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0月23日),
“孙燕姿恩师李偲菘突发脑出血”
相关话题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当日,音乐人李伟菘发布微博称,著名音乐制作人、弟弟李偲菘一个月前在北京突发脑出血,庆幸被同事及时发现并紧急送往医院,经北京专业医疗团队及时救治身体有了好转。李伟菘在微博中万分感谢“中国专业医疗团队的及时救治”,更祝福所有人平安健康。

随微博消息发出的多张图片显示,病床上的李偲菘头发已剃光,且头上粘着胶布,显然已做了脑部手术。
李偲菘,新加坡人,今年7月刚满59岁,在他长达40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大量在华语乐坛留下印记的作品,比如张学友《一千个伤心的理由》《我等到花儿也谢了》,林忆莲《听说爱情回来过》,梁咏琪《胆小鬼》,孙燕姿《天黑黑》《我要的幸福》《逆光》,萧敬腾《王妃》,黄义达《那女孩对我说》等等。
当然,对华语乐坛而言,李偲菘、李伟菘兄弟最大的功绩,可能是发掘孙燕姿并将其推向台前。


不少网友及歌迷在报平安的微博下留言:“请早点康复,期待音乐会上见!”
孙燕姿、林俊杰、梁咏琪等歌手闻讯后也纷纷留言祝其早日康复。



脑出血是指
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
又称出血性脑卒中。
数据显示,
气温变化与脑卒中患病风险
密切相关。
温度每降低1摄氏度,
罹患脑卒中的风险升高1.13%,
脑卒中死亡风险升高1.2%。
近日,全国多地大降温!
有不少地方冷空气零帧起手,
实现从夏入冬直接切换。
这几天上海人也感受到了
“断崖式”降温的威力,
预计月底还将有一次
弱冷空气天气过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刘健提醒:
气温骤降
昼夜温差拉大
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
气温骤降
血管面临4个“隐形威胁”
血管“热胀冷缩”
秋季昼夜温差较大,寒冷环境可诱发人体血管收缩、痉挛,进而可能使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对于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该生理变化可能提高斑块不稳定性,增加斑块破裂及继发血栓形成的风险,而血栓阻塞冠状动脉则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血液也“秋燥”
秋季干燥,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血液的粘稠度增大,流速减慢,更容易促进血栓形成。
盲目“贴秋膘”
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若盲目摄入高脂、高热量食物,容易导致血脂、血糖水平进一步升高,进而显著增加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如心梗、脑梗)或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的发生风险。

情绪“伤春悲秋”
秋冬季节光照减少、气候转凉,部分人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同时伴随困倦疲乏的状态。这种负面情绪和身体倦怠,可能通过影响血压、心率稳定,或降低身体对心脑血管风险的耐受度,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秋冻”并非人人适用
护住几个关键部位
人们经常说“春捂秋冻”,但实际上也不是所有人都适用。
刘健强调,对于已患病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或者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来说,“秋冻”也要讲究科学,应该注意以下3点:
1 以自我感觉为度
温度在20℃左右,可以适度进行“秋冻”,进入深秋,就不要尝试了。“秋冻”以身上略感凉意为适宜,但不要感觉寒冷。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更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2 关键部位不能冻
身体有些部位尽量不要受寒,包括头部、颈部、腹部和脚部。
3 上薄下厚穿衣法
由于下肢离心脏较远,比上肢和胸腹更容易受寒冷侵袭。可以适当增加下半身的衣物,特别是腰部和下肢的衣物,有助于保持体温,预防感冒等疾病。

医生特别提醒,
心脑血管疾病有这些“报警信号”
请牢记:
突发胸痛、胸闷且休息后无法缓解,
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说话含糊不清,
头晕头痛突然加重并伴随恶心呕吐,
出现任何一种情况都要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黄金救治时间每缩短1分钟,
预后效果都会显著提升!
申工社综合整理自新浪微博、中国新闻网、都市快报、上海静安、上海徐汇等
本期编辑:王冰鑫
转载需注明出处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