息面上,千寻智能(杭州)科技有限公司近期发生了工商变更,华为旗下的深圳哈勃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成为新增股东。这一消息瞬间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关注。千寻智能首款商用机器人Moz1集成26自由度全身力控,其功率密度超出特斯拉Optimus 15%,并计划于2025年落地服务和工业场景。这表明华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正在加速推进,相关技术与产品的落地预期愈发明确。
实际上,华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早已悄然展开。早在2022年4月,华为就与达闼机器人签订了合作协议,正式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2024年6月,华为联合乐聚机器人推出了“夸父”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搭载了华为盘古大模型,具备智能交互能力,可实现识别物品、问答互动等家庭场景应用,展现了华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初步成果。
此后,华为在机器人领域的动作不断。2024年11月,华为成立了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并与多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致力于解决具身智能底层技术的共性问题,推动产业实现突破性进展。此外,华为还计划在2025年量产2000套通用人形机器人,并投资72亿元建设相关产业园区,显示出其在机器人产业的雄心壮志。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携手优必选正式杀入人形机器人赛道,更是让市场对这一领域的发展充满期待。说起来人形机器人这玩意儿,今年真是被券商盯得死死的。有机构直接甩出数据,光伺服电机和减速器这两个核心零件,单台成本就占了整机的30%以上。如今,国内供应链已经开始玩命备货了,连生产线都改成了双班倒,生怕赶不上这波订单潮。
从技术层面来看,华为的研发投入为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2025年,华为申请的“一种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灵巧手”专利公布,该技术能够实现人形机器人双手之间的协同操作,显著提升双手操作的灵活性和效率。此外,华为在机器人领域还获得了“四足机器人控制方法、装置、四足机器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等多项专利授权,涵盖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感知决策等多个关键领域。这些技术成果不仅彰显了华为在机器人技术研发上的深厚实力,也为未来产品的迭代升级和应用场景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华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持续布局和技术突破,使其在这一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周五人形机器人板块的强势表现,正是市场对其未来发展潜力的高度认可。随着华为相关技术的不断落地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相关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这里面花费了很多心思和时间,分享出来,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我们坚持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5-05-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