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沦陷!预制菜全面胜利,中国的商场,怎么全是预制菜?

一场婚宴16道菜,七成是预制;一份超市沙拉卖到六七十元,背后还是预制菜。我们的餐桌正在悄然改变,却很少有人被告知真相。

“以后不用招厨子了,去饭店吃饭全是预制菜,自己热一下得了。”这是不少网友的调侃,也是当下餐饮行业的真实写照。

202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安徽阜阳个别企业使用劣质“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的乱象,画面令人作呕。这则报道直接将预制菜行业的遮羞布撕开,引发了全社会对预制菜质量安全的广泛关注。

预制菜无处不在:从婚宴到外卖,悄然占领餐桌

预制菜早已不是新鲜事物。浙江省湖州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食品认证审评室主任顾宽余介绍,预制菜是以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经过预处理、热加工、快速冷却、包装等工艺制成的方便菜肴制品。

目前预制菜可分为四大类:即食类、即热类、即烹类和即配类。从开袋即食的豆干,到需要简单加热的方便面,再到只需简单烹调的半成品菜肴,都属于预制菜范畴。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微调查显示,62.8%的消费者在外出就餐过程中遇到过饭店使用预制菜。连锁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更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真功夫、吉野家、西贝等连锁餐饮企业都有一定程度使用预制菜。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报告显示,部分头部连锁餐饮企业中预制菜使用比例已经相当高。

餐饮业对预制菜的青睐主要源于其带来的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根据中国饭店协会的报告,一家餐饮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占比约40%,人力成本约20%,房租成本约10%,这三项支出占到总成本的70%以上。

使用预制菜可以显著降低这些成本。预制菜不仅降低了食材开支,还实现了菜品标准化,缩减了聘请厨师的成本以及后厨面积。

第三方机构估计全国70%的外卖商家使用料理包。某团拼好饭单店日出餐量超2000份,全靠料理包流水线。像两荤两素套餐这种爆款,后厨可能连炒锅都不用开。

预制菜还能帮助餐厅实现菜品标准化供应。这意味着餐厅不需要高价聘请手艺高超的厨师,避免了更换厨师导致客人流失的风险。这也是连锁餐饮店依赖料理包的一个重要原因。

许多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在外就餐时吃的是预制菜。杭州一对新人为了给亲朋好友留下一场难忘的婚宴,选了市区一家知名酒店,定了一款价格不菲的宴会套餐。

但婚宴后新人被亲友告知:婚宴性价比不高,16道菜有七成是预制菜。这对新人在网上发文“吐槽”后,引发不少网友共鸣:“知道现在预制菜流行,没想到花了大价钱的婚宴也多是预制菜。”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很多餐厅并未明确告知消费者他们使用的是预制菜。江苏省消保委的调查结果显示,53.2%的消费者反对饭店、餐厅使用预制菜,表示去餐馆就是想吃新鲜菜品。

消费者普遍认为,如果外出就餐支付了相应价格,却吃到预制菜,是一种欺骗行为。

识别方法与行业乱象:透视预制菜的三大技巧

面对预制菜泛滥的局面,消费者也开始总结识别预制菜的方法。识别预制菜有三大实用技巧。

第一看出餐速度。如果下单10分钟就显示已出餐,那基本可以断定是料理包加热。第二摸食材口感,预制菜的肉质通常发绵、蔬菜偏软。像水煮牛肉的肉片要是像橡皮泥一样Q弹,那大概率是工厂合成的重组肉。

第三观察分量。预制菜为降低成本,蔬菜会用冻干脱水的脆皮黄瓜,肉类则切成小块藏肉香。某家招牌盐焗鸡实际只有1/3鸡腿,剩下的全是骨头和填充料。

商家使用预制菜时的套路也很多。去年杭州某婚宴被曝光七成菜品用预制菜,但菜单上全是现杀龙虾现捞鲜鱼的噱头。更绝的是部分商家玩双标,堂食用新鲜食材,外卖直接上预制套餐。

202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槽头肉梅菜扣肉预制菜乱象,直接撕开了预制菜行业的遮羞布。记者调查发现,安徽阜阳个别企业用未经严格处理的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

槽头肉是指猪头和躯干连接部位的肉,也叫淋巴肉,这是猪身上品质最差的肉。这些槽头肉进行了简单修整,剔除了淋巴结和甲状腺,但并没有处理干净,因为处理干净了,肉的厚度就不够了。

糟头肉

一家被曝光的预制菜企业负责人直接表示,槽头肉占到百分之六十左右。这些低劣的槽头肉经过加工处理后流向市场,最终走上消费者的餐桌。

除了原材料质量问题,预制菜还存在其他隐患。江苏省消保委调查显示,62%的预制菜存在食材不新鲜包装破损等问题。某些佛跳墙预制菜为了锁鲜,加的味精比海参还多。

行业规范与未来:预制菜何去何从?

目前,我国还没有预制菜的具体标准。有关专家认为,标准体系缺失已经成为影响预制菜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由于缺乏统一执行标准,市场上的预制菜品质良莠不齐。

为更好推动和规范预制菜产业发展,近年来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提及,鼓励制售半成品和净菜上市。

广东、福建、山东等地也先后推出预制菜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当地预制菜产业发展。中国烹饪协会也正式发布预制菜团体标准,对预制菜的原辅料、产品标准、生产过程卫生等均作出明确规定。

专家表示,预制菜上游连着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下游连着餐饮业转型和消费变革,是促消费促转型的有效抓手。未来预制菜行业将经历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竞争到规范经营的过程。

预制菜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超市里的速冻水饺、便利店的沙拉便当、外卖平台上的两荤一素套餐,甚至高档餐厅的宴席,都可能有预制菜的身影。

数据显示,2026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720亿元。随着冷链技术进一步发展,新鲜、健康的预制食品将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但不管怎样,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应该得到尊重。餐厅和外卖店铺如果使用预制菜,应该尽到告知义务,而不能隐瞒或欺骗消费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美食   中国   餐桌   商场   婚宴   消费者   外卖   餐厅   成本   行业   料理   江苏省   扣肉   套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