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医说健康丨小胖墩≠养得好!为肥胖儿童减负做健康萌娃

视频加载中...

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王奕婷)儿童肥胖早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我省中小学生超重率从2022年的11.97%微降至2024年的11.34%,但肥胖率从8.37%缓升至8.61%,且小学学段的肥胖率依然最高,提示低龄段正成为肥胖防控的关键战场。

针对这一严峻问题,坪山区人民医院的儿童医学专家团队建议:定期体检是关键!请务必按时带娃进行儿童保健门诊体检。医生会监测生长发育曲线,计算BMI,早期识别超重肥胖风险!如果评估发现孩子存在超重或肥胖倾向,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儿童保健科、儿科)。坪山区人民医院的儿童保健门诊和儿童内分泌门诊能提供个性化的评估、指导和干预方案(如饮食、运动、行为调整等),并会根据需要提供专业建议或转诊服务,为坪山家长和儿童提供更便捷、更专业的体重管理服务。

儿童肥胖不是“婴儿肥”那么简单!

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

首先考虑遗传原因或家族病史。爸妈胖,娃胖的概率确实更高些。其次,最根本的原因是能量天平的失衡。摄入过多高糖饮料、油炸食品、快餐、甜点零食等高热量食品,但户外运动量严重不足。另外,不良习惯也会导致身体肥胖。睡得少,内分泌紊乱,情绪化进食,过度喂养都有可能导致儿童肥胖。

“胖”的危害:不只是“不好看”

千万别以为“小时候胖点没关系,长大就抽条了”!儿童肥胖是会对儿童的生长有负面影响的。肥胖可能抑制生长激素分泌,还可能导致骨龄提前,骨骺提前闭合,“横向发展”可能真的影响“纵向冲刺”。女孩可能早发育(性早熟),男孩可能发育延迟或出现乳房发育等问题,成年后甚至影响生育能力,又或者是出现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前期)甚至早期动脉硬化等。肥胖也会使儿童的关节负担加重,容易感到疲惫,不爱动,形成恶性循环,严重者还可能引起膝内外翻、扁平足等骨骼问题。在生活和社交方面,孩子可能面临被嘲笑的问题,产生自卑、焦虑情绪,影响心理健康。

科学喂养+动起来,做健康萌娃

1.科学喂养是基石(0-3岁是黄金期!)

0-6个月:纯母乳喂养是金标准!按需哺乳,每天补充维生素D (400 IU)。

6个月起:及时添加辅食!原则:从少到多、从一种到多种、从稀到稠、从细到粗。首推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如强化铁米粉、肉泥)。1岁内辅食不加盐、糖、调味品!

1-3岁:食物为主,奶为辅(约500ml/天)。培养自主进食!营造愉快就餐环境,不看电子产品。食物多样化,每天最好5餐(3主餐+2点心)。零食选健康、易抓握、软硬适度的(如小块水果、无糖酸奶)。喝白水是王道!

响应式喂养:关注宝宝饥饱信号,不强迫喂食。

饮食清淡:从小培养清淡口味。

规律就餐:固定时间地点。

全家参与:大人是孩子的榜样!

2.动起来是关键!

0-1岁:多趴、多爬、亲子互动游戏。每天进行抚触、被动操。

1-3岁:保证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每天累计户外活动至少2小时!走路、跑跳、玩球、滑滑梯......尽情放电!

3-6岁:每天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累计至少1小时(如快走、跑步、骑车、跳绳、球类游戏)。减少久坐(看电视、玩电子设备每次≤20分钟)。

全家总动员:把运动变成亲子时光!周末公园野餐、散步、放风筝,都是好选择。

(图文来源:坪山区人民医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育儿   健康   肥胖   儿童   位数   门诊   人民医院   百分   山区   食物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