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预制菜”餐厅,看看后厨面积就知道了!

01

楔子

这段时间,罗永浩和西贝关于“预制菜”的论战还在继续,其实我前两天也写过一篇文章了,说的是预制菜的盛行和商场不能用明火没太大关系。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扩展阅读:《预制菜没有“锅气”,真的是因为商场不让用“明火”吗?》

这两天我师弟王工给我发了点素材,让我蹭蹭热度,那我就继续写写吧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聊聊“预制菜的发展对餐厅后厨带来的面积影响”

02

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厨房设备、市场供求、物流方式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由此带来厨房的加工、储藏等方面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1)例如净菜上市,使厨房的副食粗加工面积可以适当减少;

2)粮油市场开放,供应商可随时送货上门,使储存这类物品的库房面积也相应减少;

3)冷库的设计多采用成品组装冷库,或规模较小的餐馆采用冷柜储藏,免去了建筑冷库的附设机房、温度控制和防潮、保温等构造所需要的面积;

4)现代化的厨具设备,可使主、副食的加工制作分别在一个空间内完成,仅从流程上分开,利用操作台、柜作分隔,或立体布局,充分利用空间,减少了分隔成小间所占用的走廊面积和墙体面积;

5)能源的改革,以气代煤或以电(油)代煤,又可以取消烧火间的面积。

6)许多餐馆的养生池设置于餐馆的大厅内,中央厨房、快餐配送等也都减少了厨房的面积。

在满足卫生和厨房工艺要求的情况下,现在的厨房是越来越紧凑,面积越来越小

03

规范变化

在饮食建筑规范中有一个叫做“餐厨比”的概念,就是来衡量一个餐厅的厨房到底是大还是小的。

餐厨比

是指餐厅中厨房面积与就餐区面积的比例。

在老版的《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4-89)中,要求餐厨比宜为 1∶1.1,也就是就餐区域和厨房的面积差不多。(如下图)

3.1.3 100 座及 100 座以上餐馆、食堂中的餐厅与厨房(包括辅助部分)的面积比(简称餐厨比)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餐馆的餐厨比宜为 1∶1.1;食堂餐厨比宜为 1∶1。

而在现行的《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4-2017)中,要求餐厨比为 1∶0.5,快餐店、冷饮店等甚至到了1∶0.33。(如下图)

从实地调研的结果来看,很多餐厅的实际餐厨比甚至更低,比如说深圳的塔里木河大酒店餐厨比为1:0.15。(如下图)

而有些奶茶铺等业态,他们的餐厨比将更低。因为都是预制的材料,到现场只不过进行一下勾兑。(如下图)

04

卫生监督变化

其实餐厅后厨面积的减少,不光是建筑规范的变化,也是卫生监督部门要求的改变。

据调查资料显示,各地卫生监督部门对餐饮业餐厨比面积的要求也有所降低

比如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颁布后,《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卫监督发[2005]260号)、《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GB/T 22000-2006、《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国食药监食[2011]395号文件)及《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国食药监食[2010]236号)中均提出了推荐的各类餐饮业场所布局要求,其中厨房面积相对于原规范减少很多。

食材粗加工空间在中央厨房解决了,厨房生熟食的卫生问题也大大缓解;库房空间被物流取代了,厨具等设备更集约化......

这一系列的变化,才使得后厨面积越来越小被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所允许。

05

结束语

所以要想知道你在餐厅吃的是不是“预制菜”,去看看厨房的面积就大致有数了。而现在各色餐厅为了自证清白,都纷纷做成透明厨房让顾客参观。

预加工食材和预制菜完全划等号,这不太严谨。因为预加工可以是昨天加工的,也可以是2年前加工的,所以应该对预加工的信息进行公开说明。

其实随着城市节奏的加快,老百姓生活方式的改变,餐厅提供预制菜这件事没必要遮遮掩掩的,让大家消费的明明白白也就行了,没必要既做又立!

#预制菜#

#建筑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美食   餐厅   面积   厨房   餐饮业   加工   餐馆   建筑   冷库   库房   卫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