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豪榜上,“豫商”正在成为新顶流。
蜜雪冰城的门店遍地开花,4元一杯的“柠檬快乐水”让一众雪粉如痴如醉;泡泡玛特的初代 LABUBU 被炒到了百万天价;胖东来更是以极致的品质和服务成为一众零售从业者的“朝圣圣地”。
单单今年1月到5月,半年不到的时间,河南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12000亿元,超出去年同期7.5%,其中,规模以上商家销售额超3200亿元,增长14%。
谁能想到,曾经的“土味”大省河南,如今成为现象级新消费的“灯塔”。
河南人和河南企业正在不断刷新历史,曾经毫无存在感的豫商已悄然崛起。
近日,泡泡玛特对外公布,今年上半年收入将增长至去年同期的三倍,溢利预期不低于去年的4.5倍。
跳出酷炫的财务数字,回到实体市场,不久前杭州新店开业,短暂两小时后就因消费者挤兑引发安全隐患,泡泡玛特被迫关门;与此同时,LABUBU在韩国遭遇恶意抢购,被迫停售。
当河南人王宁把卡通玩偶这个现象级新消费推向世界大舞台的时候,他卖的早已不是玩偶,而是成年人对未知的期待,以及高压之下成年人的“情绪解药”。
撇开王宁的“丑萌经济”,蜜雪冰城的“平价经济”又是另一种现象级消费,如今创始人张红超兄弟俩以近1200亿身家荣升河南新首富。
截至去年年底,蜜雪冰城的海内外门店数量达超4.6万家,“雪王”和“雪妹”更是声名远扬。
“雪王”的郑州总部旗舰店更是成为一众游客的必经打卡点。
某书平台上,蜜雪冰城总部打卡指南和攻略多得不要不要的。总部门口游客与行李箱混排的队伍,成了河南另一道风景线,不是文旅,却胜似文旅。
节假日期间,总部一天客流量可达4.6万人次,单日最高营业额创造超60万的新纪录。
火爆的数字背后,是蜜雪冰城极致的“平价消费”,2.5元的网红冰淇淋,4元一杯的“柠檬快乐水”。
谁说低价无品牌?当量变引起质变,蜜雪冰城的“土味情歌”扬遍海内外,它早已成为河南的新商业名片之一。
说到河南的新商业名片,本土品牌胖东来不得不提,它以极致的品质、体验以及超有温度的“胖东来文化”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消费者和零售从业者。
在实体商超无力支撑的2025年,胖东来却做到了可与国际巨头山姆相比肩的单店销售额。
胖东来许昌各店早已是“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的存在。每天挂着各地车牌的车辆汇聚于此;拉着行李箱到店打卡购物的游客数不胜数;更不乏来朝圣、解读、模仿的业界同行们。
除了“胖蜜泡”这“三头象”,以专注产品原料为核心,在高端火锅赛道逆势而起的巴奴毛肚火锅也即将敲响上市的号角;主打家庭餐饮场景的锅圈食汇正在火速出圈……
崛起的中原经济,正在不断打破人们对这个“粮食大省”的刻板印象。
曾几何时,人们说到河南,立马想到“中原粮仓”,“河南熟,天下足”,更是人们对河南的赞誉。
这个中原腹地仅凭全国6%的耕地面积,却产出了全国近一成的粮食,我们吃的水饺、汤圆、火腿肠和方便面等,大多数都是产自河南。
1300亿斤的粮食产量红线让过去的河南在农业上不断精进,而商业上豫商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本土企业中更多是立足于粮食与畜牧业优势而发展起来的“餐桌产业”,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白象方便面、双汇火腿、牧原股份、三全食品、卫龙辣条以及好想你等等。
彼时的河南人除了农业和畜牧业,似乎没有太多的就业选择,所以人口外流严重。
2010年,富士康产业内迁,成为河南、河北、山东等中部大省的香饽饽,河南在土地和税收上拿出了最大的诚意,终于打动了郭台铭。
规划10平方公里的超级工业用地,投产前五年免税,后五年税收减半,成立新郑综合保税区等等。
为了赶投产进度,河南上下齐力,用惊人的“郑州速度”一个月时间完成了七栋合计6.2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改造及电力设备安装等基建工作。综合保税区的相关审批、备案手续更是大开绿灯,能快则快。
富士康落地郑州航空港的第一年,为河南带来了30万就业岗位,全市进出口总额超51亿美元,第二年更是达到了160亿美元,实现2倍增长。
落地6年时间,郑州富士康的手机产量增长速度堪比“直升梯”,每年增产3000万部,累计出厂超4.6亿部苹果手机,全球近15%的iPhone来自郑州。
富士康以一己之力带动了郑州年均300亿美元的出口额。
也许是从引进富士康得到的灵感,近几年,河南开始陆续引进其他新产业,有意识培育和强化产业链集群。
2021年,比亚迪落户郑州航空港,项目落地到开工仅仅花了37天,实现顺利投产也仅用了510天,可谓河南的逆天速度。
今年三月份,华为正式入驻河南,这意味着未来河南将朝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发展。
同一天,同样落户郑州的超聚变总部和研发中心正式启用。
除此之外,格力电器、福耀玻璃、上汽集团、宁德时代等企业也都纷纷扎根河南,深度布局产业链。
如今,河南不仅保持着旺盛的产业生命力,还带来了各种现象级的新消费。
不禁感叹,这个粮食大省深蹲多年,终于起跳。
其实,豫商的崛起并非偶然。
河南常住人口接近1亿,其中超五成在三线以下城市,大基数的人口和广袤的县域,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市场规模。
地理位置上,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汇集京广、陇海等铁路,高铁、高速更是七通八达。
郑州作为国际交通枢纽城市,依托“米”字型高铁网和郑州航空港,形成辐射全球的物流网络。
正是基于河南的人口红利和天然的地理优势,豫商们懂得立足本土资源下沉市场和深耕供应链。
数据显示,去年的社零总额中,县域消费占了近四成,覆盖镇乡以下地区,县域消费正在崛起,不容忽视。
看懂县域蓝海的蜜雪冰城和锅圈食汇走的正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三线以下城市的门店,蜜雪冰城布局了近六成,密集的门店布局和乡镇市场的向下渗透,让蜜雪冰城扬名四方。
走同样路线的锅圈食汇,深耕家庭场景,近一半的门店均下沉至三线以下城市,持续向下扎根扩容。
便捷的交通网络更是支撑起他们的系统供应链,蜜雪冰城采购网络遍及全球6大洲、38个国家,并在国内布局五大综合性生产基地,实现业内领先的饮品食材整合一站式供应。
同时,配备自主运营的仓储和配送网络,实现供应链“最后一公里”的精准把控。成本的护城河才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利器。
撇开企业的规模和成本优势,河南商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稳扎稳打,立足长期主义,用农业思维做商业。
泡泡玛特没上市前,在别的公司都在疯狂扩张的时候,泡泡玛特不紧不慢,十五年时间才开了500多家店。王宁说,不是不可以开得快,而是不能为了销量而毁了品牌。
当外在世界都在追逐“流量效应”的时候,胖东来始终坚守“生活本质”,用品质和温度构建消费者的信任桥梁。
明明可以顺势扩张,却始终坚守“品质至上,服务至上”的发展路径,在快速发展的商业世界中,用“慢而稳”的姿势走出一条极接地气的零售创新之路。
正如蜜雪冰城张红超说的:“我们不怕慢,怕的是忘了为什么出发。”
今天的河南,既能保证后方“粮仓”、又能深耕制造业产业链,还能引领时代新消费浪潮,走向国际。
这个“土味”大省,从“土味”到“顶流”,每一步都在稳扎稳打。
豫商的崛起,让我们看到了商业的另一种可能:不追逐流量,不崇拜风口,稳扎稳打,坚持长期主义,照样能够创造奇迹。
-END-
参考资料:
1.台海网《 胖东来、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背后新消费的“河南现象”》
2.蓝鲸新闻《富士康与河南,谁更离不开谁》
3.河南日报《 豫政观察/比亚迪+富士康+华为+超聚变,四大巨头为何加码投资河南》
4.红星新闻《泡泡玛特上半年净利或超去年全年!业绩爆了,股价却跌了》
5.钱江晚报《蜜雪冰城创始人晋升河南新首富》
作者:彩伊
编辑:柳叶叨叨
更新时间:2025-07-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