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哈马斯,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是“恐怖组织”,也有人会说它是“巴勒斯坦的民族英雄”。到底是怎么回事?
哈马斯(Hamas)全称是“伊斯兰抵抗运动”,1987年在巴勒斯坦成立。这不是个随便冒出来的组织,它的出现跟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几十年的恩怨脱不开关系。
那时候,巴勒斯坦地区已经被以色列占领多年。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大量巴勒斯坦人被赶出家园,成了难民。1967年的“六日战争”后,以色列又占领了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的日子更不好过了。反抗情绪一直在酝酿,而哈马斯的诞生,正赶上1987年的“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义”(First Intifada)。这时候,很多人觉得和平谈判没戏,武装斗争成了选项之一。
哈马斯的根基是宗教性的,它属于伊斯兰教逊尼派,受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影响很深。创始人之一是谢赫·艾哈迈德·亚辛(Sheikh Ahmed Yassin),他是个残疾人,但影响力不小。哈马斯一成立就喊出了目标:通过武装斗争“解放巴勒斯坦”,建立一个以伊斯兰教法为基础的国家。他们的章程里甚至提到,要消灭以色列。这话听着挺狠,也为后来国际社会对它的定性埋下了伏笔。
简单说,哈马斯是巴勒斯坦人反抗以色列占领的产物,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激进主张。从一开始,它就不是个温和派。
要搞清楚哈马斯是啥,光看它怎么来的还不够,得看看它干了啥。它是个多面手,既有军事行动,也有政治和社会活动。
哈马斯最出名的,是它的军事组织——“卡桑旅”(Izz ad-Din al-Qassam Brigades)。从1990年代起,他们就开始搞袭击,目标主要是以色列的军事设施和平民。最让人害怕的是自杀式炸弹袭击,尤其在2000年到2005年的“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Second Intifada)期间,这种袭击特别多。比如,2001年耶路撒冷一家披萨店的爆炸案,死了15个平民,伤了上百人,震惊了全世界。
后来,以色列从加沙撤军(2005年),哈马斯把重心转向了火箭弹。从加沙往以色列发射的火箭弹,虽然精度不高,但数量多,覆盖范围广,经常让以色列边境的居民提心吊胆。2023年10月7日那次大规模袭击更是把冲突推到新高度,哈马斯武装人员越境袭击以色列南部,杀了上千人,还绑架了200多人。这事儿直接引发了新一轮巴以战争。
这些行动让以色列损失惨重,也让平民死伤无数。所以,以色列和不少西方国家直接把哈马斯贴上了“恐怖组织”的标签。
但哈马斯不光会打仗,它在加沙地带还有“民生”这一手。他们建学校、开医院、搞慈善,给穷人发粮食和钱。加沙本来就穷,生活条件差,以色列还经常封锁,哈马斯这些服务就显得特别重要。很多当地人觉得,哈马斯是真心为他们着想,不像其他派系光说不干。
这招很管用,尤其在年轻人中间,哈马斯攒了不少人气。有人甚至说:“以色列封锁我们,哈马斯给我们饭吃,谁更亲近一目了然。”
哈马斯还不满足于地下活动,2006年,它直接跳进政治舞台,参加了巴勒斯坦立法选举。结果让人大跌眼镜,他们居然打败了老牌的巴解组织(法塔赫),拿下了议会多数席位。这说明啥?说明哈马斯在老百姓心里有分量。
不过,胜选没让他们掌权多久。西方国家不承认这个结果,还搞制裁。2007年,哈马斯和法塔赫内讧,哈马斯靠武力夺取了加沙地带的控制权。从那以后,巴勒斯坦就分裂了:加沙归哈马斯管,约旦河西岸归法塔赫管。这种分裂到现在还没解开。
哈马斯的名声在国际上两极分化严重。谁对它有啥看法,基本跟立场和利益挂钩。
以色列第一个把哈马斯定为恐怖组织,理由很直接:袭击平民、搞暴力,这不是恐怖主义是啥?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等也跟着把哈马斯列为恐怖组织。美国国务院的说法是,哈马斯的行动“威胁地区稳定,破坏和平进程”。欧盟这边,虽然也定性为恐怖组织,但偶尔会跟哈马斯接触,态度稍微暧昧点。
这些国家眼里的哈马斯,就是个搞乱中东的麻烦制造者。
另一边,中东一些国家和组织对哈马斯挺友好。伊朗是最大的后台,提供资金、武器和训练。卡塔尔也掏钱不少,表面说是“人道援助”,但谁都知道跟哈马斯脱不了干系。叙利亚以前也支持过,后来内战忙不过来,就淡出了。
这些国家觉得,哈马斯是反抗以色列霸权的先锋,代表了巴勒斯坦人的正义事业。
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就比较谨慎。联合国没直接给哈马斯贴标签,但安理会多次谴责它的火箭弹袭击。一些国家,比如俄罗斯和中国,跟哈马斯保持接触,但也没公开支持。他们的逻辑是:巴以问题太复杂,不能一边倒。
哈马斯在巴勒斯坦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人爱它,有人恨它。
在加沙地带,哈马斯粉丝不少。很多人觉得,以色列占着他们的地,封锁他们的生活,哈马斯敢跟以色列硬碰硬,就是英雄。尤其年轻人,觉得谈判没用,只有武力才能争口气。
2006年选举赢了,2014年和2021年的几次冲突里表现硬气,都让哈马斯在当地攒了威信。有人甚至说:“没有哈马斯,以色列早就把我们吞了。”
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法塔赫)就不待见哈马斯。法塔赫主张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跟以色列签过《奥斯陆协议》,想靠外交建国。哈马斯不认这个账,觉得法塔赫太软弱。2007年加沙内战后,两派彻底翻脸,巴勒斯坦分裂成两个政权,至今没和解。
不少巴勒斯坦人抱怨,哈马斯搞内斗,把民族事业拖后腿。还有人说,它把加沙变成战场,老百姓跟着遭殃。
说了这么多,哈马斯到底是啥?民族英雄还是恐怖组织?这问题没个标准答案,得看你站在哪边。
从以色列和西方角度看,哈马斯就是个恐怖组织。它的袭击不分军民,手段血腥,目标激进,连和平都不想要,怎么不是恐怖主义呢?
但在不少巴勒斯坦人和支持者眼里,哈马斯是民族英雄。以色列占了他们的家,封锁他们的路,国际社会又帮不上忙,哈马斯站出来抗争,至少给了他们希望。
这片土地的历史和现实,造就了哈马斯的复杂性。巴以冲突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到1967年占领加沙和西岸,再到几十年来的战争和封锁,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都被卷进这场无解的漩涡。哈马斯是结果,也是推动者。
未来哈马斯会咋样,谁也说不准。它现在是加沙的实际掌权者,但日子不好过。以色列的军事压力、国际制裁,再加上内部经济烂摊子,都让它喘不过气。2023年10月的大战后,以色列扬言要彻底消灭哈马斯,但真能做到吗?历史证明,这种组织很难被连根拔起。
另一方面,哈马斯也在变。它从纯粹的武装团体,慢慢多了政治和社会功能。有人猜,它可能会学黎巴嫩真主党,转型成一个更全面的势力。但前提是,它得先熬过眼下的危机。
哈马斯这东西,说白了,就是巴以冲突里蹦出来的一股硬核力量。它既不是单纯的“坏人”,也不是啥“救世主”。对以色列来说,它是炸弹;对加沙人来说,它是饭碗加枪杆子。国际社会吵来吵去,巴勒斯坦内部也掐架,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片土地的恩怨太深,哈马斯只是其中一环。想弄明白它,得先弄明白这片地为啥老打仗,为啥和平那么难。答案不简单,但看看历史,看看现在,或许能有点眉目。
更新时间:2025-05-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