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被央媒“点名”的雷军,暴露真实处境,原来董明珠真没说错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中国新闻网、新华网】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趣影星探社

编辑|趣影星探社

前言

提起雷军,很多人脑海里第一反应都是他停不下来的创业路,以及他那“押上身家”的狠劲!

2015年喊着“年轻人的第一台空调”硬闯大家电赛道,后来又花四年时间砸钱造汽车。

他的每一步选择,可谓是都自带热搜体质。

但谁能想到?

2013年敢跟空调巨头董明珠叫板十亿赌约的雷军,12年后竟被央媒亲自点名!

不过,如今被央媒点破现状后,大家才猛然发现:当年前董明珠说过的话,竟然字字都应验了。

这下他的真实处境彻底藏不住了。

1小时中国首富

聊起雷军的戏剧性名场面,今年2月那则“雷军登顶中国首富”的热搜绝对要算一个。

只不过这份首富光环只持续了1小时,被网友笑称是史上最短的财富体验卡。

雷军后来调侃“财富像海浪,涨得快退得也快。”

可若回头翻看他的创业履历,会发现这种起起落落早就是常态。

他的每一步,都踩着争议和挑战在往前走。

22岁刚进金山时,雷军就犯过年轻气盛的错。

当时看到微软在全球市场的成功,他一股脑想做“中国人自己的软件”。

花了3年时间、砸了200多万,硬生生搞出了“盘古软件”。

可现实给了他狠狠一击:软件上市后只卖了不到2000套,金山直接被逼到倒闭边缘。

当时负主要责任的雷军,选择休假6个月。

也就是这6个月的沉淀,让雷军彻底想通了关键。

不是软件不好,是没摸透用户需求,复刻微软那套,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太超前了。

想通之后的雷军像开了窍,回归金山后立刻调整方向。

做《剑侠情缘》游戏光盘,推出金山词霸、金山影霸等光盘软件。

硬生生把快凉透的金山拉了回来。

此后,求伯君任命雷军成为金山公司经理。

当时的雷军,只有28岁。

但之后在事业达到顶峰时,他却毅然决然走出安乐窝,放下了金山总裁的职位。

回国后跟合伙人喝了一锅小米粥,随后便创办了“小米”。

从软件跨界到手机,靠“性价比之王”站稳脚跟。

再从手机拓展到智能家居、AI,最后甚至一头扎进竞争最激烈的智能汽车领域。

有人说他“贪多嚼不烂”,但现在看,他其实是在一步步搭自己的科技帝国。

除了敢闯敢拼,雷军还有一个让人佩服的本事,那就是总能让用户“心甘情愿”为小米买单。

雷军的“营销魔法”

如今50多岁的雷军,依旧没停下“折腾”的脚步。

而他最圈粉的,从来不是大佬光环,而是独一份的接地气营销。

去年小米推出的SU7在互联网界和汽车界掀起一阵热潮。

当时小米SU7正处于“订单破10万但产量爬坡缓慢”。

然后有网友在小米高管卢伟冰微博下留言“让雷总拧螺丝去”。

雷军次日即回复“我马上去催一下。”

随后他进一步玩梗:“网友们催我到工厂拧螺丝。一觉醒来,10 万台零部件已经在备货了!”

这种借梗、造梗的方式,既化解了用户对交付的焦虑,又巧妙宣传了小米SU7的量产成果,实现“零预算引爆流量”。

但更让人觉得亲切的是他的直播风格。

没有企业家常见的高高在上,反而像和朋友聊天一样,主动回应网友关心的各种八卦话题。

从“是不是高考状元”“人生低谷时银行卡只剩40亿”,到“频繁撞衫马斯克”,他都一一坦诚回应。

雷军表示自己和大家一样也出身农村,人生低谷时卡内并不是只剩下冰冷的40亿,自己也高考也并没有考到700分。

至于撞衫,完全是因为男士西装就那几种配色,纯属巧合。

而在直播间的评论区里全是路转粉的声音:“原来大佬这么接地气,没有一点架子!”

其实雷军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不搞高高在上的企业家人设,反而把自己的不完美摆出来,用真实拉近和用户的距离。

而最近的小米17发布会,更是把抓用户心智玩到了极致。

雷军在台上直接放话“全面对标iPhone”。

当PPT上出现iPhone 17和小米17电量的对比图时,台下观众的欢呼已经证明:雷军成功了。

再等到公布小米17 Pro起售价5999元,比iPhone 17 Pro便宜整整3000元时。

网友直接沸腾了:“这价差也太良心了,简直是给打工人送福利!”“本来纠结换不换手机,看到价格直接冲了!”

不过要说最近最受关注的,还得是小米 17 发布会前的那场雷军年度演讲。

就是这场演讲,让央媒都忍不住点名,也让大家看到了雷军不为人知的一面。

“科技孤勇者”

今年9月25日,雷军第六次年度演讲时,把主题定为“改变”。

光是这个主题,就足以让人好奇:他想通过“改变”传递什么?

在发布会前雷军坦言:“造车和重启造芯几乎是同时做的决定,把小米前十年攒的家底全押上了。”

他在台上表示:“没有什么事情是命中注定的,别人觉得你行不行不重要,关键是你自己有没有勇气去试一试。”

可就在大家为他的勇气点赞时,央媒的点名却戳破了他的真实处境。

央媒不仅转发了雷军年度演讲的一段视频,并着重标出雷军的一段话:“只要持续努力、不断成长,每个人都有机会‘逆天改命’。”

而这次“点名”也让不少人看到了雷军的“真实处境”。

作为中国企业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如今在手机、汽车、家电三大领域取得很大的突破。

那怕曾经遇到了很多困难,每一步都走得磕磕绊绊,但他从没有放弃。

一直不断努力、成长,最终取得了成功。

而现在,他又一次“启航”坚定不移地扎进了芯片自研领域。

就像雷军说的“别人觉得你行不行不重要,关键是自己有没有勇气试。”

而这雷军的经历,也让人想起当年前董明珠说的那句“做技术要舍得‘吃亏’。”

当时还有人觉得是行业互捧,可现在看,董明珠还真没说错。

雷军押上家底造车造芯,可不就是舍得“吃亏”。

而他注重的也从来不是财富涨跌那么简单,而是技术上的“需求”。

就像有些网友说得:“换个企业家,可能早就满足于手机业务的成绩了,雷军偏要啃硬骨头,这股劲才是中国科技该有的样子。”

回看雷军的路,从带领金山上市到40岁再创业,从1小时首富到押上身家造汽车,每一步都像在刀尖上舔血,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网友喜欢他,不就是因为这份从拼出来的真实吗?

结语

看完雷军这些年的经历,让人感触颇深。

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家的创业史,更像一部“普通人如何靠勇气改变命运”的教科书。

雷军用自己这么多年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真正的成功,从来不是站在巅峰不动,而是哪怕跌进低谷,也有爬起来继续向前的勇气。

而中国科技的进步,恰恰需要更多像雷军这样的人。

毕竟,科技发展从来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敢闯别人不敢闯的无人区,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路,才能让中国科技真正站上世界的舞台。

而雷军,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这件事。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新华网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科技   处境   真实   雷军   董明珠   小米   金山   网友   中国   勇气   软件   大佬   用户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