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捅一刀!莫迪背刺普京,宣布不再从俄购买石油,特朗普赢了?

特朗普这几天的状态堪称春风得意,他手中的关税大棒虽未能对中国造成实质影响,却在其他国家身上显现出“暴击伤害”,印度的迅速妥协便是最直接的例证。

这个时常宣称已超越中国的国家,终究没能顶住特朗普的施压,在俄罗斯被西方集体制裁的关键节点,选择了“背刺”盟友,低头服软。

10月15日,特朗普在福克斯新闻的演播室里难掩得意,对着镜头公开炫耀:“印度仍然在购买俄罗斯的石油,这件事让我非常生气,但是我很高兴地宣布,这个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了,莫迪已经向我做出了承诺,以后不会再购买俄罗斯哪怕是一滴石油!”熟悉他的人都能想见,这番话里满是志在必得的张扬。

印度的“捡漏”狂欢

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前,印度并非俄罗斯石油的主要客户,彼时俄罗斯石油在印度进口总量中的占比尚不足3%,双方在能源领域的交集十分有限。局势的转折发生在西方对俄发起全面制裁之后,欧美及日韩等国纷纷削减甚至暂停俄罗斯石油采购,为维持经济运转,俄罗斯不得不以低价抛售石油资源。

这一变化让印度看到了可乘之机,随即开启了大规模“捡漏”模式。到2025年,俄罗斯石油在印度进口结构中的占比已飙升至39%,成为其最主要的石油来源地之一。2024年一年,印度仅通过购买低价俄罗斯石油就节省了约50亿美元成本,这笔资金相当于一艘航母的造价,为其经济发展注入了额外动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印度并未止步于自用,还顺势做起了“二道贩子”,面对欧洲、日韩等国因制裁无法直接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困境,印度将进口的俄油加工后转手卖出,不问来源的销售模式让其赚取了丰厚差价,在国际能源贸易中赚得盆满钵满。

但印度的投机行为显然与美国的对俄制裁战略背道而驰。美国牵头推动制裁的核心目的,是通过切断能源贸易通道打击俄罗斯经济,而印度的大规模采购与转售,无疑为俄罗斯提供了重要的外汇流入渠道,使得制裁效果大打折扣,这自然引发了美国的强烈不满。

关税大棒施压

2025年8月,特朗普政府终于亮出底牌,对印度发出严厉警告:若不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将对印度商品进一步加征25%的关税,即从现行的25%提升至50%。这一威胁精准击中了印度的经济软肋。

美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达到1288亿美元,其中印度对美顺差高达458亿美元。纺织、制药等印度支柱产业对美国市场依赖度极高,一旦关税翻倍,相关企业的出口成本将大幅攀升,不仅会侵蚀企业利润,还可能引发产业链动荡,对印度整体经贸格局造成沉重打击。

起初,印度的态度非常强硬,财政部长西塔拉曼公开指责美国的制裁“不公平且不合理”,商务部长戈亚尔更是直言:“印度不会减少从俄罗斯进口石油,除非美国能提供同样价格的石油”。这种表态背后,不乏与中国“对标”的考量——既然中国能顶住关税压力反击,印度也不愿显得示弱。

然而,这份硬气仅维持了两个月便宣告瓦解,面对特朗普政府日益强硬的姿态,印度最终选择了妥协。值得玩味的是,对于特朗普宣称的“莫迪承诺停购俄油”,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贾斯瓦次日并未正面回应,仅以“印度会以人民利益为优先考量”含糊其辞。

这种回避态度更显耐人寻味:直接否认恐招致美国更猛烈的报复,公开承认又怕引发国内舆论反弹,只能以模糊表述寻求折中。

俄印裂痕

印度的妥协,除了美国的外部施压,俄罗斯的结算要求也成为重要推手,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在国际交易中使用美元的渠道受到严重限制,不得不转向其他稳定货币,人民币因其稳定性、可自由兑换性及中国充足的商品供应,成为其首选。

为此,俄罗斯提出要求,印度购买石油必须使用人民币结算。这一要求恰好与莫迪政府力推的“卢比国际化”战略形成冲突。印度一直试图扩大卢比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比例,而石油贸易作为全球最大宗的商品交易之一,正是其推进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场景。

更现实的问题在于卢比自身的局限性,俄罗斯企业发现,卢比无法实现自由兑换,拿到手后难以用于国际投资,只能长期存放在印度银行账户中。加之过去三年卢比对美元贬值幅度已达17%,其保值能力备受质疑,俄罗斯央行官员甚至私下抱怨“拿卢比等于拿废纸”。

相比之下,人民币的优势十分明显。通过中国的跨境支付系统CIPS,俄罗斯不仅能避开SWIFT系统的限制,交易清算时间还能从15天缩短至3天,大幅提升资金周转效率。俄罗斯的结算要求虽属合理选择,却让印度陷入经济利益与政策尊严的双重困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继续与俄合作的意愿。

多方博弈下的赢家

印度停购俄罗斯石油的决定,对俄印双方均造成了显著影响,对俄罗斯而言,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石油买家,其38%的采购份额在俄石油出口体系中占据关键地位,失去这一客户将直接导致外汇收入大幅缩水。2024年,俄罗斯仅对中印两国的石油出口就分别达到1.08亿吨和8900万吨,印度的退出无疑会打破这一稳定格局。

对印度来说,代价同样沉重。失去俄罗斯的低价石油供应后,其进口成本大幅上升,2025年上半年仅因油价差就多支出数十亿美元。为填补缺口,印度不得不调整进口结构,将非洲石油的进口占比从10%提升至18%,美国得克萨斯盆地的原油进口量也增长了25%。

私营巨头信实工业旗下Jamnaagar炼厂的俄罗斯原油占比从50%降至35%,港口油轮滞留事件增多,保险费用上涨30%,运费增加15%,这些成本最终都可能传导至国内市场,推高通胀压力。

在这场多方博弈中,特朗普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通过关税大棒迫使印度妥协,不仅强化了美国对盟友的控制力,更让对俄制裁形成了更严密的封锁圈。正如西方媒体所言:“印度用实际行动,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摇摆大国。”

小结

从全局来看,这场能源博弈背后,既有地缘政治的角力,也有经济利益的权衡。印度的选择虽属无奈,却也暴露了其在大国博弈中的脆弱性;俄罗斯失去重要客户后,能源出口格局面临重塑;而特朗普的“胜利”究竟能持续多久,仍有待观察。

本文信源:北京日报客户端《特朗普称印度承诺将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俄副总理发声》

观察者网《特朗普称莫迪已保证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中方回应》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财经   石油   印度   俄罗斯   美国   中国   关税   美元   大棒   能源   低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