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不仅要继续降息?还要停止缩表?美国经济是到底差到什么程度,竟然要放这种大招?
美联储“放大招”,要继续降息?
就在今天凌晨,也就是美联储会议静默期之前的最后一次货币政策讲话中,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美国就业形势不断恶化!
尽管特朗普政府关门,导致经济数据迟迟无法出炉,进而影响了自己的判断。但是他预计10月份依然会进行降息。
更重磅的是,鲍威尔还说,持续了多年的“缩表”政策将会在未来几个月内暂停。这直接给美股市场打响了一剂强心针!
众所周知,美国总统特朗普其实多次强烈要求美联储加息,而鲍威尔受制于特朗普关税战,以及带来的通胀问题迟迟不行动,鲍威尔甚至一度有被特朗普被“解雇”的风险。
特朗普多次要求鲍威尔降息
但是现在,鲍威尔的言论更加“鸽派”。这是否意味着美联储正在向特朗普投降?一旦鲍威尔彻底转向,这对中国又有何影响?是否是影响中国的大利好?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上面这些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美国现在的情况到底如何?
鲍威尔说,现在的美国横在处于“低招聘、低裁员”的阶段”;他又说:“美国经历过一个罕见的时期,虽然岗位需求下降,但失业率保持稳定”。
怎么解读呢?
首先,美国最近的就业前景和通胀前景“没有太大变化”。比如美国的经济增长“略微文件”,“失业率保持地位”,但是“工资增长大幅度放缓”。
鲍威尔暗示降息,暂停缩表
但是,美国还面临着“就业下行风险增加”等等风险。所以美联储不仅要面临着“通胀压力没有完全缓解”的情况,还得一边面对“就业市场持续走弱”的风险。
那么美联储会如何应对呢?鲍威尔没有说,但是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
现在的华尔街普遍认为,美联储将会在10月底的会议上再次降息。鲍威尔自己也说“现在没有无风险的路径”。
美国经济现在非常差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联储就会从之前的“抗通胀优先”,转变为“平衡经济增长和就业优先”的路径。这也是为啥鲍威尔要降息的根本原因。
鲍威尔除了暗示要进行降息之外,他还明确表示,未来几个月内会暂停“缩表”。
什么是缩表呢?缩表,是美联储暂停缩减资产负债表的简称。我们可以简单把它理解为美联储从市场上回笼资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市场的资金太多,导致大水漫灌,从而控制通胀。
就算是在今天,美联储每个月依然要从市场回笼400亿美元的资金。
美联储降息示意图
而随着本次发言,美联储很明显要进行政策转向,所以鲍威尔认为,目前的情况下,继续缩表没有意义,市场不用太过于担心通胀问题,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战和移民政策,已经把美国国内的需求都给干没了。
既然美国国内需求减弱,自然就不用担心通胀问题了,现在的情况是要把美国的经济搞上去,去刺激经济,刺激需求才是美国的第一要务。
美联储停止缩表也有一个重要意义:美国的货币紧缩政策全面停止,从而转向全面的货币宽松政策。
那么,这件事儿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其实总体来看,对中国和中国资产是一个利好。
众所周知,美联储降息和加息就是所谓的“美元潮汐”。美联储利用美元潮汐来收割全球。如果说美联储加息是收割,那么美联储降息则是美国“播种”的时间。
美联储降息,是美元“播种”的时候。
美联储降息直接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增加。美国股市或因此不断上涨,而美股涨了,就会通过协同效应和全球资本流动影响中国市场和中国A股,这对我们是一个好消息。
不仅如此,这对中国汇率,对人民币也是一个利好。
根据今天早上最消息,人民币中间价已经升到了7.10元的强方,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0995,这是去年11月以来的首次。
人民币汇率开始不断升值
因为美联储放水,美元指数走弱,美元贬值,那么人民币就会出现升值。这对最近几年长期受到贬值压力的人民币来说是一个大利好,未来甚至可能出现阶段性升值,涨破7元大关也是有可能的。
不仅如此,随着美元走弱,美元资产吸引力相对下降,国际资本也会更多流入中国,流入A股市场,增加国内市场资金流动性。
而从货币政策来看,随着美联储降息,美国利率不断下降,中美之间的“利差”将会不断缩减。这样子,央行后续进行降准,降息时,就会有更大的政策空间,更有利于“以我为主”的国内经济。
对于中国而言,这无疑提供了一个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时间窗口。我们要趁机练好内功,将美联储释放的全球流动性利好,转化为支撑国内经济发展的动力。
更重要的是,目前正处于中美贸易战的紧张时期,美联储此举,也算是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的好消息,有了美联储的“帮助”,中国的胜算就更大一分!
-------------------------------
【樱狼财经】探寻热点背后的真相,欢迎点赞、评论,赞赏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