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大盘突破3600点!沪深两市超4000股下跌!为什么越涨越亏钱?

  A股大盘每天都在创新高,仅用了10天的时间,就从3500点上涨到3600点,成交量也一路爬坡到1.9万亿。这种单边上涨的行情,已经很多年都没有出现过了。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现在大盘越往上走,赚钱效应相反越差。

  就拿今天来说,大盘突破了3600点整数位,再创年内新高。然而沪深两市却是4000股的普跌格局,仅1200股上涨。而上涨的1200股中,还有800股涨幅在两个点之下。可以看出,市场亏钱效应非常明显。

  其实不只是今天,最近这一个多月以来,A股大盘稳步走强,但市场赚钱效应一直都不太好。与今年2月相比,同样都是震荡上行,且成交量较高,但这两个月的赚钱效应可谓大相径庭。这点也可以从旌扬统计出来的个股涨跌情况上看出来。

  据旌扬观察,7月1日至今一共17个交易日,这17天里,有9个交易日个股涨多跌少,有3个交易日涨跌基本持平,还有5个交易日跌多涨少。看起来普涨的天数占到一半左右,但即便是普涨格局,个股的涨幅又普遍很小,绝大多数涨幅都在2个点之内。

  典型如7月3日,沪深两市超3200股上涨,1800股下跌。看上去涨多跌少,但上涨的3200股中,只有700股涨幅超过2%。这700股中又只有300股涨幅超过4%,其他2500股都只是微涨,比当日创业板指的涨幅还要小。

  而今年2月,一共有18个交易日,这18天里,有11个交易日个股涨多跌少,有3个交易日涨跌基本持平,还有6个交易日跌多涨少。普涨的天数也只占到一半多一点,但当时的普涨格局,却比现在的普涨格局,赚钱效应要高出一大截。

  典型如2月的第一个交易日,2月5日,沪深两市超3400股上涨,1800股下跌。上涨的3400股中,有1700股涨幅超过2%。这1700股中,又有700股涨幅超过4%,其他1700股是微幅上涨。值得注意的是,2月5日当天,A股大盘和创业板指均是下跌的。也就是说,当天绝大多数的个股,都是逆势大涨。

  对比2月5日和7月3日的涨跌格局可以看出,这两天虽然都是三千多股上涨,但大涨的个股数量差距却很大。2月5日有700股涨幅超过4%,7月3日仅300股涨幅超过3%。大涨个股的数量相差一倍以上。大家不要以为旌扬拧出来的这两个交易日只是个例。据旌扬观察,2月普涨或涨跌持平的14个交易日中,大涨个股的比例要远远高于7月,且普遍高出1倍多。

  想必不少散户朋友应该会有同样的体感,比如本周一普涨,本周二涨跌持平时,我们的持仓股就算随盘上涨,涨幅也都不大。而绝大多数的个股,最近1个月以来,其实都是横盘震荡形态。只有一些热门板块的前排股,保持单边上涨走势。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而且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要好转的迹象,这就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了!

  因为只有弄清楚其中的原因,我们才可以找到应对的策略。否则就会一直处于赚了指数无法赚钱的怪圈!

  在旌扬看来,整个市场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大涨股占比很小的情况,主要原因是热点数量越来越多,但增量资金仍然不足。

  还是把2月和7月的行情进行对比。今年2月A股市场的主线热点比较单一,就是科技股。在科技股中,又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主炒方向。在人工智能中,主力机构最先加仓的是DeepSeeK概念,然后开始向AI智能体、云计算、AI电源等细分板块调仓。除了人工智能外,其他兵力基本就集中在机器人中。

  不难看出,今年2月市场热点非常集中。主力机构和游资的加仓方向一致,就能用有限的资金,把整个主题反复轮炒。主题内的细分板块和个股,涨幅自然就会更大。

  今年7月,整个市场的热点数量众多。按照旌扬近期分析,目前A股市场有3条相对明确的投资主线,第一条是科技股,包括主力正在运作的CPO和PCB,以及刚刚开始吸筹机器人与AI智能体;第二条是反内卷,包括光伏、稀土、钢铁、煤炭等;第三条是非银金融,包括券商与多元金融,以及目前存在退潮迹象的数字货币。除了这3条主线外,还有几个小热点,同样占据了主力的资金,比如创新药和固态电池。

  不难看出,今年7月市场热点非常分散。主力机构和游资没有形成抱团炒作,在这种情况下,资金就会分散到诸多热点板块中,那么大涨个股的比例就会明显减少。

  或许正是因为增量资金不足,所以这几天雅下水电主题全面爆发时,主力机构不仅没有跟进,相反还在大幅高抛减仓。这点也可以从昨天旌扬统计出来的交易数据上看出来。

  昨天交易所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席位大幅减仓了26股,大幅买入了8股。机构单日卖盘创出年内记录,单日净流出量也创出年内记录。而被机构席位大幅卖出了26股中,有17个都是雅下水电概念,平均分布在基建、地下管网、工程机械、民爆和能源设备等细分板块中。也就是说,剔除掉雅下水电概念,昨天机构席位的流入流出量基本上是持平的。

  既然弄清楚了问题的原因,我们能不能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法呢?

  在旌扬看来,其实是可以的。当市场热点越来越多,主力资金的子弹有限,无法全面覆盖时,就会考虑收缩战线。而收缩战线往往有两种做法:

  其一,热点轮炒。这个比较好理解,就当前行情来说,反内卷、非银金融、科技股、固态电池和创新药,这些被主力机构加仓的板块,其实都有内在的投资逻辑。在阶段涨幅还不太大的情况下,主力机构和游资不愿意就此撤离,那就只能反复轮炒。这样一来,我们就会看到某一个板块脉冲上涨一两天,然后开始连续横盘,蓄势充分后,会再次走强。比较典型的是非银金融中的券商,6月23日到现在,一直是震荡上行走势,拉高几天,休息几天,然后再拉高。

  其二,只炒前排。如果主力在某一个板块中投入的资金有限,为了能让收益率最大化,就只能紧盯前排股。这也是和2月行情差别最大的地方。2月热点数量不多,主力资金只买入前排股,会导致前排股短期涨幅过大。当前排股涨高,热点趋势尚未完结时,就会选择向中后排个股调仓,做补涨加速行情。7月热点众多,一些板块的前排股涨幅涨幅本身就不算太大,那么中后排股就很难被资金照顾到。

  旌扬认为,只要知道了主力资金当前的操作策略,我们就只能制定合适的应对策略。

  在热点轮炒上,有两个应对策略,一是踩节奏做小波段,主线热点连续拉高后减仓,连续回调后只要不破关键支撑位,就可以考虑低吸;二是无视震荡持仓待涨,前提是持仓的过程中,热点不退潮。

  在个股选择上,尽量选择前排股。但如果前排股阶段涨幅过大,没有给出低吸机会,那么在板块发力时,就选择成交量明显释放的个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财经   大盘   热点   涨幅   个股   主力   前排   板块   机构   资金   涨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