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怕中国?你看日本最高面额纸币上,是谁的画像?

上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塞满全球街头,索尼随身听人手一个,GDP直逼美国七成,连美国人都喊着“日本要买下美国”。

可如今,它被中美挤到世界第三,与中国的差距还在拉大。

它不是运气差,而是在三个关键路口,一步步选错了方向,亲手把一手好牌打烂。而错误观念的源头就是日本最高面额一万日元上的人物福泽谕吉。

这三个错误到底有多致命?福泽谕吉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送上门的“救命市场”,日本偏要拒之门外

2000年后的二十年,中国经济以两位数增速狂飙,就像一个巨大的聚宝盆,谁抓住谁就能稳住根基。

德国看得明明白白,一边砸钱整合东德工业,一边靠着欧盟牢牢绑定欧洲市场,大众、奔驰在华建厂时连核心技术都敢投入,硬是把中国变成了“第二本土市场”,至今还稳坐全球制造业强国宝座。

可日本却犯了“被害妄想症”。

当时丰田、本田进入中国,只敢建组装厂,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零件必须从日本本土空运过来。

有位丰田老员工后来透露,总部反复强调“不能让中国学会技术”,连维修手册都要加密。

他们以为这样能保住优势,结果呢?中国车企从组装环节摸起,慢慢吃透技术,吉利、长城建起完整产业链,高铁、家电更是直接逆袭。

2024年数据狠狠打了脸:丰田在华销量占全球三成,可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一年卖300多万辆,日本氢能源车全年才几千辆。

曾经的“老师”,如今在自己最看重的汽车领域,被“学生”按在地上打。错失中国市场这步棋,让日本失去了最关键的“续命机会”。

然而,比错失市场更致命的,是它在技术赛道上的逆势而为。

全球都押电动车,日本偏要一条道走到黑

汽车产业是日本的命脉,占GDP的10%还多。

当全球车企都发现电动车是未来趋势时,日本却铁了心押注氢燃料电池。

带头的就是丰田,2002年就宣布“氢能源才是终极方案”,砸了百亿研发,还喊出“2050年让氢能源车普及”的口号。

可现实给了它一记重拳。

氢能源车加氢站建一个要2000万,2024年全球才300多个,中国仅20多个;加一次氢要600块,是电动车充电成本的两倍。

普通消费者根本不买账,2024年日本氢能源车全年销量才5000多辆,而比亚迪光一个月就卖30多万辆。

更尴尬的是,2018年中国电动车年产量就超日本15倍,如今中国电动车占全球60%的份额,日本连10%都不到。

这不是日本第一次错失风口。

互联网时代,索尼、松下手握技术,却盯着硬件不放,不愿做电商、社交这些“新东西”,结果中国出了阿里、腾讯,美国有了谷歌、亚马逊,日本连个像样的互联网公司都没有。

固守老技术、逆潮流而行,让日本的产业优势一步步流失。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藏在一万日元纸币上的那个人身上。

“脱亚入欧”刻进骨子里

一万日元上的福泽谕吉,是日本“脱亚入欧”理念的鼻祖,他在《脱亚论》里直言“亚洲国家落后,日本要脱离亚洲,跟欧美看齐”。

这种心态刻进了日本的骨子里,也让它在国际合作中处处碰壁。

日本一门心思抱欧美大腿,可欧美从来没把它当自己人。

上世纪80年代美国觉得日本经济威胁太大,直接签《广场协议》逼日元升值,日本楼市、股市崩盘,陷入“失落的二十年”。

现在美国拉日本进芯片联盟,看似给了“好处”,实则是把日本当防华的棋子,核心技术一点不分享,还逼日本限制对华芯片出口,让日本失去了中国这个大市场。

而对亚洲,日本因为历史问题不愿彻底反思,亚洲国家对它始终有戒心。

当年东盟搞自由贸易区,泰国、马来西亚都希望日本牵头,可日本非要跟着美国跑,错失了整合亚洲市场的机会。

反观中国,靠着一带一路和东盟打成一片,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突破6万亿美元,日本连零头都不到。

国内问题也跟着爆发:老龄化率超29%,少子化严重,政府只敢发点补贴,根本不敢动养老、教育这些深层改革。

人才也留不住,2024年东京大学毕业生赴美工作的比留国内的还多。

“脱亚入欧”的执念,让日本成了里外不是人的孤家寡人。

那么走到今天这步,日本还有翻盘的机会吗?

老毛病不改,再努力也白搭

如今的日本,经济地位从“老二”跌成“老三”,汽车、电子这些核心产业优势快没了。

为了翻盘,日本把宝押在了人工智能和半导体上,政府还拨了千亿日元补贴,想重现当年的技术辉煌。

可问题是,老心态不改,再好的赛道也走不通。

AI需要海量数据和庞大市场支撑,中国有14亿人的大市场,数据资源丰富,百度、华为的AI技术已经落地到自动驾驶、医疗等领域。

美国有硅谷的创新生态,谷歌、OpenAI领跑全球。

日本呢?既不愿跟亚洲国家共享数据,又被美国卡着技术,想靠自己闭门造车,难度堪比登天。

半导体领域更尴尬,日本想重建产业链,可核心设备、原材料都要靠美国,而且中国已经实现28纳米芯片量产,正在向14纳米突破,日本想追上差距,没个十年八年根本不可能。

更关键的是,日本还是放不下“高人一等”的心态,不愿跟中国合作,可现在的全球产业链,离了中国根本玩不转。

结语

日本的衰落,从来不是因为“怕不怕中国”,而是输在了自己的选择上。

一万日元上的福泽谕吉,见证了日本的崛起,如今也成了它心态僵化的象征。

其实国家发展就像走路,方向错了,再努力也到不了终点,而日本最大的教训,就是永远不要轻视身边的伙伴,更不要逆时代潮流而动。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2

标签:财经   日本   面额   纸币   画像   中国   美国   日元   全球   丰田   东盟   技术   错失   电动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