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内鬼被抓!央视发声,泄密大量内部机密资料,身份曝光不简单

好好的国企人员不当,非要当间谍去吃牢饭?

余某某是一名国企员工,可他却甘心成为境外组织的间谍,原因是他手里的一份能源资料竟可以在黑市上卖到上百万美元!

尝到甜头后的余某某一发不可收拾的卖公司资料,造成了巨大损失后他果断收手,并从能源公司辞职。

可令人意外的是他隐瞒了自己的黑历史,想通过考公为自己再找一条“出路”........

好朋友插两刀

余某案可以说是典型的“温水煮青蛙”。

据央视报道,余某曾是国内一家知名能源公司的技术骨干,手里掌握国家电网的具体布局规划、新型电池的研发技术参数等新能源领域的核心数据。

可就是这么个前途一片光明的人才,却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去年夏天,余某趁着休年假去青海湖散心,想远离城市的喧嚣放松一下。

那天他正沿着湖边步道慢慢散步时,一个背着专业户外背包、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外国人主动跟他搭话。

这个外国人就是A某,他先是热情地跟余某聊起了青海湖的美景,又顺势聊到了余某的工作。

得知余某在能源行业工作后,A某立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A 某声称,自己一直在关注国际能源领域的发展,还提到正在推进一些 “国际能源合作项目”,希望能多和国内同行交流。

余某当时没多想,觉得对方只是个对能源领域感兴趣的同行,于是便和他攀谈起来。而且,俩人越聊越投机,临走时还互相加了QQ。

从那之后,A某就开始频繁地在QQ上联系余某。

一开始,A某只是偶尔分享一些国际能源行业的新闻动态。后来就经常以朋友的名义,邀请余某周末出来聚餐、喝茶。

每次见面,A某都特别会聊天,不仅聊行业话题,还会关心余某的工作压力、生活琐事,慢慢拉近了和余某的距离。

更重要的是,虽然是刚刚认识不久的朋友,但A某却出手十分大方。

他知道余某喜欢收藏球鞋,就专门托人从国外带了一双限量版的球鞋送给余某。后来,他又在余某生日的时候,直接送了一块价格昂贵的名牌手表。

一开始,余某还觉得不太好意思收这么贵重的礼物。

但A某总说 “都是朋友,别客气”,次数多了,余某也就渐渐放松了警惕,真把A某当成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而随着两人关系越来越近,A某开始在聊天中,开始有意无意地打听余某公司的情况。

起初,A某只是问一些行业内公开的信息。

见余某没有防备,他就慢慢开始索要一些新能源项目的初步规划方案、数据参数、产品报价等公司内部的资料。

余某当时觉得这些资料不算特别核心,再加上两人关系已经很好,不好意思拒绝,就把资料发给了A某。

而随着余某一次次把公司资料传给A某,A某觉得时机成熟了。

某天在和余某聚餐时,他突然话锋一转,神秘兮兮地跟余某说有个“赚钱商机”。

“赚钱商机”

当时,A某压低声音说,自己认识的一些“国际能源机构”,特别需要像余某手里这样的核心资料。

只要余某愿意提供,对方能给出远超市场价的高价报酬,还保证交易过程绝对安全,不会留下痕迹。

余某听到 “高价报酬” 时,心里先是咯噔一下。可转念一想,之前只是送礼物,现在直接能换钱。

而且自己手里的资料确实“值钱”,加上这段时间和 A 某处得像 “铁哥们”,觉得对方不会骗自己,便迅速动了“赚快钱”的心思。

没多犹豫,他就答应了A某。

之后的几个月里,余某像着了魔一样,趁着工作便利,偷偷把公司的电网核心参数、新型电池的绝密配方、新能源生产线的详细布局图等文件拷贝出来。

据统计,余某前前后后,一共给了A某 8 份涉密文件和 3 份绝密文件。

每次交付资料后,A某都会通过境外账户把钱转给余某。算下来,余某一共获利12万美元。

看着账户里不断增加的数字,余某当时还暗自庆幸自己找到了 “生财之道”。

可他不知道,这些机密文件一旦落到境外势力手里,造成的后果有多严重。

果然,没过多久,公司就发现,原本领先的新能源技术突然被国外企业 “复制”,多个重点项目被迫停滞。

而且,公司前期投入的数十亿研发资金不仅打了水漂,还要面临更重大的经济损失。

更严重的是,国家新能源产业的布局被打乱,在国际竞争中失去了核心优势,整个行业都受到了巨大冲击,不少相关企业也跟着陷入困境。

看着公司里人心惶惶,又想到自己泄露了那么多机密,余某心里越来越慌,总觉得早晚要出事。

于是,他找了个 “身体不适” 的借口,匆匆从公司辞了职。

辞职后,他不敢告诉别人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反而想着换个身份重新开始,便动了考公务员的念头。

辞职考公

余某觉得,公务员身份稳定,而且只要自己隐瞒好过去的事,说不定就能彻底掩盖之前的黑历史。

于是,他赶紧报了名,埋头复习起来。

之后,他竟侥幸考过了笔试和面试。

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公务员正式录用前,还要经历严格的政审环节。也就是这个环节,让余某露出了马脚。

工作人员在核查他的个人信息时,发现他名下有多次异常的跨境资金流入,金额还不小,这立刻引起了怀疑。

随后,国安局的工作人员介入调查,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这些资金的源头与境外间谍组织有关联。

更关键的是,他们还查到余某在离职前,多次用自己的账号访问公司涉密系统,并且这些访问记录都与境外某个可疑IP地址有过数据交互。

随着证据链越来越完整,国安局很快就锁定了余某。

紧接着,在他还没等到公务员考试结果的时候,国安局就将他依法逮捕了。

面对铁证,余某再也无法狡辩,一五一十地供认了自己向 A 某泄露国家机密的全部事实。

余某案就是活生生的教训,给每个人都敲了警钟:

间谍常用 “温水煮青蛙” 的招儿,先靠套近乎、送高价礼物拉近距离,等你放下戒心,就开始逼你泄密。

而一旦踏入这步,不仅自己前途尽毁,还会让国家和社会遭重损,怎么算都得不偿失。

信息来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1028768908291252&wfr=spider&for=pc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8

标签:财经   机密   央视   身份   资料   公司   新能源   能源   境外   青海湖   间谍   手里   核心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