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有7个君主立宪制国家,约旦是其中较为特别的一个。
约旦王室希哈姆家族是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其家族从公元7世纪开始,世袭担任伊斯兰圣地麦加与麦地那的守护者,在伊斯兰教地位崇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哈希姆家族第38代族长谢里夫·侯赛因·伊本·阿里因反抗奥斯曼帝国,领导了阿拉伯大起义,驱逐了奥斯曼帝国的势力,并在当地建立了阿拉伯政权。
谢里夫·侯赛因·伊本·阿里的长子统治了汉志,今沙特阿拉伯地区,包括麦加和麦地那,这一分支后被沙特家族灭亡,次子阿卜杜拉一世(阿卜杜拉·伊本·侯赛因)创立了约旦哈希姆王国,直到今天,三子统治了伊拉克,这一分支在政变中灭亡。
希哈姆家族唯一存续的统治政权只有约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失去对中东地区的统治权,国联将巴勒斯坦地区委托了英国管理,英国人最擅长制造矛盾。
在1921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将巴勒斯坦一分为二,东部(约旦河东岸)建立外约旦酋长国,由哈希姆家族统治,阿卜杜拉·伊本·侯赛因为国王;西部(约旦河西岸,今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地区)仍称巴勒斯坦,英国直接管理此地。
英国人为地将巴勒斯坦一分为二,西边为巴勒斯坦,东边为约旦
英国人在管理巴勒斯坦地区时,推动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区大规模移民,一战时期,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有5.6万人,占总人口的7%,到1931年,犹太人剧增到17万,占比17%,这成为后来巴以冲突的导火索。
英国人不仅管理巴勒斯坦地区,同时插手外约旦酋长国的管理,外约旦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均由英国人管理,外约旦王室的生活费都由英国政府承担。
相当于英国控制了傀儡的外约旦酋长国,名义上外约旦酋长国由希哈姆家族掌控,实际上是英国人说了算,英国还迫使外约旦接受了为期20年的《英约协定》,这一协议为不平等协议,旨在承认英国在外约旦的特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各国纷纷独立,外约旦与英国也签订《伦敦条约》,废除了英国的部分特权,同时保留了英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部分特权,以换取英国承认外约旦独立,1946年,阿卜杜拉·伊本·侯赛因改国名为外约旦哈希姆王国。
约旦从成立的那一天起,英国就深度参与其中,哈希姆家族依靠英国的支持才能独立建国,与英国关系密切很正常,这一点很重要。
尽管约旦独立了,但英国依然在约旦有驻军和部分特权。
在第一次中东战争前后,英国四处拱火,一方面偏袒以色列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定居与建国,另一方面支持约旦参与第一次中东战争,英国还允许埃及、伊拉克借道约旦攻打以色列。
谢里夫·侯赛因·伊本·阿里和他的三个儿子
以色列建国后,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等阿拉伯国家组成联盟进攻以色列,约旦想夺取约旦河西岸的土地,并入自己的国土,并在战争中成功占领了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
战争结束前,以色列与约旦谈判并签订停战协议,由于各种原因,以色列承认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并入约旦王国,约旦如愿吞并了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地区。
约旦人与巴勒斯坦人同宗同源,类似于韩国人和朝鲜人,都是被人为分割开的,英国强行以约旦河为界,分割巴勒斯拉(包括以色列)与约旦。
约旦这一行为遭到了巴勒斯坦激进武装派别的严重不满,这些人想独立建国建立巴勒斯坦,结果这一地区被约旦吞并,引发了部分巴勒斯坦人与约旦的矛盾。
1951年,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伊本·侯赛因在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遇刺身亡,一名身份不明的巴勒斯坦男子近距离向阿卜杜拉开枪,导致他当场死亡。
谁刺杀了阿卜杜拉?
有人推测是巴勒斯坦激进武装干的,原因就是为了争夺约旦河西岸,这里是整个中东地区的火药桶。约旦河西岸是联合国划分给巴勒斯坦独立建国的地区,现被约旦占领并入其国土,巴勒斯坦当然会愤怒,就连联合国也反对约旦这一行为。
阿卜杜拉被杀后,其子塔拉勒继任国王,一年之后因精神问题退位,由阿卜杜拉的孙子侯赛因·伊本·塔拉勒继位为国王。
第三次中东战争,约旦占领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地区,并将该地并入约旦国土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先发制人,攻击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夺走了约旦河西岸地区。
由于战争,导致大量的巴勒斯坦进入约旦避难,仅第三次中东战争就有40万巴勒斯坦难民涌入约旦,约旦境内的巴勒斯坦人总计有数百万,差不多占到约旦总人口的一半。
约旦境内的巴勒斯坦难民关系错综复杂,有不同阿拉伯国家支持组建的武装派别,这些武装派别以约旦为基地,以游击战的方式攻击以色列,以色列就开始攻击约旦,由此带来了严重的安全影响,这引发了约旦统治阶层的担忧。
巴勒斯坦难民还在约旦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基地,以自己的方式来管理,这又带来一系列问题,由于约旦与英国关系密切,并不支持这些巴勒斯坦武装攻击以色列,约旦国王还被巴勒斯坦激进武装派别视为阿拉伯国家的叛徒。
在此期间,约旦军队与巴勒斯坦武装派出爆发了一系列冲突。
1970年,巴勒斯坦激进武装派别劫持了3架英国、德国、瑞士的飞机到约旦,将飞机乘客囚禁在约旦的沙漠中,并要求欧洲各国释放关押的巴勒斯坦囚犯,这一行为导致约旦颜面尽失,同时也导致约旦与巴勒斯坦关系彻底破裂。
黑九月战争,约旦与巴解组织彻底决裂
为了巩固政权,同时打击境内的巴解武装,约旦向美国和英国求援,同时通过英美要求以色列打击支持巴解组织的叙利亚军队。
在英美两国的劫持下,约旦军队开始大规模进攻境内的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双方爆发激烈冲突,据说有数万巴勒斯坦人被打死,巴解组织有数千名武装成员被打死,巴勒斯坦武装组织都被驱逐出约旦,被赶到黎巴嫩。
这便是约旦历史上的黑九月事件,约旦为了自身的安危,驱逐了巴解武装组织,双方彻底闷死,巴解组织开始把推翻约旦国王侯赛因的统治作为自己的斗争目标,不断派人暗杀或者袭击侯赛因国王。
这一事件也导致了埃及、科威特、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阿拉伯国家断绝了与约旦的外交关系,阿拉伯国家认为约旦投靠了英美与以色列。
约旦地理位置
约旦和以色列都把巴解组织作为自己的敌人,走向一起也就自然而然了,1994年,约旦和以色列在美国的撮合下,双方签署《华盛顿宣言》,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约旦成为第2个与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国家,第1个是埃及。
约旦与以色列的关系其实非常尴尬和特殊,一方面约旦信奉伊斯兰教,另一方面约旦国内有超过50%的巴勒斯坦人,它又是标准的阿拉伯国家,尽管双方签订了和平协议,但约旦始终没有公开支持以色列。
约旦采取了一种务实的方式,嘴上天天谴责以色列,私下与以色列达到一系列协议,比如以色列向约旦供应淡水,约旦与以色列私下继续合作。
同时美国因素也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约旦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约旦从建国开始就与英国关系密切,后来又与美国关系密切,美国在约旦有3个军事基地,驻军有3000人。
约旦地理位置很重要,以色列几乎整个东部边境都与约旦接壤,敌对以色列的国家不能借道约旦攻击以色列,能让以色列抽出很多兵力来应付其它地区的威胁,以色列不可能与所有的阿拉伯为敌,总要保证部分边境的安全。
约旦从建国开始就亲英美
这就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当巴以冲突时,约旦总是出来谴责以色列,仅仅只是谴责而已,但在具体行动上,没有任何敌视以色列的举动,约旦这么做是为了安抚国内超过50%的巴勒斯坦人。
攻击以色列的导弹或无人机在飞越约旦领空时,大多会被击落,约旦不会承认是自己做的,他同样会继续谴责以色列,这是非常明显的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这也是现实情况下最务实的办法。
约旦是君主立宪制的世俗化政权,尽管伊斯兰教是国教,但治国用的是宪法,不用伊斯兰教义治国,与伊朗、沙特完全不同,虽然有议会和多党制选举,但约旦国王的权力较高又不是专制,沙特是君主专制,伊朗直接就是政教合一。
更新时间:2025-07-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