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烽火燃起家国危局,
一纸军书打破岁月静好,
一袭铠甲替代素衣红妆,
一腔热血洒落塞外疆场。
她,曾是织机旁丈量布匹的少女,
却在阵阵军令中替父从军。
当北魏的军令刺破屋檐下的晨雾,
那个褪去罗裙、披甲握缰的女子,
用十二年沙场风霜在史册上
留下一部家国情怀的壮歌。
一首《木兰辞》,半部民族史。
当巾帼英雄“木兰”成为一面精神旗帜,
我们应当如何解读?
2025年5月30日,
一场以《木兰辞》为引,
解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史诗级展览,
即将震撼启幕!
145件/套精美文物,
讲述着北魏历史,
这里不止有金戈铁马的热血,
更有家国天下的情怀;
不止有民族交融的密码,
更有文明基因的共鸣。
这个夏天,
让我们以“木兰”之名,
读懂中华文明何以生生不息!
镶宝石人面龙纹金耳饰
大同市博物馆
金饰之上,
人面祥和,龙纹灵动,
各色宝石镶嵌其间,
如夜空中繁星闪烁,熠熠生辉。
每一处细节皆精雕细琢,
将古人的巧思与匠心凝于这方寸之间。
在世事沧桑的变迁里,
静静诉说着北魏平城的锦绣。
花卉人物纹金盘
大同市博物馆
金盘流转着温润光泽,
盘上花卉肆意绽放,花瓣层层舒展。
人物姿态翩跹,衣袂飘飘,
精巧纹路勾勒出古希腊的神话,
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文明交流的往昔。
“范阳公章”金印
辽宁省博物馆
造型生动有趣、极尽工巧,
印纹古朴雄浑、苍劲有力,
它见证了北燕宰相冯素弗的荣誉,
也承载着北燕历史的厚重记忆。
在时代的风云变幻里,
书写一段关于权力、忠诚与艺术的传奇。
甲骑具装俑
大同市博物馆
北魏最为精锐的军队,
从历史硝烟中奔腾而来,
骑士头戴兜鍪、身披铠甲,
马鬃随风扬起、蓄势待发,
铁甲铿锵、战马嘶鸣,
在金戈铁马的磅礴里,
吟诵一首民族多元融合的史诗。
黄绮地刺绣花卉动物纹弓囊
中国丝绸博物馆
金黄绮地,
似带着岁月沉淀的古朴,
让人遥想古人策马狩猎的场景。
花卉与动物纹样交织,针脚细腻如诉。
它不仅是实用器物,更是历史的信使,
承载着古代武备文化与刺绣工艺的交融,
串联起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
在丝锦绢帛织就的纹样里,
勾勒出一段中华文明多元共生的篇章。
1、年度博物馆展览推介
展览入围2025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的80个推介项目之一。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独特视角重读《木兰辞》,展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2、原创大展首度亮相
展览叙事使用《木兰辞》进行架构,联动花木兰文学形象,讲述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展现巾帼英雄的勇气与智慧,生动再现了花木兰的故事和她所处的时代背景,复原了木兰时代的社会生活风貌。展览展示了大同近年来北魏研究的新成果和考古新发现,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官制、礼制、城市建设等方面,解读民族融合背景下中华文明的发展。
3、 珍贵文物首度展出
本次展览以北朝民歌《木兰辞》为主题,以诗句铺陈为轴,展示大同市博物馆馆藏北魏精品文物、大同市考古所最新的北魏考古成果。结合文物、文献、多媒体互动等形式,展现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文明特质,为当代观众提供一场历史与当下的对话。
《木兰辞》从不是一个人的传奇,
而是一段文明的史诗。
当我们拨开“替父从军”的故事外壳,
看到的是:
北魏社会的壮阔图景、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真谛。
当黄河的涛声漫过关山,
我们终将读懂:
巾帼力量能撑起家国山河,
木兰的传奇故事仍在传诵,
而中华文明“和而不同”“历久弥新”
监制 | 李文媛
监审 | 王国超 田钢铣
推荐观看
FM99.6大同交通广播
FM99.6大同交通广播,是晋北地区第一家以广大移动收听人群为主要对象的专业电台,范围覆盖大同全境及晋、冀、蒙周边地区,覆盖人口1000万以上,全天18小时播出。多年来,以其精确的节目定位、及时的路况播报、良好的节目服务性和伴随性等赢得了越来越多听众的喜爱。
权威的信息发布 丰富的线下活动
一切尽在
“FM99.6大同交通广播”官方微信
更新时间:2025-05-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