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压货、停货”周期循环失效,泸州老窖的各项目标都渺茫了

一份2024年财报,将泸州老窖各项近远期目标,都打乱了。

2024年15%的营收增速黄了,重回前三以及千亿营收的远期目标,更是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泸州老窖的问题出在哪里了?答案就是渠道。

从财报数据来看,截至2024年年底,泸州老窖的存货规模已达133.92亿元,存货周转天数超过1000天。

存货高企的合理解释,就是泸州老窖的渠道压不动货了。

而价格倒挂、“五码合一”、“大存大贷”等一系列现象,足以证实泸州老窖的渠道驱动模式,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压货、停货、再压货,玩不转了。



15%年增长目标未完成,重回前三及千亿营收更渺茫


2024年年初,泸州老窖董事长刘淼曾立下军令状,“力争实现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15%”。

然而,最新数据显示,泸州老窖业绩增长按下了“刹车键”。

2024年,泸州老窖实现营收311.96亿元,同比增长3.19%;归母净利润134.73亿元,同比增长1.71%。

尤其是在2024年第四季度,泸州老窖的业绩表现急速恶化,期内营收和净利润大幅下降,营收和净利润降同比幅达到16.84%和29.86%。

而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泸州老窖的业绩增长仍然乏力,营收同比增长1.7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41%。

这样的业绩表现,与前几年动辄超过20%的增速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总体来看,泸州老窖的业绩承压,对于其长期目标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2021年,泸州老窖制定“十四五”(2021年至2025年)战略规划,提出重回中国白酒行业前三的坚定目标。

然而,在2024年,贵州茅台、五粮液依然是毫无争议的行业前两名,而山西汾酒以营收和净利润双位数的增速、超过360亿元营收规模,站稳行业第三的位置。

另外,从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来看,山西汾酒为165.23 亿元,洋河股份为110.66 亿元;而泸州老窖以1.78%的增速,仅取得93.52 亿元的营收表现,成为前三竞争者中唯一季度营收未超百亿的公司。

由此看来,泸州老窖距离行业前三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年初,泸州老窖董事长刘淼再次立下军令状,要在“十五五”(2026年至2030年)及远期,实现白酒营收一千亿元的目标。

我们在此前的文章已经提到,刘淼这个千亿目标,实际上与泸州老窖重回前三的执念,是一体的任务。

而在2024年15%营收增速的前提上,泸州老窖要想实现这个千亿目标,至少要在“十五五”期间,保持20%的年复合增长率。

然而结果却是,泸州老窖既没有完成2024年的增长目标,增速还跌至3.19%,甚至在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增速继续下降至1.78%。

由此可见,泸州老窖这两个远期目标,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渠道驱动背后的隐患,“压货、停货”周期循环失效


对于白酒企业而言,业绩增速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产品销售出现了问题。

而库存情况更能直观的反映这一情况。

来看泸州老窖,截至2024年年底,泸州老窖存货规模已达133.92亿元,同比增长15.24%,占总资产的19.6%,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另一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第三季,泸州老窖的存货周转天数约为 1149 天,远高于五粮液的约 303 天、山西汾酒的约 415 天、洋河股份的约 702 天。

公司库存规模的不断走高,说明泸州老窖的渠道库存面临着不小的去化压力。

而一系列现象,证实了这一情况。

首先是价格倒挂问题。

有媒体报道,泸州老窖52度国窖1573的电商平台价格不足900元,较980元的出厂价形成倒挂;而38度国窖1573在某些电商平台价格低至608元;此外,特曲60版官方指导价698元,实际成交价仅500元左右。

价格倒挂的根本原因就是渠道供求关系的失衡。就泸州老窖而言,产品供应量的增加,势必要向渠道施压。而市场需求未能同步增长,导致经销商难以消化所有库存,只能通过低价抛售来回收资金,从而引发价格倒挂现象。

这就引出了泸州老窖“五码合一”的现象。

泸州老窖曾表示,“五码合一”解决了40年来行业无法避免的压货、低价、窜货等顽疾。

换句话说,泸州老窖之所以推出“五码合一”,肯定是渠道环节中低价、窜货等现象,已经到了不管不行的地步。

事实上,泸州老窖的渠道压力,早就因此前的“大存大贷”质疑,埋下了伏笔。此前的文章有讲到,我们就不赘述了。

归根结底,泸州老窖这种依靠渠道驱动的增长模式,恐怕玩不转了。

为了应对库存过高、业绩增速放缓等问题,自2019年起,泸州老窖多次采取大范围停货措施,试图去库存保酒价。

2019年春节前夕、2020年中秋节前夕、2022年9月、2023年6月、以及2024年6-7月,泸州老窖针对旗下多款单品发出停货保价举措。

而在2025年4 月 24 日,有市场消息称,泸州老窖全国全品系停止订单接收与发货,直至端午节前后。

表面上来看,泸州老窖停货的目的,是保障价格体系、维护经销商利益。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泸州老窖此举,就是为后续的压货,提供渠道空间。

而伴宿“停货、压货、再停货、再压货”这种周期循环,泸州老窖确实保持住了不错的增长态势。

然而,就去年下半年以及今年的停货举措来看,这一渠道驱动的增长模式,或许真的玩不转了。

若不能完成渠道驱动向价值渠道的全面转型,恐将泸州老窖将陷入更深的增长陷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4

标签:美食   泸州   老窖   渺茫   周期   渠道   目标   存货   净利润   远期   库存   价格   业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