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发布讣告: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著名演员朱媛媛,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7日病逝,享年51岁。
朱媛媛,图自中国国家话剧院
同一天,演员辛柏青发布的讣告中提到,妻子朱媛媛已与癌症“抗争近五年”。在这5年时间里,“她没有悲观消沉,依然坚定、自信地面对困难,并把对生活的热爱,用欢笑和温暖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朱媛媛与丈夫辛柏青,图据朱媛媛微博
抗癌近5年,朱媛媛依然坚强乐观
朱媛媛1974年出生于山东青岛。1998年,随着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热播,她所饰演的张大民的妻子“李云芳”角色深入人心。她将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女性的坚韧与温柔演绎得淋漓尽致。凭借这一角色的出色表现,朱媛媛荣获第18届金鹰奖“观众最喜爱女主角”,成了家喻户晓的“国民媳妇”。
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剧照
此后,无论是《家有九凤》里“初七凤”的复杂情感,还是电影《天狗》中“桃花”刚毅女性的形象,抑或话剧舞台上《四世同堂》《大宅门》等经典作品的呈现,朱媛媛都凭借她扎实的演技,让每一个角色栩栩如生,赢得观众的喜爱。
不仅仅是影视剧中塑造的“坚韧”“刚毅”的角色形象,生活中朱媛媛亦是如此。从朱媛媛的丈夫辛柏青发布的讣告中大家也能看出,字里行间满是对她坚强、乐观的赞美。
“没有悲观消沉,不要虚度每一天、每一秒”。这种状态,其实朱媛媛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中也有表露。在以癌症病人为主角的影片《送你一朵小红花》中,朱媛媛饰演脑瘤男孩韦一航的母亲陶慧,她希望表达出“身处一个特殊家庭,虽然这个家受病症折磨许久,但日子又过得早已稀松平常”的状态。①
朱媛媛也在采访中提到自己对于“失去”的理解,“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失去,失去家人、失去父母,直至失去自己的生命,哪个人能逃得掉呢?所以,与其恐惧担忧,还不如就活在当下,珍惜每一分钟、每一秒钟。”
《送你一朵小红花》剧照
演员黄晓明也发微博称,“前阵子我们还在一起建设月海,一起造梦,一起并肩作战,媛媛姐在组里一直很坚强乐观,甚至于她都没有跟我们说过癌症的事情,永远都是笑着面对一切!”
50岁后一定要做好防癌体检!
尽管朱媛媛已经离我们而去,她所留下的作品却成为经典,她的精神同样鼓舞着无数人。缅怀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深刻思考癌症对生命健康的威胁。尤其是50岁后一定要重视防癌体检!
“防癌体检对预防癌症,避免由于癌症引起的死亡,意义重大”。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主任医师张凯曾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比如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只有13%,但通过体检发现的早期肺癌10年生存率可达到近90%。其他恶性常见肿瘤,如胃癌、结肠癌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早期乳腺癌甚至可达到100%。以上癌种,均可以通过防癌体检早期发现。
张凯医生表示,防癌体检不是保证大家终生不得癌症,而是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大家不得中晚期癌症,早期癌症大多是可以治愈的。比如,肝癌一旦发现就是中晚期了,手术机会都没了,但早期肝癌治疗效果非常好。小于3厘米的小肝癌,通过各种手段,甚至可以不用手术,治愈率可达90%以上。对于大部分癌症来讲,一般50岁以上就可以进行常规防癌体检。②
20种常见癌症筛查“金标准”,
防癌体检别漏掉!
日前,我国《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5版)》发布,盘点总结20多种恶性肿瘤的正确筛查的方法,堪称“金标准”。看前先收藏,看后转给家人!③
1. 肠癌——肠镜
肠镜是肠癌筛查的“金标准”。45岁开始,每年1次粪便免疫化学检测,或每1~3年1次粪便多靶点FIT-DNA检测,或每1~3年1次血液循环肿瘤DNA检测,阳性者立即行肠镜检查;或每5~10年1次肠镜,直到75岁。76~85岁体健者、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者,可继续维持筛查;85岁以上,不推荐继续筛查。
2. 乳腺癌——钼靶
乳腺X线(钼靶)是乳腺癌筛查的“金标准”。40岁起开始筛查,每1~2年进行1次乳腺X线(钼靶)检查;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联合检查;70岁以上,体健者、预期寿命10年以上者均建议维持筛查,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
3. 肺癌——低剂量螺旋CT
低剂量螺旋CT筛查是肺癌筛查的“金标准”。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建议尽可能使用64排或以上的多排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
CT检查,健康时报图
4. 肝癌——甲胎蛋白+B超
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是肝癌筛查的“金标准”。建议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每6个月筛查1次。
5. 胆囊癌——肿瘤标志物+B超
肿瘤标志物血清CEA、CA19-9检测和肝胆B超检查是胆囊癌筛查的“金标准”。建议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进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一般人群45岁以上,建议每年进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
6. 胰腺癌——肿瘤标志物+B超等
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CEA等结合腹部B超、CT、MRI检查、超声内镜、PET/CT检查是胰腺癌筛查“金标准”。建议高危人群以CA19-9、CA125、CEA等肿瘤标志物的血检结果结合腹部B超进行筛查,如有异常,进一步进行腹部CT、MRI检查。
7. 食管癌——食管镜检查
普通内镜(食管镜)检查就是食管癌筛查的“金标准”。建议高危人群每2年1次普通内镜检查,内镜检查病理结果提示轻度异型增生,每年1次内镜检查。
8. 胃癌——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胃癌筛查的“金标准”。建议45岁及以上,且符合胃癌高危因素之一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健康时报图
9. 宫颈癌——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
宫颈细胞学检查(TCT)、高危型HPV检测联合筛查是“金标准”。建议21~29岁采用子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30~65岁采用子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或者高危型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5年1次。
10. 卵巢癌——肿瘤标志物+B超
血清CA125检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是筛查“金标准”。不推荐对无症状、非高危女性进行卵巢癌筛查。
11.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活检、B超
超声、子宫内膜活检等妇科检查是筛查“金标准”。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12. 前列腺癌——PSA检测
血清PSA检测是前列腺癌筛查的“金标准”。建议对40岁以上、身体状况良好,且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开展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
13. 膀胱癌——尿常规+B超等
尿常规检测、B超检查、尿液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是筛查“金标准”。建议一般风险人群70岁开始,每年1次尿常规检测;高危人群60岁开始,每年1次尿常规检查联合B超和尿液肿瘤标志物。
14. 肾癌——尿常规+B超
B超检查、尿常规检查是筛查“金标准”。对于35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1次筛查;对于50~70岁这一肾癌高发年龄段的人群,更应定期进行筛查。
15. 甲状腺癌——颈部检查+B超
临床颈部检查、颈部超声检查是筛查的“金标准”。一般人群临床颈部体检20~29岁每2~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颈部超声检查30岁后每年1次
16. 口腔癌——口腔检查等
临床口腔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活检等是筛查的“金标准”。一般人群临床口腔检查,每年2~4次。
17. 鼻咽癌——EB病毒抗体检测等
EB病毒抗体检测、鼻咽镜检查、增强MRI检查等是筛查的“金标准”。对于高危人群,建议从30岁开始筛查。
18. 淋巴瘤——血常规+B超等
B超检查、血常规、X线胸片或胸部CT是筛查的“金标准”。一般人群临床体检,每2~3年1次;高危人群临床体检,每年1次。
19. 白血病——血常规+外周血涂片
B超检查、血常规+外周血涂片分类等筛查的“金标准”。高危人群临床体检,每年1次。
20. 皮肤癌——临床皮肤检查+活检
临床皮肤检查、活检等是筛查的“金标准”。高危情况者由专业的医师进行皮肤检查,记录颜色、大小、形状或质地的变化,必要时进行活检。
本文综合自:
①2025-05-21极目新闻《朱媛媛去世!与黄晓明赵丽颖合演的新剧才杀青,黄晓明:她甚至都没有跟我们说过患癌的事情》(张聪 戎钰)
②2019-01-29健康时报《科学认识防癌体检》
③2025-04-15上海市抗癌协会、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5版)》
更新时间:2025-05-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