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嘴下留情”的父母,养不出阳光自信的孩子

前几天在小区电梯里, 听到一个妈妈对着七八岁的儿子连珠炮似的训斥:

"你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没用的东西!"

"你看看人家小明,再看看你自己!"

那孩子低着头. 眼眶红红的. 一句话也不敢说.

电梯里的气氛瞬间凝固了. 其他人都尴尬地看着手机. 而我心里五味杂陈.想起了一句话:语言是有温度的, 可以是春风, 也可以是刀子.

可惜好多父母没意识到, 自己每天脱口而出的那些"刀子话", 正在一点点毁掉孩子内心那个最珍贵的东西. 自信心.

01 那些"顺口就来"的话, 就是插在孩子心上的刀

我朋友小雨跟我聊过她的童年阴影.

她说小时候考试没考好, 她妈就会当着全家人的面说:"你这脑子是不是有病?钱白花了,书白读了!"

后来她妈还爱拿她跟别人比. "你表姐人家年年第一,你呢?倒数!丢不丢人?"

小雨现在都三十多了. 工作能力很强. 但她告诉我, 每次领导批评她, 或者同事无意中说句重话, 她都会浑身发抖, 脑子里瞬间回到小时候被骂的那些瞬间."我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做什么都战战兢兢.好像一出错就会被全世界抛弃一样."

这就是语言暴力的可怕之处. 伤口会愈合, 但心理创伤会跟一辈子.

心理学家做过研究,长期被父母用恶劣语言对待的孩子, 25. 7%会出现自卑抑郁, 22. 1%性格冷漠, 56. 5%容易暴躁 .

数字背后是一个个被语言伤害的孩子. 他们学会了怀疑自己. 学会了害怕犯错. 学会了把真实的自己藏起来.

02 你以为你在"教育", 其实你在"泄愤"

好多父母吼孩子的时候会说:"我这是为了你好!我是在教育你!"

可说实话,你真的是在教育吗?还是在拿孩子当情绪垃圾桶?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了. 上班被领导批, 回家就对孩子发火. 工作不顺心, 就挑孩子毛病. 夫妻吵架了, 孩子倒霉.

孩子打翻了杯牛奶, 正常情况下你会说:"没关系,我们一起收拾."可如果你刚好心情不好, 就变成了:"你怎么这么笨手笨脚!一点小事都做不好!"

同样的事, 不同的情绪状态, 说出来的话天差地别.

真正的教育是什么?是耐心引导. 是就事论事. 是帮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而不是情绪失控地人身攻击.

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发火, 先别急着怪孩子不听话, 问问自己:我是不是把生活的焦虑都投射到孩子身上了?

03 被吼大的孩子, 要么胆小如鼠, 要么脾气火爆

我发现一个特别明显的现象:那些从小被父母吼大的孩子, 长大后要么特别怯懦, 要么特别暴躁.

胆小的那种, 做什么都缩手缩脚. 不敢表达真实想法. 害怕承担责任. 遇到冲突就想逃. 活得小心翼翼, 像个透明人.

暴躁的那种, 学会了用吼叫解决问题. 觉得声音大就是有道理. 情绪一上来就控制不住. 跟父母当年的样子一模一样.

这两种性格看起来截然不同, 但本质是一样的.都缺乏内在的安全感和自我价值认同.

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信息就是:"你不够好.你需要被改造.你让人失望."

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他应该敢于尝试. 敢于犯错. 有自己的想法. 遇到挫折不会轻易放弃.

这种内在的力量, 只能在被理解、被接纳的环境中培养出来.

04 好好说话, 真的很难吗?

那天我在书店看到一个场景, 至今印象深刻.

一个小女孩不小心把一摞书碰倒了, 书哗啦啦掉了一地. 我以为她妈妈会训她, 结果那个妈妈蹲下来, 温柔地说:"哇,书宝宝们在跟你打招呼呢!我们一起把它们扶起来好不好?"

小女孩立刻开心地点头, 认真地一本本把书摆好. 整个过程充满温情.

同样是孩子犯错, 有的父母选择指责攻击, 有的父母选择温和引导.你的选择, 决定了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好好说话真的很难吗?其实不难. 无非就是:

先深呼吸, 稳住情绪. 然后就事论事地沟通.

把"你怎么这么笨"改成"这个地方我们再想想办法".

把"你真没用"改成"这次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4

标签:育儿   自信   父母   孩子   阳光   情绪   暴躁   语言   就事论事   不好   瞬间   妈妈   刀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